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4月14日下午4时,美国纽约皇后区圣约翰医院内,一位中国老妇因病情加重,最终抢救无效溘然长逝。

虽说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但老人处境着实令人唏嘘。

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之时,她孤零零地躺在病床上,无人陪伴,亦无人照料。

乃至于其去世以后,医院方面也始终联系不上家属。她的遗体被迫搁置在太平间,迟迟无法入土为安。

直到一个多月过去,医院才无奈向市政府求助。随着相关报道广泛传播,老人远在中国的大儿子才闻讯赶来美国料理后事。

而这位孤苦无依死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正是中国革命先驱陈独秀最小的女儿——陈子美。

陈子美究竟经历了什么?晚年为何如此凄凉?

共产党创始人之女

1920年2月,为了躲避反动军阀的残酷迫害,一辆骡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北京城。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世界仿佛死一般寂静。不过车内却聊得热火朝天,激情澎湃:

“俄国革命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布尔什维克政党团结了工人,农民,凡夫走卒,这些最广大的社会阶层!”
“要想团结国人,须先有中国自己的布尔什维克!”

作商人打扮的陈独秀与李大钊,当即立誓相约,决定分别在上海、北京筹备党组织。

同年8月和10月,两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接连成立。两颗革命的火种,迅速朝着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最终宣告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身为党的创始人之一,以及大家共同推举出的党中央书记。陈独秀身体力行的证实了什么叫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自中共一大到1927年4月底的中共五大,陈独秀以党最高领导人的身份,一直坚定走在革命最前方。

期间,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到领导工人起义、五卅运动,再到推动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陈独秀呕心沥血,事事亲力亲为,最终带领新生的共产党,成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党也至此书写下胜利的结局。

然而,一个人的心就那么大,精力也只有那么多。全身心寻找救国良方、实现报国壮志的陈独秀,难免为大家舍小家,忽略了亲人,导致生活一地鸡毛。

《觉醒年代》中,陈延年对陈独秀的态度与谴责,便能证明。

而自打1922年起,陈独秀与第二任夫人高君曼之间,也因为各种因素,感情日益冷淡。

高君曼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不仅接受过高等教育,还以陈独秀助手的身份,帮忙编辑出版过《新青年》杂志。加之深受浓厚的革命氛围影响,她妥妥是一位进步女性。

也正因如此,高君曼没有像大部分传统女性一样,以夫为纲,得过且过的将就一辈子。

没有感情,那便分开!1925年,高君曼毅然选择与陈独秀分手,独自带着一双儿女移居南京。

彼时陈子美刚满13岁,弟弟陈鹤年则只有12岁。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独自拉扯两个年幼的孩子,可想而知有多艰难。高君曼每天种菜、养鸡、打零工,忙得脚不沾地,还得想方设法节衣缩食,日子十分拮据。

要知道,高君曼本就患有咳血病和严重的肺结核,后来又被查出子宫癌,却因没钱治疗一直拖着,整个人日渐消瘦憔悴。

对于母亲的艰辛,陈子美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早点帮忙分担,懂事的陈子美放弃学业,转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收发电报技术。大概率是牵挂母亲的病情,陈子美后来又学了医。

影视剧形象

只可惜,就在陈子美毕业前夕。随着陈延年、陈乔年先后牺牲,陈玉莹因伤心过度突然病逝,向来对三个孩子视如己出的高君曼,为此肝肠寸断。

郁结悲痛之下,高君曼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于1931年病逝。

19岁,本该是意气风发、无忧无虑的年纪。陈子美却永远失去了母亲,没有父亲的庇护,唯一的弟弟也以“北平三大学生领袖之一”的身份,积极投身革命。

陈子美真就是无依无靠一个人了。

失败的爱情与婚姻

强烈的孤独和寂寞,以及从小父爱的缺失,让陈子美毫无意外地爱上了一个温柔成熟的男人。

对方名叫张国祥,比陈子美大10岁,在南京银行和供销社供职。他的成熟稳重、细心贴心,让陈子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两人很快便携手步入了婚姻。

结婚以后,两人一直感情恩爱、相敬如宾,接连生下一儿一女,凑齐个“好”字。

只可惜好景不长,1936年陈子美怀第三胎、即将生产之际,张国祥突然找来个所谓“保姆”,负责贴身照料她。

且不说前两胎都没这待遇,陈子美看着对方身旁怯生生的小姑娘,也实在不理解,保姆为啥要带娃上班。总之,陈子美的心里就像扎个根刺,说不上来的膈应和烦躁。

不祥的预感总是容易应验,果不其然,没几天保姆就自爆身份了。她居然是张国祥的结发妻子蔡氏,那个小姑娘则是两人的小女儿。

自以为幸福美满的婚姻,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陈子美无法接受这种欺骗与耻辱,果断提出离婚。

没曾想,张国祥却选择抛弃糟糠之妻,低声下气向陈子美求和。

此时,国内局势已然乱成一锅粥。尤其“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疯狂践踏着中国的土地。枪林弹雨,炮火侵袭,大量城市接连沦陷,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只能四散逃离。

生死危机之下,陈子美自然顾不上死磕什么忠贞与爱情。为了保护几个孩子,她和张国祥赶忙离开南京,先后赴重庆、香港、上海避难。

也正是在此期间,陈子美真切地意识到,对完整家庭与幸福怀有强烈渴望的自己,眼里真容不下一粒沙子。

她接受不了一个满口谎言的丈夫,更不会委曲求全。如母亲一样,1940年前后,陈子美带着四个孩子离开了张国祥。无论生活多么窘迫,始终咬牙用瘦弱的肩膀,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

等到抗战胜利,战火短暂停歇,陈子美迫不及待同张国祥正式离婚。

值得一提的是,1932年陈独秀被国民党关进南京监狱后,陈子美还特意带丈夫前去探望。当时,陈独秀一眼瞧出张国祥绝非良人,并厉声斥责女儿:“年幼无知,后果不堪设想。”

奈何感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彼时正沉浸于爱河中无法自拔的陈子美,非但没有在意陈独秀的劝诫,反倒因此大发脾气,与父亲一番争吵后便不欢而散。如今想来真就应了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或许是觉得被女人“休”了,太过丢脸,张国祥的本性彻底暴露,拒绝支付哪怕一分钱抚养费。

张国祥冷酷无情,陈子美却不愿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挨饿受冻。万般无奈之下,她只能交出孩子们的抚养权,独自落寞离开。

由于战争年代通信不便,且战火纷飞,生死往往就在一瞬之间。一分别,想再见就难了。

陈子美也做好了,与孩子们长久分离的心理准备。但她万万想不到,那竟会是死别。

陈子美的长子张肇山,继承了“忠烈之家”的爱国热血。他毅然参军,并凭借突出表现被保送到南京航空学院学习。

张肇山本该驾驶战机翱翔天际,为新中国薄弱的空军力量添砖加瓦。但因为被人陷害,他最终惨死狱中,死在了20多岁的花样年华。

当年被迫离开孩子后,陈子美便独自来到上海谋生。

凭借曾经学习的妇产科技能,她顺利在一家医院找到了工作,还结识了一个叫做李焕照的推土机司机,跟他育有两个儿子。

李焕照与张国祥截然相反,他不懂花言巧语、不会讨人欢心,但好在老实忠厚,适合过日子。

眼看生活终于步入正轨,新中国也宣告成立,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突如其来的噩耗,简直令陈子美痛不欲生。

不料雪上加霜的是,向来老实巴交的李焕照,此时也暴露出懦弱的缺点。

通过张肇山一事,意外得知陈子美是陈独秀之女的他,竟瞬间怂了。他生怕将来受到牵连,立马提出了离婚。

失去双亲之苦,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早已令陈子美心力交瘁。婚姻的接连失败,更是让她清楚意识到,自己在大陆彻底了无所依了。

当然“虎父无犬女”,继承父母坚毅意志的陈子美,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她只是打算离开这片伤心地,重新开始。

悲凉却积极的晚年

“她身体非常差,但生活态度很积极,经常带着呼吸器散步。”

在邻居普洛斯眼中,陈子美是一位相当乐观向上的老太太。无论病情多严重、境况多困顿,她从不逃避,总是坚强又积极的面对。

尤其是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后,陈子美特地翻找出过去的结婚礼服,用作寿衣。还提前在塞普斯丘墓园买好墓地,并打趣说:“我以后就多了许多希腊邻居了”。

总之,她那不畏打击、不惧死亡的样子,非常特别。

只可惜,与积极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子美过着孤苦的晚年生活。

普洛斯知道,陈子美有一个儿子,大概在1982年两人一起搬来了这里。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相依为命的母子俩竟如同仇人一般,三天两头爆发争吵。

然后忽然有一天,争吵声平息了,陈子美的儿子也消失不见了。

起初普洛斯还以为,陈子美的儿子只是搬出去独住了。直到一次聊天中,无意间提起他时,陈子美反常的怒吼道:“我没有儿子,他不是我儿子!”普洛斯才隐隐意识到什么。

总之自那以后,陈子美彻底变成了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病、一个人住院,直到一个人死亡。

“一个独居老人不应该这样冷冷清清地走了!”出于对朋友的心疼与不平,普洛斯不顾自己也年近八旬、体弱多病,四处奔走打听那个不孝子的消息,但一无所获。

陈子美就这么在冰冷的停尸房里,躺了整整一个多月。

所谓孤苦,无亲人相伴是孤,陈子美的生活本身则是苦。

1970年的一天深夜,趁着四下无人,58岁的陈子美往身上缠上几只塑料桶,一头扎进江水之中。不吃不喝不睡,冒着随时被波涛吞没的生命危险,她一连漂浮9个小时,带着小儿子偷渡到了香港。

为了避免东窗事发后,遭受牢狱之灾。两人又马不停蹄逃往加拿大,并于1975年正式赴美国定居。

在加拿大的5年时间里,陈子美再次凭借专业的妇产科知识和熟练技能,开办了一家私人产科医院,在华人区混得风生水起。

用着辛苦赚来的第一桶金,陈子美不仅顺利帮儿子申办了合法居留身份,还在纽约皇后区雷哥公园买下一套公寓。

颠沛流离大半生,尝尽了人生几乎所有苦难,好不容易在美国扎下根,能够安享晚年了,命运却又给陈子美开了天大的玩笑。

先是儿子白眼狼上身,弃她而去。紧接着1991年生病住院期间,又有小偷光顾了陈子美的住处,将家中财物洗劫一空。

要知道,此时陈子美已经79岁高龄了。多年积劳成疾,让她几乎丧失了自主顺畅呼吸的能力。连简简单单出门散个步,都得佩戴便携呼吸器。

这一次,她实在没有能力,像过去那般披荆斩棘、渡过难关了。

那段时间里,她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甚至因为没钱缴纳管理费,险些被驱逐出公寓。

走投无路之下,向来独立坚强、自食其力的陈子美,第一次伸出了求助之手。她吐露了自己陈独秀幺女的身份,从而得到中华海外联谊会的帮助。

随着陈子美自爆身份,她与张国祥的两个女儿,也终于得到了母亲还健在的喜讯。姐妹俩向外交部门求助,费劲千辛万苦,终于在1997年与母亲取得联系。

阔别祖国整整27年,陈子美也迫切的想要回家,与儿女团聚,在故乡落叶归根。无奈,因身体孱弱、负担不了长时间飞行等种种复杂因素,陈子美最终未能如愿。

人生最后的时光,她依旧孤苦伶仃一个人,直到在异国他乡永远闭上眼睛。

2004年5月底,陈子美病逝一个多月后,陈子美与李焕照的长子李大可,终于收到了来自美国的消息。

不敢耽误,他买下最近一班航班的机票,火急火燎地赶赴美国。

在普洛斯和几位朋友的帮助下,李大可于5月25日给母亲举行了公祭仪式。下葬时,陈子美穿着的正是那件结婚礼服。

尽管迟了一些,但儿子、好友都在身旁,有女儿在远方思念,留下的唯一遗愿也得以实现。相信这些或多或少,能给予陈子美些许慰藉吧。

“母亲在我的印象中是个相当独立、相当坚强的女性,她一直能独立照料好自己的生活,也不愿意别人打搅她。”

这是后来接受采访时,李大可对母亲的评价。

然而换个角度想,或许陈子美并非天生如此,只是波澜曲折的人生,迫使她一步步走向独立和坚强。

如果她没有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如果她的父亲不是革命领袖陈独秀,如果她没有遇人不淑。陈子美应该也会像一个普通女孩一样,性子柔软,无忧无虑的长大。

但世上没有如果。从13岁起,她便一心想着:要快些长大,为母亲分担责任,为弟弟保驾护航,为孩子们遮风挡雨。无论风浪再大,她始终勇往直前,从未向命运低头。

虽然没有上过战场、浴血杀敌,但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悲惨人生中,陈子美却活成了钢铁意志的女战士,她足以令父母、兄弟姐妹们和女儿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