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没有孩子不喜欢莎士比亚。

英国私立学校英文课程大纲,莎士比亚一个人就占据了英语语文课的半壁江山:《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是所有英国学校的必读书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由于年代、地域、历史背景、语言习惯等差距,阅读莎士比亚作品难度确实有些大。

市面上虽然很容易找到缩写版的儿童文学性的莎士比亚作品,但用文字去解释文字的方式,看起来化繁为简,实际上对于孩子理解多了一层文学基础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力较强的孩子,也容易把莎士比亚当大部头去啃,结果适得其反,从此畏难而止步于莎翁。

其实我们把概念搞错了,莎翁写的是戏剧不是小说,正确的打开方式是:we need to play i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看戏剧?不,那太难实现了。同样是阅读,无需通过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去啃读,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漫画形式,带着看剧的轻松,开启莎士比亚阅读之旅。

聪明的家长,会选择权威而专业的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英国儿童作家史蒂夫·巴洛和史蒂夫·斯基德摩尔操刀,精心编写《莎士比亚漫画版:套装5册》尊重原著戏剧构架,再配以本土漫画风格,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笔下的世界原汁原味呈现。

这五部作品绝对是丰富多样的精神大餐,有惊悚剧《哈姆雷特》、荒诞喜剧《仲夏夜之梦》、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魔幻剧《暴风雨》、和恐怖剧《麦克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欧美还有一种微型莎剧,专门为中小学生演出,像《罗密欧和朱丽叶》剪去枝蔓,七八个演员,50分钟的相当于一节课的内容,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套《莎士比亚漫画版:套装5册》,每一部作品精简在86页的漫画体量,小学生一个周末就可以享受一部莎剧视觉盛宴,沉浸式阅读经典文学在愉悦中润物细无声。

一、人物名字太长,傻傻分不清?

漫画优势——人脸识别

莎士比亚剧本中的人物名字长且晦涩,陌生又拗口,孩子们很难区分谁是谁,记不住是很正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剧情复杂化,人物交替出场孩子们读得云里雾里,甚至用心的家长帮忙画思维导图分清人物关系,阅读门槛大大提高,孩子逐渐没耐心继续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漫画版中,人物名字对应形象,容貌各异、服装不同。人脸识别人物,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小读者们可以全心关注注剧情发展,无障碍沉浸阅读体验。

每本书都有剧中人物介绍,头像图片+名字、关系,一目了然,回到剧情里,谁在说话,一看气泡便能知道,清楚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画人物各个有形象,

容貌各异、服装不同。

英俊赤诚的罗密欧,美丽善良的朱丽叶,

在月光如水的夜晚,幸福甜蜜彼此相望。

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在说话,一看气泡便能知道,清楚明白。

夜半时分的丹麦城堡,守卫巡逻的英勇卫兵,

在城墙上黑暗的角落,遇见已故国王的灵魂?

戏剧《哈姆雷特》

二、经典场景,孩子难脑补?

电影式的分镜视觉盛宴

莎士比亚作品中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的16世纪欧洲社会生活图景广阔而五光十色,故事丰富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又极具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靠孩子一己之力去想象400多年前的欧洲风俗、人们的穿着打扮,真的太难为他们了。

现在的孩子们成长于短视频时代,他们接受视觉化信息习以为常。

漫画版莎士比亚,就是一场纸上戏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的漫画会有电影式的分镜,将人物、环境、经典场景,以电影质感的构图呈现出来,孩子仿佛身临其境,置身欧洲宫殿与森林,沉浸式参与故事,又不拘泥于一尺方格,肆意展开无穷尽想象。

漫画版莎士比亚,不仅拥有剧场感的视觉化、角色化、对白与表情动作的融合,又能突破剧场空间,场景变幻灵动,带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士比亚的魅力超越时间与地域,全球风靡。别再说莎剧难读,关键在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接触、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夜晚雅典城外的树林,小仙编织所有人的命运,

一次只为好玩的捉弄,年轻人竟变成了驴头人?

戏剧《仲夏夜之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火纷飞的欧洲大陆,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

在城堡的墙头,疯王麦克白如何做命运抉择。

戏剧《麦克白》

三、文字版本,孩子难理解?

正本清源,保留剧本精华

市场上的儿童文学版的莎士比亚中,将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故事,大概每个故事十几页,两三千字,缩写幅度较高,只留下比较核心的情节和内容。

把戏剧当小说故事来读,孩子们虽然认识了莎翁,却错失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一种文学题材——戏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作家和诗人,被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但他并非是小说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莎士比亚时代,戏剧表演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到了莎士比亚晚期,伦敦已经有专门的剧场,除了周日,每天上演戏剧。

在首演之前,莎士比亚的戏剧本未能印刷成册,每位演员拿到的都是自己角色的台词纸卷,演员们根据贴在后台的清单登台、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莎士比亚去世后,他的朋友们把他的戏剧手稿、抄本收集起来,印刷出版了莎士比亚作品集,这就是著名的《第一对开门》。

当我们了解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背景,他是为了剧团表演而写,为舞台呈现而写,那么,我们在阅读莎士比亚作品时,应该还原剧本形式去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士比亚漫画版,尊重原著戏剧构架,剧本精华全部保留,完整呈现开幕到经典高潮,再到闭幕的戏剧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剧幕去呈现,可以让每一位小读者都可以成为导演,让戏剧在他们的头脑中上演,探索莎剧故事中的困境。

经典莎剧如今在全球在不断被改编上演,读原汁原味的精华剧本,方会品鉴戏剧之美。

《暴风雨》精彩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典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闭幕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精彩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典高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闭幕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士比亚所在国家的本土人士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理解肯定有不同于非本土人士之处,他们的文字、表达、理解等较为上乘。……将正文控制在 86 页,并将其故事处理得天衣无缝。……不仅未见篡改莎士比亚本意和画蛇添足之处,而且某些地方改编得相当传神。”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罗益民教授

孩子能力强,想深入阅读莎翁作品?

名家翻译+12种衍生知识深度呈现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莎剧诗意语言是世界文化瑰宝。

好的译本,是家长为孩子择书的重要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画版莎士比亚的译者绝对是本书亮点,他是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罗益民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教授在翻译学术上功底深厚,同时精研莎士比亚戏剧近三十年,相关知识的累积输出,既保从儿童本位出发,注重准确性、可读性和儿童文学性,保证孩子们能轻松理解莎士比亚戏剧,同时又能感受到莎剧的张力。

这套书精心编排的12种莎翁的衍生知识,每一处都是小小宝藏,包含:莎士比亚生平介绍、戏剧故事梗概、名言精粹、人物列表、戏剧故事点评、故事探源、主题探讨、语言格律浅析、版本介绍、衍生趣闻、剧场演出相关知识和一张莎士比亚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万别小看这些阅读佐餐,它们不仅可以辅助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拓展知识,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罗益民教授为这套书作序时这样说:

“这些知识对理解莎士比亚和莎士比亚戏剧是有意义的,在中国同类书中更是难得一见。”

莎士比亚生平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言精粹(《罗密欧与朱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物列表(《麦克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剧主题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莎士比亚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这届家长儿时书店里几乎找不到莎士比亚儿童书籍,成年后偶然接触莎剧,才发现它的艺术魅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过:我阅读莎士比亚作品的习惯持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书要趁早,如今的孩子们幸运了。这种用漫画的方式,专业的翻译,超宽广的知识关联,既可以让孩子了解西方文学、历史和思想,拓宽文化视野,又提高了艺术鉴赏力。

有了这一套《莎士比亚漫画版:套装5册》,那些小心翼翼保护孩子阅读兴趣的家长们,可以放心让宝贝们津津有味地开启莎翁五部经典作品阅读之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