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馀”路“童”行儿童观察团作为儿童友好建设体验者、建设者和见证者的作用,近日,浒墅关秦馀社区依托党建联盟,联动共建单位秦馀小学开启“跟着石头游山脉”地质研学之旅,邀请到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貌室齐博士,带领儿童观察团成员在大阳山进行实景探究,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埋一颗种子

暖阳高照,儿童观察团的成员们围在齐博士身边,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好奇地观察着博士带来的“稀奇物件”,宋朝的瓷器残片、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晶石、汉代的残简……“同学们,有谁能介绍一下‘土’这个字的意义吗?”孩子们高高举起了手,用稚嫩的童音回答,整场知识科普的环节热闹非凡。在介绍到大阳山高岭土的时候,齐博士鼓励孩子们伸手触摸矿石,感受矿石不一样的细腻触感,“大阳山蕴藏着丰富的高岭土,我们大阳山可是因高岭土而出名的呢。”“人类能找到可以替代高岭土的材料吗?”孩子们敏锐地提出关键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种子悄然落在心间。

觅一块瑰宝

实景探究环节,齐老师边走边为孩子们介绍大阳山山体的各类岩石,并详细解答了岩石—土壤的形成过程。“在苔藓生长的地方,石头会因为植物根部产生的酸被侵蚀,而变得相对脆弱。”齐博士拿出工具对着一处苔藓敲敲打打,在孩子们的惊叹声中,岩石碎裂开,“快看!这部分石头在植物的作用下已经变成土壤了!”眼尖的孩子发现了这一现象,大家都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力量。孩子们纷纷拿出志愿者提供的小锤子、小刷子,化身小矿工,去寻找藏在岩石中的“瑰宝”。

探一泓清泉

继续跟着齐博士的步伐,大家来到大阳山菖蒲泉边上。“大阳山山体含硫量较高,所以产生了矿物质水,很多附近居民过来这里取水,泡茶,味道更佳。”孩子们在齐博士的指导下,分别接了一小杯山泉水,把pH试剂条插入杯中再取出,等待试剂条变颜色。“变了,变了,我的变成淡绿色了!”看到试剂条变了颜色,孩子们很惊奇,激动地对照查验pH值。原来菖蒲泉水的pH值在6-7之间,呈弱酸性或者中性,这种天然泉水富含矿物质,所以比普通饮用水更好喝。

“用双脚丈量世界,用双眼感受精彩。本次活动邀请到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为孩子们解读自然的奥秘,种下科学的种子,是我们社区加强校社联动,深化‘去野吧 少年’品牌,站在儿童视角,丰富科普教育方式的有益尝试。”秦馀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社区将紧密结合三全社区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儿童友好服务供给,推进辖区儿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培养,让“馀”你“童”行,“童”梦成真。(韩信 申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