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生活在金碧辉煌宫殿中的帝王,看似权势滔天,威仪非凡。

但他们也有着很多苦恼的事。其中对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宠幸,就是个令人苦恼的大问题。

直觉上看,皇帝只需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就行,实际情况远比想象得复杂。

皇帝不能一直宠爱一位嫔妃,只有雨露均沾才不会惹得非议。为此,古代帝王们为了达到公平起见的目的,甚至发明了很多奇特而有趣的选妃方式,给后人留下了引人入胜的传说。

其中,有五种方式最为奇特,也最为后人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月亮盈亏法

一、月亮盈亏法

在周朝,皇帝的宠幸制度与天文现象密切相关,特别是月亮的盈亏。

周朝时,皇帝会先将嫔妃们排一个等级,每月初一至十五日,随着月亮圆满,嫔妃地位逐渐上升;从十六日至月底,随着月亮亏阙,地位逐渐下降。

在初一和十五这两个关键时刻,即月亮盈满和圆缺,皇帝遵循特殊禁忌,不能宠幸妃子。这在当时看来并非简单的迷信,而是对宇宙与皇权神秘联系的敬仰。

这一制度的实施,对皇帝来说不仅是对月亮的敬畏,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宫廷稳定的手段。

他们通过月相的变化,有序地安排后宫嫔妃的宠幸时间,避免了过多的权谋争斗,赋予了后宫生活神秘而有序的仪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羊车望幸法

二、羊车望幸法

羊车望幸法是古代皇帝的一种独特的娱乐方式。

史料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佳丽众多,他每晚都难以抉择在哪位妃子那里过夜。为解这一难题,他巧妙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娱乐方式,叫做“羊车望幸”。

羊车望幸的具体操作方式是:皇帝乘坐一辆装饰精美的羊车,在后宫道路上缓慢行驶。妃子们则在各自宫殿门口期待,当羊车最终停在哪座宫殿门口,皇帝晚上就临幸哪位妃子。

这是一种奇特的方式,不仅体现了皇帝顺遂天意的随机性,更增添了后宫神秘的趣味性。

原本这种方法看似公平,然而到了最后妃子们为了得到宠幸,开始“徇私舞弊”。

她们的做法是,在自己的宫殿门前放置新鲜的竹叶,和在通往宫门的小径上撒上新鲜的盐汁来吸引羊的注意,从而获得更多的宠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掷骰子和蝶幸法

三、掷骰子和蝶幸法

“掷骰子和蝶幸法”,是唐玄宗李隆基发明的方法。

掷骰子很简单,就是让妃子们通过掷骰子来决定晚上由谁侍寝。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侍寝过程的趣味性,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公平性。

而蝶幸法更加有趣,具体操作是唐玄宗会在宫殿中放飞蝴蝶,蝴蝶最终落在哪位妃子的身上或头上,晚上就由哪位妃子来侍寝。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也比较公平,同时还增添了后宫生活的趣味性和浪漫情怀。这可能也只有爱玩和会玩的唐玄宗能想得出来。

四、灯笼求幸法

“灯笼求幸法”,主要见于明朝。当时后宫侍寝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规范和改革。

具体操作是,夜幕降临时,每位嫔妃们都会在自己的宫殿门前悬挂两只鲜红的灯笼。皇帝在决定临幸哪位妃子后,就会派太监前去摘下对应宫门的灯笼。

这样一来,没有被摘灯笼的妃子们也就知道了皇帝的选择,也不会有所期待和等待。这样的方式显得更加人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翻牌法

五、翻牌法

翻牌法,盛于清朝,这一方式在影视剧中最为常见,也是古代皇帝选择侍寝妃嫔的一种方式。

具体操作是,皇帝会命令宫人将侍寝的妃嫔名字写在牌子上,然后将这些牌子放在一个盒子里。

当皇帝需要选择侍寝的妃嫔时,他会随机从盒子里翻选一个牌子,然后到相应的妃嫔处过夜。这种方法既公平又随机,让后宫的妃嫔们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宠爱。

当某位妃子的名字从牌堆中被挑选出来后,这位幸运的妃子会被带到离皇帝寝宫不远的地方进行沐浴,以准备即将到来的夜晚。

到了晚上,她会被裹在红棉被中,由太监抬送到皇帝的寝宫进行侍寝。清朝之所以设置这样的一个环节,主要是为了防止皇帝被行刺。

以上五大方法,都与后宫的妃子们密切相关,是历史遗留的产物,也是皇权社会下一种独特的生活形态。

这些方法,表面上看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其实也与皇帝的权谋有一定关系。帝王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配后宫秩序乃至权衡整个上层权力。

读者们,关于“古代五种奇特的宠幸方式”,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