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直播、短视频等被贯穿在美团各业务中,按业务自身逻辑运行,它可能会催生出新的场景,也可算作美团对趋势的回应。或许,在稳健之中,直播等新形态的处处开花,可以给予美团新的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reason出品 by黑豆

不久前,美团发布2023年Q3财报。虽然市场反应不算积极,管理层在电话会上也表示,美团的股价被市场低估;但细看业务数据,其实美团一直有面对未来的应对方式。

2023年第三季度,美团收入7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22.1%,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

美团财报给出的关键词是“稳健”。

基于各种增质提效的手段,截至三季度末,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都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如果说,增质提效是美团的内功。那么细看下来,美团正在借由这些“内功”在扩展外延,并在打通面向未来的纵贯线。

围绕着用户的生活需求,即时零售和服务零售,是美团的两个横面。横面的运转逻辑是,依照业务的本质深挖,稳扎稳打。

那些新业务和新手段,如美团买菜,直播、短视频等是美团的“纵线”。之所以称之为“纵线”,是因为美团没有简单照搬抖音等平台的直播形式,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手段整合到自身的业务逻辑之中。这也是在对外解答,美团在本地生活方面如何面对抖音等问题。

这些贯穿于两个横面之间的纵线业务,未来很有可能将两个横面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生态。

01

即时零售,是美团最稳固的护城河。

三季度,美团即时配送订单数增长至62亿笔。众所周知,“外卖小哥”是美团本地生活的核心优势。在这一点上,2023年用户感受到最深刻的变化是,美团不仅能订餐,还能满足各种吃穿用度的即时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基于本地供给、依托即时配送、满足即时需求”模式的即时零售,也成为美团最核心的驱动引擎,带动包括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及到店酒旅业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季度收入增长至577亿元。

在商户端,越来越多的商家享受到了“外卖待遇”。据财报显示,三季度美团闪购与近400个零售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

用户侧,由于即时需求能被即时满足,美团闪购用户数量和交易频次也不断增长,数码家电及美妆产品等传统电商品类开始成为即时零售的典型供给。尤其在七夕那天,日订单突破1300万单。

在和外卖相关的优势业务上,美团的重点是高质量增长和精细化运营。比如,美团迭代了会员计划,并提供不同规格的会员包。同时,通过加强对用户不同场景的认知,来制定新的产品。

美团挖掘出了下午茶的巨大潜力,立秋奶茶狂欢节当日,奶茶订单超过2100万。此外,针对用户对低价外卖的需求,美团还推出了“拼好饭”。

02

在即时零售的带动下,美团的服务零售也成了用户确定性的线下生活方式。

财报中显示,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在第三季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90%,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季度交易用户数也大幅增加。

通过精细化运营,用户也的确在美团有了更好的消费体验。

比如美团酒旅,继二季度的“住着玩”后,在三季度推出的最新“必住榜”。过往,酒店的真实情况很难在网上真实体现。“必住榜”精选超过900家酒店,通过直播等各种方式,并与不同类型酒店采取多形式联合营销,满足消费者多样旅行需求。三季度酒店交易额、间夜量较2019年及2021年同期均实现显著增长。

这背后,在用户端,依靠的是美团在酒旅业务上多年的积累。在商户端,则要依靠于美团帮助商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力度和实力。

结合对用户需求的理解、LBS属性以及产品能力,美团用直播等手段,有效为商户吸引到有效的用户。在暑假和国庆黄金周,美团推出了“必吃节”,鼓励商户提供“必吃套餐”,并举办线下活动带动到店餐饮收费。

中小商户则更依赖于美团提供的这些数字化能力。比如中小酒店、民宿,美团一直在协助他们获取流量、改造房型和营销推广。三季度美团还特别升级平台的自助服务能力,帮助房东提高运营效率。

03

在美团两个横面的稳定发展之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不断穿插其中的直播。

仿佛感觉三季度,直播在美团各业务中处处开花。

即时零售上,无论是爆品促销活动“神抢手”,还是“老字号”专场,直播都成了主力手段。这一季度,美团官方直播也将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到200多个城市,并涵盖了美业、健康服务等多种业态,进一步释放本地服务消费潜能。

尤其在七夕期间,美团多个直播间交易额破亿。

直播也是外界对美团最大的隐忧。

过去几年,抖音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电商业务,有了很惊人的GMV。这一年多,抖音又大力度投入本地生活,有人觉得,这会对美团冲击不小。

但就这一季财报看,美团找到了自己的玩法——基于各业务自身的逻辑,使用直播这种新的形态让业务发展的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这对美团来说,是一个可靠的路径。因为不同于零售电商,服务电商并不是简单的流量玩法。

由于经过多年的发展,零售电商的很多环节,如仓储、物流等,已经充分社会化,平台之间很容易相互“抢夺”GMV。而服务电商由于需要扎根于各垂直行业,更依赖平台对产业的理解和积累,并不是简单的流量玩法就能取代。

另一方面,直播本身也发展到了一个微妙的需要再进化的阶段,这个双十一体现的尤为明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大平台又回到了同一位面上竞争。

在其中,美团这种散点式的直播布局,或许可以催生出更多的交易场景,一些新生事物或者新业务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

如果把这些看做美团的纵线,或许可以星火燎原,给美团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原因reason主理人黑豆,知名媒体人。曾任《中国企业家》高级记者,36Kr主编。写过一系列丰满的人物,预见性的过一些重大的事;游离人世间,一脚商业一脚娱乐的浪荡……

本账号内容同步头条、百家、搜狐、网易等数十个主流媒体平台……

原因reason 微信号|weipiweipi 邮箱|yy@vp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