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力品根:马云和刘强东真的清楚他们的使命吗?

上个月,“拼多多市值赶上阿里”的一张帖子,引得马云彭拜澎湃激昂的回复。昨天,刘强东也有回复了。

刘强东这样说,“我们天天说客户为先,可是工作中处处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我们经常说战斗战斗只做第一,但是却处处防守,从不想着如何主动出击!很多人天天说创新,却每天就是抄袭跟随别人。”刘强东的话说得很直接了,天天嘴巴上说创新,骨子里却是“自我中心”。

我真心希望刘强东和京东,能建立起品根思想,要以品根为中心,就有了消费者的需要之本,从而每一个动作都是建立在品根之上,都是对品根的强化和壮大。

否则,理想和口号的背后,就是竞争对手的无声超越,到这个时候的奋起直追,多少都有点“亡羊补牢”之感,虽未为晚,却也是被动的对懒惰性战略思维的无情鞭策。

马云是这样说的,“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

一个“回”字,多么直白地道出了既有战略对自身使命的偏离,为何?

我想,问题一定是出在对使命和愿景的理解上。如果过往的成功是建立在漫长的试错之上,也就是时机的宽裕,市场环境让自己让企业逐渐的建立起了市场需要的品根,但是作为企业的主体,也就是人,却把这成功归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和对未来的逐梦,那就一定看不清消费者需要的品根是什么。

等到同行们,孜孜不倦地建立在那已有的品根上,这才恍然有悟,自己原来到了后浪推驻的沙滩上。

这才似乎明白,不行呀,那本来是自己的使命啊,怎么就被移走了呢?

品根才是使命,理想不是使命,赚钱也不是使命,赚钱只是结果,口号喊得再响也不是使命。

所以,不知道品根就是使命的人,其行动的结果,只有偏离。而偏离品根的使命,有时会很要命。

记住:品根即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