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延熙十六年(公元238),继蒋琬执掌朝政的大将军费祎在当年的“岁首(相当于后来的元旦)”宴会上被曹魏降将郭修刺杀,军权遂落到姜维手上。

费祎的死很是蹊跷,在此不做深入分析 。郭修刺费祎,姜维无疑是最大的获益者。

246年,诸葛亮生前指定的接班人蒋琬病死,由其副手、尚书令费祎继之执政,费祎延续蒋琬闭关息民之策。姜维自以为文韬武略过人,又了解陇西山川地理、风土民情,总想重拾诸葛亮衣钵继续统军北伐,却每每受到费祎的掣肘、裁抑,并严格限制他的兵力,最多只拨给他不过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祎死后,姜维“加督中外军事”,大权在握,便立刻废除蒋、费保国安民的政策,开始出兵对曹魏的西线边境发动频繁的进攻。

254年,姜维出兵攻入魏属陇西(今甘肃兰州以南的大片区域 ),围攻襄武(今甘肃定西下辖之陇西县),阵斩曹魏大将徐质。姜维撤军时将曹魏河关、狄道、临洮三县(均为定西属县)的民众悉数裹挟(强迁)回蜀中。

255年,姜维再次兵出祁山,进攻陇西之狄道城,挫败魏将陈泰(司空、录尚书事陈群之子)、王经,围攻狄道城而不下。曹魏名将邓艾与陈泰会合后联手救援困守狄道的王经,击败姜维,迫其退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发动的北伐战争比诸葛亮还多,据史料记载多达11次,却胜少负多,未得曹魏尺寸之地不说,还落得个国家疲惫、士卒死伤惨重、民众不堪重负的悲惨下场。其中以发生在256年的上邽段谷(今甘肃天水东南方向)之战输得尤其惨烈, 蜀军伤亡惨重,十不存一,引发蜀汉军民的强烈不满,刘禅、黄皓甚至一度想用闫宇取代姜维,姜维畏惧,长期不敢回成都。

在姜维的11次北伐中,虽胜少负多,但还是有高光时刻的,其中的巅峰之战当属西元255年爆发的魏、蜀“洮西之战”,这也是诸葛亮的得意弟子姜维在其军事生涯中取得的最辉煌的一次大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曹魏实际掌权者司马师已暴亡 ,继任的司马昭还未理顺关系,在魏军中缺乏威望与号召力,在陇右统兵抵御蜀军的魏军名将郭淮也已病死 ,且忠于曹氏的魏将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相继在淮南发动兵变反对司马氏,孙吴也趁机屡屡发兵北进,所以魏朝几乎把所有精锐都调到东线去平叛和抵御孙吴入侵,几乎无暇顾及西线的防御,魏军在西蜀边境线一侧的兵力部署相当薄弱。这对于“好立功名” 的姜维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战机。

姜维在军事上虽不如魏延,但还算得上是蜀汉后期唯一的大将之才。这次出军,他充分利用“地利”,率军绕道羌中,一路未遇阻挡,大军非常顺利地抵达抱罕(今甘肃临夏市属县),随后循河谷地带长驱直入,几乎未遇到魏军像样的抵抗,可谓势如破竹,长驱直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出军,姜维不仅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此刻,对蜀作战经验丰富的曹魏大将郭淮已经病故,继统其军的魏将陈泰、王经和的和郭淮、邓艾比,最多只能算二流战将。得知姜维率大军沿洮水河谷大举袭来,魏将王经率军在洮水西岸扎营列阵,与姜维对峙,欲重演当年汉军大将韩信“背水一战” 大破赵军的军事奇迹。

但王经不是韩信,姜维亦非赵将陈馀。王经督军背水结寨,想激励将士拼死奋战,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这样做不仅失去了地利,反而将战争主动权送给了姜维。综合史料,你会发现整个“洮西之战”都是在陇西羌人游牧地进行的。羌族是中国西北 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临洮、狄道一带也是羌人世代驻牧的地区,当时曹魏对羌人采取严厉的镇压、羁縻之策,而蜀汉则采取“和抚” 的怀柔之策,极力结好、笼络陇西地区的羌族部落。这使得当地羌族豪酋对曹魏相当反感以至敌对,对蜀汉则很有好感乃至鼎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原本是曹魏天水参军,后来投降了诸葛亮,他对陇西一带的风土民情本就相当了解,加上后来一次次出兵北伐,非常熟悉当地的羌族部落,理解并尊重羌人的风俗习惯,因此深得羌人的支持。因此,姜维也拥有了“人和” 这个战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关于洮西战役的过程,《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着墨甚少,反倒是《魏书·陈泰传》记载得较为详细:

“......时(姜)维等将数万人至枹罕,趣(趋)狄道。(陈)泰敕经进屯狄道,须军到,乃规取之。(陈)泰进军陈仓。会(王)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王)经辄渡洮(河)。(陈)泰以(王)经不坚据狄道,必有他变,并遣五营在前,(陈)泰率诸军继之。(王)经已与(姜)维战,大败,以万余人还保狄道城,余皆奔(溃)散。(姜)维乘胜围狄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生在临洮以西的这场恶战中,姜维率蜀汉大军重创了曹魏防军,取得大胜。史载,姜维联合善于骑射的羌族骑兵环攻王经所率魏军,大破之,曹军被打死打伤以及溺毙(淹死)的将士多达数万人,丢弃的辎重弃械、战马漫山遍野皆是。洮水两岸尸横遍野,河上浮尸如麻, 景况惨不忍睹。本来不算有名的姜维一下子声名鹊起,威震曹魏、蜀汉之朝野。

但使姜维一举成名的“洮西之战”虽然蜀汉取得完胜,但却未撼动曹魏的国之根本。战役结束后没多久,魏国援军便源源不断地开至临洮以西。随着曹魏援军的到来,魏、蜀在陇西的兵力对比又恢复到从前的状况。毕竟两国间的综合实力太过悬殊。论国力,雄霸中国北方的曹魏比僻处西南一隅的蜀汉强太多了。据史料记载:蜀汉在灭亡前夕国力已很衰弱,全国总共只有28万户,总人口94万,军队10万2000余(一说14万)。而曹魏则有103万户,总人口430余万,军队40余万。由此可见,曹魏的综合实力远远强于西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魏军在洮西之战中损失了数万人马,但对于总人口430多万的中原大国曹魏来说,只算“九牛一毛” ,远未到动摇根本的地步。况且,魏、吴、蜀三分天下,魏得其八,其次是吴,而蜀汉最小,龟缩于西南偏僻之地难于伸展。具体说就是汉朝共有13州,东汉末进入乱世 ,曹魏占得9州,孙吴夺占3州,蜀汉仅得一州。

西晋史家袁准将姜维的高光之战“洮西战役”比喻成蜀汉彻底灭亡前的一次回光返照。对于强大的曹魏来说,洮西之役之败不过是“皮外伤”。263年,曹魏实际掌权者司马昭出兵灭蜀,派邓艾、诸葛绪各统30000余兵马,钟会统100000主力大军3路伐蜀 。立国42年的蜀汉已经隐隐奏响了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