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渠之战,是蜀汉名将张飞与五子良将张郃之间的一场少有的直接对话。

详察史书,此战规模不大,却是两位良将之间的一次巅峰对决。双方在此战中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战役背景:从张鲁争夺战到人口争夺战

三巴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由七姓夷王管辖。

过去,张鲁、刘璋(刘备)都难以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统治,但是,因为文化的影响,七姓夷王与张鲁亲近。

曹操夺取汉中后,张鲁逃到了三巴。

三巴不振,对刘备威胁极大。

三巴的归属,对刘备十分紧要。如黄权所说:汉中沦陷,则三巴不振,西蜀的股臂有被断的危险!

于是,曹操、刘备,展开“张鲁争夺战”。试图争取张鲁,获取在三巴地区的统治权。

刘备以黄权为护军迎接张鲁,试图联合张鲁一起抗曹。

但张鲁“宁为曹操的奴,都不愿为刘备的客”,还是与七姓夷王一起投降了曹操。

曹操以七姓夷王朴胡等人为三巴太守,试图控制三巴。

刘备令黄权攻击,大败朴胡等人。

对此,曹操意识到:三巴与蜀中地理上更为紧密,即使夺取三巴之地,也不易巩固。因此,把重点调整为夺取三巴的人口!

为此,曹操令张郃率军进入三巴,准备迁徙人口到汉中。

显然,作为巴西太守的张飞,如果容忍张郃来抢人,以后是没法混的!

抢人抢到张飞的地盘上来了?张飞当然不干!

张飞与张郃的大战,不可避免!

张郃兵力规模

此战,关于双方的规模都未做交代。

张飞:先相拒五十余日,后率精兵万余从他道邀击张郃。

从此来看,前方留兵与张郃相拒,后领军万余抄袭张郃,则兵力应该在1万5以上。(以蜀汉的军力,张飞的兵力恐怕也多不到哪里去)。

同时,由于史书对张郃军的规模未有明载,给了许多朋友遐想空间。

事实上,通过对巴中战场环境、张郃军战役目的、战后补充等方面,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张郃军大致的规模。

1、巴中非用武之地,不适合大规模用兵。

巴中地区自古战事不断,但绝非大规模用兵的理想场地。

巴中,虽地处川陕交界,但因长期经济落后、山势难行,历来虽然战事不断,但大规模战役较少。

因此,后来的钟会、邓艾灭蜀时,宁可走阴平小道,也不曾在这个方向做文章。

而在此后漫长的历史中,历代北方政权取蜀,也几乎没有人选择从这个方向进行突破。

因此,如果说这次张郃带了几万大军,威胁成都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2、张郃军规模的上限十分有限。

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禁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拒五十余日——《三国志.张飞》

许多朋友由这段文字来推测张郃军的规模。他们得出:张郃所军近5万!

他们的论点是:1、《檄吴将校部曲文》有提到,夏侯渊在汉中留有5万军队;2、《三国志》中明确写到“郃别督诸军下巴西”。

既然张郃都督诸军,自然是把5万主力带来了一大半。

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宣传,哪又不吹牛的?

首先,《檄吴将校部曲文》对兵力的描述是夸张的。

在提到夏侯渊有5万大军前,文章提到:“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

檄文哪里有不吹牛的?

这反而显示:夏侯渊军远远小于5万!

其次,“郃别督诸军”,显然不包括夏侯渊、徐晃的部队。

因为,不管是夏侯渊还是徐晃,当时的级别都比张郃高。张郃如何督他们呢?

3、战后补充,说明战役规模不大

战后,曹操令赵俨自关中调兵1200人补充汉中。

假如战役规模大,张郃军损失惨重,曹操又怎么可能之补充1200人?

我认为张郃军的兵力大约在1万左右。即:本部5000人(曹操征汉中时,即以张郃督步卒五千于前开路),加上“别督”的人马。

理由是:

1、曹军留在汉中的兵力总数,按照4万计算。

2、后来的汉中之战中,曹军曹洪、曹真在下辩击败吴兰,逼退张飞、马超。这一路当有万人。

徐晃在马鸣阁道击败陈式十余营(约5、6000人),徐晃军兵力也应与之相当。

夏侯渊在阳平关至少也有万余人。

因此,我认为,张郃所谓别督军,大致在1万多,分散维持迁徙人口的军队,在宕渠战场的,应少于与张飞军。

宕渠交兵

三巴人口争夺战的关键点,正在宕渠。

宕渠,正是此战要害地。

1、不管是人口运输还是物资运输,水路都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宕渠正是两江汇合处;

2、宕渠地处三巴腹地,是各处人口转入水运的入口。不管是各地人口上船北上,还是张飞军深入三巴腹地,都是至关重要之地。

因此,张郃先在此设防,颇有眼光,显示出其“善处营势”的良将之风格。

尽管张郃在宕渠的兵力并不占优势,但毕竟据险而守,占有先手,张飞要奈何张郃,并不容易。

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乍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

张飞率军万余精兵,翻山越岭,从小道抄袭张郃后路,截断张郃补给,反客为主,迫使张郃放弃有利地形,出来应战。

最终,张郃因兵力无法展开,前后不得相救,只得丢下战马,带10几人爬山逃走!

战役结果:张郃败,但仍显良将之风

张郃仅带十余人爬山逃走,“引军还南郑”。

所谓引军还南郑,显然不是引着这十几个人回南郑,而是收集了散众,及后方督促迁徙人口的军队回到南郑。

败战之中,尤能收集部众多后退,显示出张郃的良将之风格。

要知道,在类似的环境中,这点很少有人能做到!

姜维在类似的失利中,做得不如张郃。

后来街亭之战中的马谡就不说了,即使是姜维这样的良将,在类似的段谷之败后,部众“星散离落”!

战后,张郃果断撤回南郑(应该来不及请示),不做纠缠,也是知难而退的良将之风。

宕渠失手,张郃既无力夺回宕渠,也就不可能再接应南部、东部的人口了,再耗下去意义不大!

同时,因在贫瘠山区,补给依赖河流,张郃纵然再立营相拒,也无力防止再被张飞“别道邀击”,切断补给。

能迁徙的人口已不多,再相持风险又大,大踏步撤回汉中,或许是张郃当时唯一明智的选择了。

败而不乱,知难而退。难怪,战后曹操拜张郃为荡寇将军。也难怪,刘备认为“要杀就杀张郃”。

那么,张郃迁徙人口的任务是否达成了呢?

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禁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三国志.魏书十七》

显然,迁徙的人口任务,没有达到预期。

相较于张飞、张郃的名头而言,宕渠之战,是一场规模不大的高手对决。

此战中,张郃失利,没有完成迁徙人口的任务(即或五十余日有迁徙部分居民),张飞取得了胜利。

但是,无论是胜利方的张飞,还是失利方的张郃,都在此战中表现出了很好的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以山地进行伏击、袭击的作战早已出现,但以山地为依托进行攻防战,从东汉时期才开始较多出现。

张飞、张郃,他们都是这种新战斗形态的探索者。在这种新型的对决中,张飞的“他道邀击”、张郃的从容应对,都显示出极高的军事天赋。

总之,两位都是当时杰出的良将,为何非要拔高一个,贬低一个呢?

分析、欣赏他们的高技术含量对话,难道不是更有趣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