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商新媒体

卖杂牌酒亏了,情有可愿,毕竟消费者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买方市场时代,动不动标个1499元,确实也只能忽悠个寂寞。

但是,有一天,当主要卖茅五泸汾的超商,都亏得掉了底裤,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时,你还能相信“渠道风景独好,只是分化严重”的鬼话吗?

11月29日,高档酒类营运商银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基)发布公告称,12月4日9时起,银基集团的上市地位将被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基退市,虽然早有风声,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总难免让人嗟叹,而对于其他经销商而言,应该也有兔死狐悲之感吧!

1

“搬运工时代”落幕,银基黯然退场

银基集团成立于1997年,彼时,正是五粮液的浓香大时代。

作为五粮液的最大营运商,银基集团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茅台超商的地位,左手拿着如印钞机般的名酒代理权,右手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这小日子过得之舒服,不是简单一个“滋润”能形容得了的。

可惜,人的本性,包括公司的本性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躺在床上捡惯了钱,就再也不愿意去市场上抢钱了,哪怕在市场上或许也能捡到钱。

这是银基的“痛”,也是银基的“命”,它做得最大,也只不过是一个依靠对品牌垄断赚差价的高级“搬运工”罢了。而一旦这个品牌失去强势,或者市场发生风吹草动,它就会被打回原形,成为上游厂家和下游渠道商的“弃子”。

实际上,银基的“拐点”正是出现在白酒开始陷入调整的2013年。

那一年,由于“三公消费”的限制,茅台、国窖1573等高端白酒价格纷纷“腰斩”。

面对厂家要求限期回款与下游渠道萎靡不振的两头承压,夹在中间的银基,其惨状便可见一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银基只能改变战略战术,在使自身品牌多元化的基础上(增加了茅台、汾酒、国窖1573代理权),开始积极布局市场渠道建设。

无奈习惯于依赖大品牌地上捡钱的银基,在真正面临血与火的市场拼争时,败得一塌糊涂,也算是在情理之中了。

2016年,银基顺应互联网潮流,搭建起酒类B2B电商平台——品汇壹号.云合伙,目标是将该平台打造成覆盖全国368个主要城市、1680个重点县市、38万家优质B端会员的云合伙体系,争取三年内销售额突破300亿元。

可实际上,自从弄了这个B2B平台,银基的净利润逐年下降并亏损严重,导致其回天乏力。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银基亏损额分别为:-1.36亿,-1.46亿,-1.73亿。而这几年正是高端白酒,尤其是名酒的“黄金时代”,银基在白酒大繁荣的年代,都搞成这副惨兮兮的现象,如果不消失在白酒江湖,就真的不符合逻了。

2021年11月15日,银基发布公告,公司发生若干债务违约,为促进财务重组,已向当地法院提交清盘呈清。2022年5月10日开始停牌。按照相关规定,若未能于2023年11月9日或之前复牌,银基将被除牌。

如今,银基最终只能黯然退市,说明即使垂死挣扎,也难逃时代洪流对这种传统垄断“搬运工”模式的无情抛弃。

2

“躺着赚钱”原来危如累卵,茅台

经销商瑟瑟发抖

银基走了,但留给这个时代的思考,真的太多了。

银基为什么死,或者坊间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与王某某脱不了干系,有人说银基介入某品牌太深,不死难以服众。

但有一点是能够确认的,那就是“银基模式”早已不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竞争,早已不是靠关系、靠资金拿到几个名酒品牌代理,就可以为所欲为的年代了。

即使目前可以躺着赚钱的茅台经销商还不是天天提心吊胆,一会儿怕厂家涨出厂价自己利润变薄了,一会儿又在担心茅台直销渠道竞争下,自己的代理权能延续到何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茅台不是傻子,它也清楚这种“饥饿式营销”,终究不会千秋万代,最终还是得靠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来保证价格的稳定,最终还得剔除这些只赚钱不干活的寄生虫,否则茅台无法永远高枕无忧。

所以,像银基和茅台经销商这种依靠强势品牌苟活的“搬运工”,真的完全没有未来的,只会沦为随时被厂家宰杀的“砧上肉”,并最终沦为“弃子”,并悲惨地退出历史舞台。

但也不可否认,如果2022年、2023年的白酒形势一片大好,银基或许会不甘认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得以苟延残喘,毕竟活下去才是一切梦想的起点。

可反过来讲,连银基都搞成那鬼样了,其他经销商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价格倒挂、库存高企,厂家又催着回款,经销商估计是连跳楼的心都有,但也总得坚持下去,要不自己又会是另一个银基。但还是希望厂家在关注自己漂亮报表的同时,多多关注下自己经销商的死活吧,毕竟当下还是得依靠经销商,银基悲剧重演又会对谁有好处!

您对本文怎么看?欢迎点击底部留言!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版权,部分内容来自网络,若有遗漏未标注出处等,还请包涵并联系我们(15315289326)沟通删除、重发或其他妥善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