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姐在河南跟我抱怨说她上初一的二女儿每天早上5:30就要起床去上学,晚上8:40才下晚自习,可就是这么辛辛苦苦学习,考试下来,有的功课7分,有的功课8分,用她大女儿的话来说,这么多科的成绩加起来还没她本人的鞋码大。

我姐说她甚至想干脆去跟老师说一下,既然孩子学不进去,就不要让她这么辛辛苦苦起早贪黑,忍饥挨冻地在学校,大人还跟着要早晚车接车送,她的分数实在是配不上大家受的累。

我姐着实是个开明的家长,她的二女儿甚至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气对她说,老师让考试后五名的家长去办公室,都有你呢,你可别迟到!听起来我姐反倒成了犯错的人。

我姐之所以心态平和,因为她除了拥有这个学渣二女儿,还有个学霸大女儿。她的大女儿在重点高中上学,每次考试班级第一年级前五。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这里有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理由,她的大女儿是跟前夫生的,二女儿是跟现在的老公生的,可不管怎样都是一个妈。那到底是基因的缘故还是家庭教育该背锅,一时半会谁也说不清。

我一个在河南当初中老师的同学对我说,他们学校早上7点多上课,晚上9点多下自习,我听了不由感慨,一个初中有多少东西要学。现在当个孩子比当大人辛苦多了。

相比之下我的孩子在上海,这里很多学校周一到周四是下午4:30放学,周五是下午2:30放学。甚至有的学校是周一到周四下午3:30放学,周五下午1:30放学。

我刚来上海工作时候,看见周五下午满大街跑的孩子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孩子们这么早就放学了?现在也习以为常。平时孩子放学大人还没有下班,学校门口站满了来接孩子的老人,偶有年轻父母的身影。我想国家号召生产三胎,如果家里三个娃上学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话,家里俩老人接还不够,还缺个人手呢。况且我孩子班上有很多小夫妻带娃的家庭,他们大多是放学直接去晚托,这样的家庭也多是一个孩子。

我在上海听到很多人抨击这边的教育制度,初中必须分流,有一半到技校去。因为我自己是从河南的地狱模式里出来的人,说实话我觉得上海的教育制度相对河南还是轻松不少 。

河南的孩子从早到晚在学校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家长根本没有插手的时间,早上天不亮出门,晚上半夜回来只剩下睡觉了。大环境在鸡娃,但也只能听天由命看娃自己耐不耐鸡。

上海是另种形势的鸡娃,在各种教育机构唱衰的情况下,鸡娃更多是靠拼妈。上海放学那么早,孩子们都干嘛去了,据我所知,之前的孩子们会去各个学科辅导班,现在辅导班取缔了,他们也不会闲着。文化课辅导取消了,但是画画、跳舞,书法,乒乓球运动类的都还在,甚至更火热了。父母下班后,就是自鸡娃时间,各自家长自由发挥。我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加上她磨磨蹭蹭的性格,作业也要写到晚上9:00 或者10:00。但是不得不说,相对在老家的环境他还是轻松很多。

在河南和在上海,孩子学习肯定都不能放松,在河南的时候,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长,任务都给到了老师。但是在上海。空余的时间比较多,大家就开始各自努力。竞争永远都在的,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都说到了三年级家长就会认清自己的娃。我也心态平和很多。我不是非常鸡娃的妈妈。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孩子智力平平,相貌平平,一直也算努力,但成绩最多中上。班上有家长是大学的英语老师,有北外毕业全职在家管娃的,相比之下,我自身都是水平和付出都有限,我怎么要求娃?

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比以前,孩子自己努力就可以。现在的情况更像是一个家庭综合实力的竞争,换句话说,有钱人没空可以请私教,穷人的父母自己都在挣扎,娃能接受到的也就是最普通的教育,从学区房就第一步区隔开了。

20多年前我读书的时候,大环境就是你读得进去就读,读不进去就回家。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卷。大人卷加班,孩子们卷读书。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过得这么辛苦。想想十多年前也没有微信,大家上班就是上班,下班就是回家,也不会像现在随时随地可以联系,工作和生活没有界限,搅作一团。

社会总是在沉默里巨变,以这两年的出生率不到三五年,各种问题就会延伸到幼儿园,小学去。到时候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我现在还不能完全预料到,只是我想人口少了会有人口少的好处,大家就不会比着急急忙忙。从生到死像竞赛一样。

我以前也是那匆匆忙忙人群中的一个,赶着上班,赶着赚钱,赶着工作。我甚至不知道我急急忙忙在追什么。一直到现在,我人到中年才领悟生命的意义可能有时候是停下来看一看,休息一会,体会一下。

不去那么苛求孩子的学习,对自己也松懈一些,允许自己去体验生活。我们的人生到底是社会给定义的,还是我们自己在定义。

人,只有这一次机会活着一辈子,我觉得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