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秀才来,我想你第一个关联到的词就是“穷酸”。再联想,一堆不得意的读书人在眼前浮现,什么孔乙己、什么范进。“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的确从清末到民国的动荡,让曾经是进入仕途必有之路的秀才,成了万人嘲笑的对象。再加上不得已的文人,常常自嘲自己为“穷秀才”,更是加深了大家对秀才穷酸的认定。不过回到真实的历史了,在【历史深处】,秀才可和大家心中的这个印象截然不同。
首先秀才这个词的出处就不一般。《管子·小匡》:“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这里的“秀”是什么意思?其中有出类拔萃、不学而成的意思,换句话说“秀才”等同于我们今天说的“天才”。
秀才正式作为一种功名出现在历史中,一直可追溯到汉代。秀才科,是汉代察举制中的一科。说到察举制,我想不少人第一个蹦出来的是“举孝廉”。“举孝廉”出自所谓的孝廉科,而秀才科和孝廉科等同,而且选出的人才的任职更高。
孝廉一般由地方长官推荐,以郡为单位向朝廷推荐人才,被举孝廉的人多数是平民,一般被任命为郎官。而秀才是由在任的、食俸2000石的高官向朝廷推荐的人才,被举荐为秀才的人一般是在仕的官员,不少还是曾被举为孝廉的。在汉朝,朝廷的官员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朝廷直接任命的,这种人相对数量很少。很大一部分是由在任主官自己征辟的。秀才的来源,应该就是在任主官自己征辟的属下官员。一旦被举为秀才,多数秀才都被任命为县令一级的官员。
是不是有点吃惊?在汉朝,一旦当上了秀才,就能当县令。秦汉时候的县令,可比明清时候的七品芝麻官要重要的多。县令直接的上司就是2000石食俸的郡守,郡守和三公九卿中的九卿可是同级的,也就是说县令再往前走一步,就有可能成为九卿这样的高官。而且明清,进士出身的人要想一上来就当县令,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可以想见,当时的秀才是多么的被朝廷看中,而且每年选出来的秀才也很少,数量要远远少于孝廉。
秀才到了东汉时,有了另一个名字“茂才”,为了避讳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的名字。东汉的时候,「孝廉」为郡举,「茂才」是州举,秀才数量少的年份一年就20来个。
南北朝很重视秀才科,而且非常重视秀才科的考核。在《北堂书钞》引《晋令》介绍了关于秀才科的要求:“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隋、唐的科举制一样秀才科。而且在唐初,秀才科第是最高的,每年中秀才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可以和明清时状元的稀缺度相比了。但秀才科不像科举制的其他科一样,一直持续,中间断断停停,中过秀才科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洪武年间还推举过秀才,洪武四年的秀才被任命为知府,洪武十五年的秀才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不过要分清楚一点,朱元璋的这些秀才,都是辟举,而不是科举。
从元末开始,秀才成了读书人的代称。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在明清科举的进阶序列是: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秀才,是生员的别称,出于偏下的位置,即使这个位置,也不是那么好考的。举两个近现代大名鼎鼎、没考上秀才的人物——洪秀全、袁世凯。就如我们文章一开头说的孔乙己,到死都还是童生,没考上秀才,说的好听一点叫“白衣秀才”。水浒传里的白衣秀才王伦也是一个没考上秀才的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