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26日,自己有幸参加了广州国际音响展。在此也记录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收获,希望自己下次展会能有更好的表

实话说,现场的声音没调好。主要是低频,三天都不满意。原因也很简单,东方宾馆的地毯更厚,因此把低频整个吃掉了。尤其是在我用脚钉的时候,低频少得更夸张。后面我直接把NS19放地毯上,用实木片垫上,低频反而好了不少。但仍然比正常的低频差和少。具体表现就是60Hz以下迅速减少,大约40Hz处少了20db水平。哪怕是通过EQ,也没有任何办法补出来(补出来的低频一样被吃掉)。好后悔没带自己的大理石板,但是真没法,那玩意儿实在太重了,一块高达50斤以上,人老了搬不动了。

结果那三天自己就只能将就,而且自己还发现,效果时好时坏。估计这跟展会大家都在用电关系也很大,当然可能也有心理或什么影响吧。当然,也不能说效果不好,其实中高频自己是非常满意的,NS19的中频人声、高频细腻度、解析力,包括声场表现,还是让很多人都非常满意的。如果低频能发挥出色,就完美了。但每次展会都似乎没调出自己听音室的效果出来(实际上我的听音室低频段一样在40Hz处有一个5db水平的房间尺寸导致的凹陷,但相对来说都好多了。

自己每次看见别人展后都发朋友圈说“展会圆满结束”,但自己却每次都“展会效果不怎么样”,实在感觉很丢人的说!昌哥总是说自己对声音有种洁癖,看来是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吐槽了,说点收获或经验。

收获一:认识了自己的偶像:赖英智。以前自己看过他老大很多很多的文章,算是我入门发烧的引路人了。赖老非常的平易近人,在自己房间里坐了整整一天。他对NS19的中高频赞不绝口,对它的声场也称赞有加,只对低频提出了意见,认为可以再多一些,并让低频有更好的弥散感更好。虽然自己做了些解释,但感觉如果能再加一些也许可能更好。

因此,NS19展会后又双叕返厂了,会重新再做一版,和现在这版进行对比,以确定最终的19的声音(因此NS19也会推迟2周左右发货,还望理解)。确实前面几次音响展自己几乎没有收到什么有用的反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获二、我去,原来保险管是真的会影响声音的

由于朋友的推荐,自己买了三种保险管,而且都是进口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国产连这个都做不好,但反正进口也不贵,最贵也就20元左右,最便宜的仅有5元不到,就权当玩玩啦。

换到后级上,嗯,没听出来。换到前级上,区别出来了。玻璃的那种声音没有特别之处,但低频比原来普通的管子有更好一丢丢。镀金管壳的那种高频更亮了一些,陶瓷的反过来,更暗一些。我怀疑是自己的心理作用,于是问旁边的小姑娘,结果她也听出来了。看来不是心理作用。不过,暗一丢丢的高频整听感更佳,于是三天里自己都是用陶瓷的。

至于是为什么,不明。也只能把声音的变化归功于玄学了。大家可以找来试试,不要有成见,看看有没有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什么没换到音源上,是因为展会俺没有用CD加自己的DAC解码。而是用外接线电的流媒体,根本没有机会接入。

三、流媒体,让自己吃惊的表现

自己原来一直用CD机,对流媒体和数播都持排斥的态度,尤其是流媒体,觉得它的声音不会太好。毕竟环节太多了。

不过,这次流媒体的效果是震惊到我了。高频细腻无比,声音干净,解析良好。除了低频不是很强劲外,声场略显平面外,我几乎挑不出问题。这已经太让自己惊喜了,原来流媒体声音可以调得这么好了么?

在调好之后,流媒体确实非常的方便,找专辑分分钟的事。不过,我觉得我还是不会轻易的切换到流媒体去。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很多我喜欢的专辑找不到,尤其是国内的、中文的唱片。其次,太多、太容易的选择会让我根本不会有心情听完一张唱片。对流行类的音乐,这样肯定是没问题的。但对古典,这样可能不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安装和使用Roon真的不容易,而且要付的费用也并不低。个人对网站多少张唱片真的兴趣不大,因为自己那几千张CD在呢,自己需要买的CD并不多。况且,俺还有足足7T的文件要听呢。但对普通用户而言,月租还是很划算的,比买CD省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玄学和非玄学,声音真的是各种不讲道理

而低频和声场,在最后一天接上顶级的路由器和网线后,声场和低频整体明显改善。这点又一次挑战了自己的认知,声音还真是玄学的领域啊。想不通!但想不通归想不通,声音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可以基本肯定说,通过盲听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场每个人都是在一分钟内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包括赖主编。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是电池供电的,EAhybird的电池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大概应该没有人会想不通吧。

声音还真是玄学和科学的结合啊,当然,这也说明,自己的认知是不足的。认知高了,就知道其中的科学依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龙格的喇叭线和信号线,效果非常出色

跟龙格的程总认识很多年了,原来做耳机线时跟他们也有一些合用。这是家实力非常出色的厂家,有自己的线基厂,能自己拉制OCC线基,以及全套线材的生产线。和某宝上一堆动不动就号称7N单晶铜线的厂家不同,龙格是能提供材质检测报告,线材电性能参数报告的厂家。

没有这样的报告,在自己的眼里,这玩意儿就一不合格品。当然,在线材无用论者的眼里,它们和晾衣杆是一样的,哈哈。只要拥有一对木耳,一套档毫无鉴别能力的器材,那它们之间是肯定没有差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扯完谈,聊正经的。这次展会自己用的龙格的全套线材,喇叭线和信号线包括数码线都是用的朱雀系列。线材的介绍很简单,我们甚至看不见它内部的任何情况,包括线基、芯数、包材、屏蔽、绕法。似乎,这也成了大品牌线材的共识了。尽量少透露材质等信息,反而有利于销量。因为,你再怎么厉害,也比不过没底线的能把一根1000元的信号线吹成7N单晶银线吧(大家可以去搜来看看,有的是)。俺曾经出过一根6N单晶银的纯银耳机线,要比信号线用料少很多,售价近2000元。但网上一搜,一百多二百元都有6N单晶银的耳机线。俺立刻没有竞争的兴趣,俺还是要点脸的,嘿嘿

由于喇叭线信号线都是需要煲的(此处应该有很多人想喷),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刚接上去的线,没有一根声音是正常的。朱雀在听了一周左右后,和RS-2020(就是自己一直在用的线)有了明显的差距。低频更为致密,但更大的区别是高频,细腻度明显的提升,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变得明显不一样了。声音密度提升很明,琴声也更显得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号线龙格直接给了用了很久的旧线,自己也对比了自己原有的一对入门级的线(该线价格非常便宜,但声音可以说千元内不用考虑升级),它们之间的差异仍然是可闻的。但差别是很细微了(线材的差别本身就是很细微的),我甚至感觉不如更换保险管明显呢。哈哈,这让自己非常希望把自己这对线一起发售了。它的价格会非常平,关键是,它还能当同轴线用(买一条就可以了)。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条非常好的同轴线,也可以当信号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脚钉和脚垫

这次展会的最后一个收获是龙格的脚钉和脚垫。当我一看见它们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个非常优秀的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自己刚做过一次脚钉脚垫的测试,我所选的脚钉和龙格的脚钉高度相仿。而我所测到的最好声的脚垫,和龙格的脚垫也非常类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说明他们不是乱研发的,而是根据实际的情况改进的。关键是,他们的改进方向和结果正是我想要的。

So,要了样品,同时向龙格定制了线。准备回家好好试试,自己也会在后面详细给出试用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