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黑老大,谁有那么大的能耐:

能让市长为其工程项目大开绿灯;

让当地副检察长心甘情愿认他作“干爹”;

打一个电话就能让市公安局长唯命是从,鞍前马后。

此人便是保山市“首富”,被当地人称为“乔老爷”的黑老大乔永仁。

乔永仁称霸保山30年,涉案金额多达30多个亿,手下小弟更是成群结队,多达500多人,横扫保山无人敢惹。

他背后的“保护伞”更是多到200多人,在保山“呼风唤雨,无人能敌”。

乔永仁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他又是靠什么崛起的呢?

乔永仁起家史

乔永仁起家史

在保山,这位“乔老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起他的所作所为和斑斑劣迹,当地百姓无不闻之色变、深恶痛绝。

乔永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永仁

乔永仁是土生土长的保山人,1952年出生在保山隆阳区兰城街道下沙河村。

保山,是有名的翡翠和琥珀之城,矿石资源很丰富。除了宝石,保山的木材行业在外界也是享有盛名。

乔永仁幼年生活十分艰苦,乔永仁上到小学二年级,就念不下去了,就跟着家里人做起了木材加工和运输。

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伙子,但干起活来却是力气大,头脑也灵活。

他经常帮着家里把木材从山里运到镇上,再从镇上运到城里去卖。

靠着精明的头脑,他家的木材生意就开始慢慢起色了。

到了80年代初,乔家的木材生意已经小有名气。

80年代末,保山因为木材和翡翠玉石贸易,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很多当地人都开始有了钱,开起了小车。

看着这情况,嗅觉灵敏的乔永仁马上闻到了商机。

他心里盘算着,汽车多了,修车的肯定也慢慢多起来,汽车维修行业将来肯定是个赚钱的好门路。

于是,乔永仁就把家里的木材生意交给了他的兄弟打理,自己则开始转行做汽车维修。

那时候,保山的汽修铺还不多,乔永仁的铺子很快就火了起来。

通过木材和汽修的生意,乔永仁赚了不少钱。

他的生意虽做得风生水起,但平日里忙于打理生意,对两个儿子却疏于管教。

他的两个儿子,乔连佰和乔连万,学习不上心,早早就辍学在家无所事事,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乔永仁为此伤透了脑筋,他终于看不下去,得让他们有点正经事做,不能让他们这么荒废下去。

于是,他就给两个儿子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保山这地方,商人们为了做大生意,经常需要借钱。

市场上虽然有不少民间借贷,但资金缺口还是很大。

精明的乔永仁,一眼就看出这生意能赚钱。但他家的贷款利息,那可不是一般的高,比市面上的其他贷款公司都要狠。

结果呢,借了他们家钱的商人,有的时候因为生意不顺,还不上钱,最后就得面对乔家的追债。

乔家的追债方式,是出了名的狠。

乔永仁大儿子乔连佰,脾气火爆,带着一帮手下,对那些还不上钱的借款人,二话不说一顿拳打脚踢了再说。

不是威胁就是恐吓,然后威胁借款人的家人赶紧掏钱来赎人。

乔永仁长子乔连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永仁长子乔连佰

这种暴力催收的手段让很多人一听到乔家的名字,就害怕得不得了。

这在当地传开后,很多人都说,借乔家的钱,就像是跟老虎借肉吃,一不小心就得掉进虎口。

乔家老二乔连万虽然不像他哥那么火爆,但也不是省油的灯。

他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对账目管理得井井有条。

但他对那些欠债不还的人,也是毫不手软。

有时候,他会用更加隐蔽的手段,比如暗地里搞点小动作,让借款人的生意更加困难,逼着人家还钱。

乔家的汽修厂也是靠这种“暴力”获取“暴利”。

一位汽车修理的同行回忆道:“他家从来不管什么规矩,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三言两语不合就动手打人,很早就开始欺行霸市。”

2001年的7月,在保山城郊的320国道沙河段发生了一起严重交通事故。

一辆车被撞得稀巴烂,车主一时心急,就打电话叫了附近的一个汽修厂。

这消息一传到乔连佰的耳朵里,他就火了。

他心想,这附近的修车生意应该都是他乔家的,怎么能让别人插一脚呢?

乔连佰做事向来霸道,一听有人抢他的生意,立马就带着一帮小弟,后备箱里塞满了铁棍、铁管之类的东西,准备去现场“谈谈”。

到了那儿,车主看见一帮人手拿铁棍下车,脸都吓白了。他本想好好修车,哪知道搅进这么一出。

乔连柏上去就是一通狠话,让那家汽修厂的人立刻滚蛋。

那家汽修厂的人也不是吃素的,当然不愿意就这么走人。

两边一言不合,就在路边打了起来。

那家汽修厂的人虽然也挺能打,但毕竟是做正经生意的,哪是乔家这帮“专业打手”的对手。

这场械斗在当地传开后,曾经轰动一时,乔家也“一战成名”,名声大噪。

从那以后,当地的人都知道,乔家这帮人不仅在贷款上手段狠,连抢生意都这么凶。

只要提到乔家,大家都说“不得了,惹不起,能躲就躲”。

正是通过暴力打压竞争对手,乔家攫取了一桶桶“黑金”。

组织黑社会 编织关系网

组织黑社会 编织关系网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发展和壮大黑势力,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乔家父子搞起了黑帮组织。

一个以乔永仁、乔连佰为头目,乔连万、周映文、常建芬等10人为核心成员,手下有近60名小弟的黑社会性质组织逐渐浮出水面。

“乔氏家族”黑社会团伙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氏家族”黑社会团伙组织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乔家这种依靠“暴力”获取“暴利”,通过暴力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欺行霸市,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坐拥巨额利益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

随着他们势力的逐渐扩大,引起了一些竞争对手的嫉妒和警方的注意。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乔永仁和乔连佰开始意识到,要想这条路走得更长远,上面得有人“罩”着,必须跟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搞好“关系”。

于是他们开始在当地搞起了关系网,培植自己的“保护伞”,以求“庇护”。

为此他们与当地一些领导干部“结亲家”“打朋友”“拜干爹”,通过这些手段来攀附关系和权力。

乔永仁这招玩得很高明,他们跟保山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陈玉华搞上了关系,陈玉华甚至把乔永仁当成了自己的“干爹”。

保山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陈玉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山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陈玉华

这关系不是一般的铁,陈玉华在很多时候都给乔家提供了不少“内部帮助”。

而乔永仁的关系网还不止于此,他还跟另一个原副检察长李某成了“亲家”。

这样一来,乔家在政治和法律界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有了陈玉华和李某这样的政治后台,乔家在保山市就像是有了一把无形的大伞,风风雨雨都挡不住他们。

这俩副检察长不仅在私下里给乔家出主意,还经常帮他们在政治圈子里牵线搭桥。

他们利用自己的职位和人脉,为乔家介绍了一大批公职人员,从警察到政府官员,乔家的势力就这样悄悄地在保山市扩散开来。

为讨好当地官员,跟他们搞好关系,乔永仁可谓是煞费苦心。

他狠心砸了一大笔钱,在市中心盖了一座占地10余亩的仿古建筑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