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浒墅关青灯村利用夜晚时间“敲家门、叩心门”,以“夜话”的形式,将党员干部、村民群众齐聚一堂,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问、所求,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出乡村“好声音”

“今天主要是针对村庄的现状,就如何通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听听大家的想法。”12月4日晚,随着青灯村党总支书记朱春华的开场白,由村“两委”和新乐1组党员、村民代表等30余人参加的“青灯夜话”拉开序幕。“我觉得大家应该一起自觉清理好门前屋后,不能总是依赖村委会,良好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党员老李首先站出来发言。在场村民纷纷点头赞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积极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共同缔造建言献策,现场气氛热烈。

拉进党群“心距离”

“村里路灯不亮了,希望能及时修理。”“我们这边的污水管道堵塞,需要尽快处理。”……夜话活动中,村民们畅所欲言。“这些民生问题,我们一定逐个解决。”青灯村对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汇总,并进行逐个销号,确保群众的事情“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从柴、米、油、盐到新农村建设,从兴家兴业到富民强村,轻松简单的形式和氛围,不仅有助于党员干部融入群众,赢得他们的信任,也更利用群众敞开心扉讲真话、讲实话。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难、我有所帮。”据悉,“青灯夜话”已成为党群交流的重要平台。通过夜话,群众的心声得到回应,权益得到保障,矛盾得到化解。此外,把村级重大事项和涉及村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给村民,通过轻松的氛围自己议、自己定的方式,不仅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为探索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以及共赴乡村振兴新路提供了更多可能。(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