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首育桃李,润物细无声

“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正是这句至理名言,激发了她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热情。师范毕业后,陈老师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令她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20多年来,她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呀,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要把教育工作当作是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爱玲,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本科学历,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现任五年级二班数学教学兼职班主任工作,曾获得县级师德标兵称号,从教27年以来,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爱学生、爱讲台、爱校园已成为陈老师生命中永不消褪的色彩。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具有良好的师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素质。而良好的师德形象,则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教师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之中。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她时时处处注意做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同学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人们常说“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教育同学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首先要做到严谨认真、勤奋主动。她一直坚持做到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必须要有一手拿得出的好字。要求学生做作业一定要把自己的字写好,她也告诫自己一定要在黑板上写好字,为此目的,她天天坚持,在黑板上不写则已,要写哪怕一个字,也要写得工整美观,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是以其全部行为和整个人格来影响学生的。教师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她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讲脏话,她带头使用文明用语。教育学生实事求是,自己被学生难住时,绝不装腔作势;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首先自己做到及时批改每一份作业和试卷。要求学生讲卫生这些做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二、以“爱”育人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她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课堂上,陈老师总是满怀激情,生动传神,而学生们总是情绪热烈,兴趣盎然。教与学双方都沉醉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其间虽然有苦思冥想,一筹莫展,而茅塞顿开后,大家脸上荡漾出发自内心的微笑。这就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思维之趣,成功之乐。陈老师就是这样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们积极创造“多次追求成功”的条件,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给他们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不仅仅是满足、兴奋,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念和勇气。从而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使之收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果。

三、用“心”教育助成长

她一直以自己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校领导和同事的深切关怀以及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她也在不断地成长着、收获着。她始终坚信“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一直用自己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小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她严谨细致,格外注意班级中的各种情况,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情况并解决。她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用爱心抚育每一个孩子,她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的思想、身心健康和成长。在学生教育中,她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注重个别差异处理。同时,她也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及时反馈与沟通学生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走在“五心”幸福教育之路上,她深深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关心,感到教育的道路既曲折又漫长。她经常以这番话自勉:“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在教育的旅程中要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同事之间,师生之间需要信任,需要宽容;干工作需要尽心,需要耐心;对美好的目标,需要期待,需要守望。既然用爱心撒下了美好的种子,那就静候花开,心里会感到无比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