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这是刚刚去世的百岁老人,传奇外交大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为美国霸权定下的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个老头一生为了美国的霸权鞠躬尽瘁,在美苏争霸最激烈,美国处于下风的时候,横空出世,主导了美国的外交革命。

单枪匹马,通过一连串的外交手腕,拉拢中国,为美国赢得冷战奠定了基础,并推动了苏联的垮台。

更是以被阿拉伯人厌恶的犹太身份,和沙特王室成功链接,奠定了“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

可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功勋人物,却天天被美国人咒骂,简直就是美国“公敌”,这是怎么回事呢?

基辛格出生的时代很不巧,正好是德国经济最困难,民众最不满,法西斯思想扩张最严重的时代。

基辛格出生的地方也相当不巧,菲尔特市旁边就是纽伦堡,纳粹党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举办地。

这就导致,每次纳粹党党徒开完会,热血沸腾之中,都要跑到菲尔特市的犹太人定居区去打砸抢一番。

所以,菲尔特市的犹太人是德国最早被迫害的一批,苦逼得很。

基辛格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为了发泄这种压抑,他有时候会伙同弟弟溜进体育场踢足球,可总是被发现是犹太人,然后被暴打。

足球踢不了了,基辛格只能埋头读书,借此逃避这个不友好的世界。

所以基辛格的邻居回忆,总是看见基辛格的胳膊底下夹着书。

基辛格十岁那年,哪怕这样的生活,也过不下去了。

基辛格的父亲路易斯是一名中学教师,收入还是不错的,但却遭到学校的无故解聘,一家人的生计没了着落。

不久,基辛格也被迫辍学了。

1938年8月,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基辛格一家放弃了几乎全部财产,离开德国去往美国投奔纽约的亲戚。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明智的决定。

三个月后,臭名昭著、针对犹太平民的暴力活动——“水晶之夜”爆发。

如果没有基辛格母亲的决断,基辛格说不定就挂在这里。

而在整个二战期间,基辛格家共有13位亲人命丧于纳粹之手。

有人认为,童年的阴影塑造了基辛格的悲观性格,影响了他对美国外交的规划。

美国给了基辛格新的生活,有一次,基辛格走在美国的大街上,看到一群非犹太人,他下意识想躲避,但突然才反应过来,自己在美国。

基辛格回忆说,“1938年我来的时候,学校要求我写一篇作文,讲一讲作为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我是这么写的——我想这是一个人人可以昂首挺胸过街的国家。”

基辛格珍视这种生活,决心开开心心当一个美国人,为此,他改掉了自己原来的名字,并给自己取名:亨利·基辛格。

他不知道,仅仅20多年后,这个名字会响彻世界。

离开德国就很不容易了,融入美国更是一件麻烦事。

在纽约,基辛格的父亲只找到一份记账员的工作。

基辛格自己在读高中时,也因为讲的英语有很重的德国口音,一直不太合群。

1941年中学毕业后,他到纽约市立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准备将来在企业里谋个差事。

在当时,这是年轻移民常见的职业选择。

但在1941年年底,另一个大事件改变了基辛格的生活:美国加入了“二战”,开始与德国为敌。

基辛格也收到了入伍通知书。

为了体现自己对美利坚的忠诚,基辛格加入了第84步兵师第335步兵团2营G连

并因此,获得了美国的国籍。

对基辛格这样背井离乡的人来说,一份国籍证明,足以让其安心,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辱的犹太人,而是美国人的“自己人”了。

在基辛格的前半生,参军入伍是他独立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

要知道,美国虽然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在1941年之前,犹太移民的处境其实是很微妙的。

普通美国人不愿面对战争,他们担心犹太人会引发美国和德国的冲突,对来自德国的流亡犹太人一直怀有戒心。

但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一切:基辛格主动入伍,表现出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认同,这对他融入美国社会有很大帮助。

而且,基辛格一开始加入的也不是作战部队。

他在入伍考试时得了个高分,被选派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大学,进行半年的工程学培训,随后作为后备军官,派到一个步兵师去当情报官员。

直到1944年9月,基辛格才被正式送去欧洲参战,那个时候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不用冒太多危险了。

回到欧洲,基辛格因为懂德语,被分配到“反谍小组”,简单来说就是在占领区,搜寻潜藏起来的党卫军士兵和从事破坏活动的特务。

这份任务比尸山血海的莱茵河突破战要轻松的多,所以基辛格全须全尾地活到了战争结束,并在战争结束之后,还专门到了自己的故乡看了看。

站在残垣断壁的故乡,基辛格正式和自己的过去告别,成为了一个完全的美国人。

基辛格从军最大的收获并不是国籍,而是他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弗里茨·克雷默。

克雷默和基辛格一样,也是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德国人,不过他比基辛格更加幸运,很早就受到了巴顿将军的欣赏,随后协助巴顿将军的部队取下雷马根桥,首度越过莱茵地区,后来,他成为美军参谋总长的欧洲政治顾问,并到五角大楼上班。

基辛格反谍小组的出色表现让克雷默注意到了他,或许是出于关照老乡的心理,克雷默给了基辛格很多帮助,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帮基辛格出具了前往哈佛大学就读的推荐信。

1947年,基辛格做出了人生的第二项重大决定:申请到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因为他在战前已经读了一年大学,哈佛批准他插班到大二,1950年就拿到了本科文凭。

这段时间里,基辛格在同学当中没有交到多少朋友。因为哈佛在战后一次性扩招了50%,连宿舍都不够分配,同学之间经常几个月打不上照面。

出身东海岸富裕家庭的同学,对基辛格这位“老学生”也不太客气。

但在哈佛,基辛格认识了几位慧眼识英才的好老师,其中就有他的两位“贵人”艾略特和邦迪。

艾略特鼓励基辛格把目光投向历史,从古典思想家那里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灵感。

在哈佛大学中,基辛格的外交学术水平开始初现端倪。

先是写了一本《历史的真义》,足有35万字,以至于哈佛后来不得不出台了一项“基辛格规则”,任何人的论文长度都不能超过这篇论文的三分之一,否则教授有权毙掉这篇论文。

基辛格在这篇论文中提出,“和平是人类最崇高的奋斗目标,是对人的道德人格的终极肯定”。

后来,基辛格毕业后又攻读了哈佛博士,又写了一篇论文:《和平、合法与平衡:卡斯尔雷与梅特涅政治才能研究》,讲的是维也纳会议上的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认为他通过均势战略缔造了一代人的和平。

你看,主旨仍是和平。

但是,你如果以为基辛格是个和平主义者,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基辛格论文的观点认为,和平未必总是正义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民族起义,还是进步革命,都可以因为不符合稳定秩序以及大国利益的需要,而被镇压。

于是有人认为,这一论文已经显示了基辛格外交上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的苗头。

1954年,基辛格31岁了,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历史学者。

但这个身份不足以为他谋得一个足够体面的职位。

当时,美苏“冷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美国外交界最关注的是如何打败对方?,对历史研究是不大在意的。

但是,精明的基辛格很快发现了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漏洞:1949年之后,美苏两国都有了核武器,都有了完全摧毁对方的能力。

未来的美苏冲突,会不会发展成核大战,就成为了争论的中心。

但当时的美国政府里制定核政策的专家,主要是核物理学家和军人。

他们只有两种粗暴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