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皮岩遗址是一处距今约12000年至7000年的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南郊。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蚌勺、万年桂花籽,距今12000年的陶雏器等各类遗物标本10000余件。甑皮岩人在华南陶器起源、块茎类原始农业探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居址选择理念体现了对自然、地理信息的高度认知。

近年来,桂林市充分挖掘遗址文化,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建成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中展示万年以来桂北史前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揭示桂林史前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过程。公园集展示、研学、交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引导游客在参观体验中感受“万年智慧”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调查发现,桂林盆地有3000多个天然溶洞,史前人类选择了其中100多个作为生息之地。这些洞穴多位于峰丛向峰林过渡的地带,是山地、平原、沼泽兼顾的资源富裕之地。甑皮岩人所处时期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他们选择的洞穴多以南向洞口为主,既能躲避寒冷的北风,又能享受照进洞穴的阳光。同时,他们还尽可能地利用清洁的地下水作为生活水源。甑皮岩人居住的洞穴下面,隐藏着一条清凉洁净且常年不竭的地下暗河,层层渗漏的地下水提供了优质水源,同时地下河水的流动也带动了洞内空气循环。

甑皮岩人以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及木器等为主要生产生活工具,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以资源的消耗与恢复为迁徙标准,过着游居生活。甑皮岩遗址出土的原始陶釜,是研究陶器起源的重要资料之一,由此发展起来的具有华南地区特点的夹砂绳纹陶艺传承了几千年。遗址出土的炭化芋头碎块、石器骨器刃部残余的芋类淀粉,实证早在万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索块茎类植物种植,是东亚地区继黍粟、水稻之后的第三种农业模式。

桂林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交接之地、华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沟通的交通要道,为各地文化交流融汇提供了地理平台。考古发现,在桂林出土的距今5000年至2000多年间的绳纹陶罐或陶釜,其器型及制作技艺明显来自甑皮岩时期的陶器制作传统,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同一时期发源于粤闽赣交接地带的印纹陶,以及发源于南岭及东南沿海一带的刻划纹陶器,在龙王庙、鳌鱼头、父子岩等遗址中有大量出土,体现出东方文化对桂林地区的影响。与此同时,具有典型的华南及东南亚史前文化特征的有肩石斧、凹刃石锛等器物,在桂林各遗址也有发现,很好地诠释了南方文化的到来、传播与融合。来自长江以及黄河流域的北方文化因素也体现得很明显,如陶支座、圈足器、陶豆、陶纺轮、三棱石镞等,或源自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或源自长江中游彭头山、石家河等文化,显示出北方文化在桂林乃至华南地区的交流与传播。其中,更能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是在鳌鱼头、父子岩等遗址中出土的一批来自长江、黄河流域的具有军权、王权性质的穿孔石钺,具有礼仪性质的鬶、斝等袋足器。这些文物的出土,是桂林地区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实物见证。

桂林甑皮岩、父子岩、鳌鱼头等遗址的考古表明,从距今10000多年前到距今2000多年前,华南与中原地区各群体、各民族有着密切的往来和交融,是中华文明的共同铸造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桂林市深入挖掘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及文体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物说话,以历史底蕴深厚的旅游环境打造“三交”阵地。立足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丰厚的资源,做好文物展示,用文物讲述中国故事。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项目,以新姿态、新面貌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让甑皮岩遗址成为促进“三交”的阵地。二是扎实做好遗址及出土文物展示,甑皮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00平方米对外开放,526件出土文物在展示馆陈列展出,此外还举办了“考古广西——广西考古重要发现图片展”“桂林·山水家园”系列展陈等精品文物展,帮助游客通过文物了解史前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万年智慧”。三是“由点到片”开展考古工作,开展桂北史前文化遗址调查及考古发掘,将周边重要的洞穴遗址纳入遗址公园保护利用体系,让更多文物“发声”,讲述更多历史故事。

让历史说话,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对话”史前文明。依托甑皮岩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建设了一批研学科普活动室,购置了一批研学科普活动器材,培养了一批热心教学的研学社教人员,全方位打造科普研学基地。开设“体验远古科技·感受万年智慧”“小小考古学家”等特色研学体验课程,精心设置研学线路,让各族青少年通过模拟考古发掘、体验陶器制作及钻木取火等方式体验远古人类的生活。推出“文物+动漫”“考古+动漫”、纪录片等科普视频。同时,积极“走出去”开展科普活动,深入学校、社区举办展览,开展科普讲座等。

让文化说话,以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精神生活。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辐射作用及史前文化资源优势,把各种中华文化符号融入遗址公园教育、文艺演出、展示展演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在传统节日期间,以遗址公园为主阵地,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开设陶器制作、钻木取火、狩猎等远古文化体验项目,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引导游客了解史前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推出具有历史特色、辨识度高的甑皮岩文创产品,不断拓宽让文物“活”起来的路径。(转载来源:中国文物报2023年11月7日,作者:张海云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