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书兰

每一年9月底的国庆观礼团,只要我参加了,总会见到一位中等身材,梳着西装头,四四方方微胖的脸型,架着黑框眼镜,操着一口典型的台湾腔的国语,热情地跟每一位台胞朋友打招呼,他就是美国侨领毛邦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维平(右)、李正斌(左)都是各自公司的老板,但在毛邦杰(中)面前自称是小弟。

毛邦杰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福建漳州,1979年应中国驻美大使馆邀请,第一次到大陆访问,有感于祖国同胞生活清苦简朴,当下立誓要为祖国做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亲身体会到大陆、台湾同文同种同语言,应该要和平统一,两岸同胞团结一起打造中华民族辉煌的新一页。1981年全国台联成立,适逢其时毛先生在北京,受邀参加盛会。不仅如此,每年的国庆观礼团,他都是受邀嘉宾。同时,他在美国组团带领美籍台胞访问大陆,并积极促成大陆官员与民间访美,做到中美经济与文化交流。

2023年10月毛邦杰带团到黄山,作者是团友之一,潘忠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也照顾毛邦杰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邦杰说,台联是“台胞之家”,每一年的春节前夕,他回到内地透过台联的协助,找到在大陆生活最穷困的台胞,由他请客吃顿年夜饭,并发给每一位乡亲人民币2,000元的红包,在大雪纷飞的年三十晚,乡情的确温暖人心,让不少台胞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识毛邦杰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热心热情热诚的人。毛先生第一次自美国组团到祖国参访,当年42岁的毛邦杰,全方位地照顾每一位团友,热忱的态度使团友以为他是大陆出生、从大陆派出来的工作干部,事实上,他也是受邀嘉宾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中春(右一),黄维平(右二),毛邦杰(左二),邱道明(左一)出席廖书兰在北京《黄花岗外》作者分享会

毛邦杰曾邀请在美国、日本退休的台胞教授到大陆讲学。

今年我应毛先生之邀,参加“美国加州台商台胞江苏安徽参访团”,为期两周。4年不见的毛先生拄着拐杖仍然带台胞团回祖国,他已经82岁了。近距离观察,发现每一位男士,都细心照顾毛先生,并安排他坐轮椅,我听到他爽朗地笑声说︰“以前是我照顾大家,现在是大家照顾我,感到开心幸福!”这让我想起,半杯水的寓言故事:悲观的人,看见只剩下半杯水;而乐观的人看见,还有半杯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邦杰(中间坐轮椅者)带团参观苏州观音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出生台湾高雄医生世家的毛邦杰,1979年第一次回到祖国,所见所闻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参与祖国的经济、教育建设及中美台的文化交流。他说︰“我的人生有三大幸事:我参加了国庆50周年、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此生无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毛邦杰已需要拄拐杖或坐轮椅,仍然考虑明年要不要再带团,他希望自己多年建立的人脉关系不要因为自己行动不便而断了,要让台湾同胞了解祖国,创造更多的两岸商机,发挥余热。

文章转自《文汇报》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