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华中农业大学举办的猪瘟等重要疫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7个国家的20多位专家以及国内主管部门、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围绕猪瘟、非洲猪瘟等重要动物疫病的致病机制、诊断技术与疫苗、综合防控及疫病净化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研讨交流。笔者对会议中“非洲猪瘟基础研究相关报告进行了整理: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泰国国家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的三位专家在关于非洲猪瘟的基础研究方面分别报告了各自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郑海学研究员,目前任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口蹄疫与非洲猪瘟等新发病的基础理论和防控技术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海学研究员分享了在非洲猪瘟病毒体内感染细胞嗜性及其调控复制的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其研究团队研究发现ASFV感染从巨噬细胞转移到未成熟单核细胞亚群,并且抑制抗病毒免疫应答,导致病毒在体内以病毒工厂的方式能长时间感染。他指出,“到目前为止,未成熟的单核细胞作为ASFV重要靶点的作用一直未鉴定,我们确定了ASFV感染的靶细胞及其决定ASFV细胞嗜性的关键分子,并检测了感染细胞中病毒和宿主基因表达的时间动态。”此外,还发现ASFV感染细胞及旁观者细胞中MHC II类基因在整个ASFV感染过程中均显著下调表达。郑海学研究员表示:“该研究将有助于疫苗设计和抗病毒因子筛选,也有助于阐明ASFV感染和调控致病的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的韩军教授,目前任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动物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兽医公共卫生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动物分子病毒学研究工作,聚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与致病机制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军教授在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就非洲猪瘟病毒入侵与感染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报告。针对非洲猪瘟病毒难以产生典型中和抗体、具有巨噬细胞嗜性以及病毒与高水平抗体长时间共存等一系列临床现象,韩军教授提出了两个科学问题:ASFV为何偏爱单核巨噬细胞?ASFV是否具有特殊的感染或传播方式以逃逸中和抗体应答?对此,其团队研究发现:ASFV 利用凋亡小体促进病毒入侵和细胞间传播,无外层囊膜ASFV以凋亡小体形式扩散,是ASFV重要感染方式。

泰国国家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BIOTEC)的高级研究员Anan Jongkaewwattana 博士,在分子病毒学和现代疫苗学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上,Anan Jongkaewwattana 博士做了题为“非洲猪瘟病毒适应性研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型和遗传分析及对动物的致病性研究”的报告。Anan Jongkaewwattana 博士介绍了ASFV通过细胞传代致弱的详细过程,同时还介绍了ASFV在MA-104细胞中的繁殖情况,以及经MA-104细胞适应后的ASFV的生长特性及基因组变化。通过对ASFV-MA-104细胞适应株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效力检验,Anan Jongkaewwattana 博士观察到ASFV-MA-104细胞适应株能使猪只存活并能减弱病毒血症,他指出:“该研究揭示了细胞传代致弱的ASFV作为潜在疫苗的可能性。”

内容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和“在看”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