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满中华大地,这其中也不乏军事领域。1985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号召下,中国解放军进行了百万大裁员,正当关于将领们该何去何从的思考陷入困境时,有一位老将士主动站了出来。

他身经百战,作战无数,为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裁员的关键时刻,他选择为国家考虑,主动带领老将士们辞职,为年轻人让出舞台。

这个人是谁?他的身上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放牛娃到爱国将领

他就是饶守坤,1915年出生于江西上饶的贫苦孩子。饶守坤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靠卖力气生存,常年被地主压迫,自己也早早地出来为地主家放牛。

当时年仅九岁的饶守坤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放牛的方法,除此之外他还会砍柴烧火、挑水种地等等。说心疼是不可能的,饶守坤的父母以为生活会一直这么过下去,但1930年,他们的生活迎来了转机。

1930年,方志敏同志来到了赣南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他在地方创立了革命根据地,让越来越多的乡亲百姓参与到其中,饶守坤及其家人就积极参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了我党同志做的事情之后,饶守坤和家人也接受了进步思想。饶守坤的父亲积极响应号召,担任村赤卫队的队长,而当时只有15岁的饶守坤也加入了儿童团,并担任团长。

此时,当初的那个放牛娃已经有了爱国的底色,他在心里立志要报国,要为百姓找出路。那年8月,饶守坤被选送到中国赣北的红军学校学习。

从红军学校学习归来后,饶守坤就担任了少先队的大队长,这不仅是一份职务,更是一份责任。自那之后,饶守坤分别参加了苏区第一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围剿”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风雨与磨难的一生

到了1932年,饶守坤算是正式成为了一名军人,他加入红七军团,又在第二年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长征途中,饶守坤凭借智慧和经验,多次带领部队开展游击战,保卫闽北地区。长征是非常艰难的,敌人铺排堵截、天气恶劣、食不果腹,还有内部不坚定分子随时可能叛变。

与此同时,他们的电台被迫切断,失去了与中央的联系。为尽快突围,扭转被动局面,饶守坤决定一鼓作气冲出重围,带领部队爬山、攀岩,与敌军展开搏斗。

最终,他们出色完成任务,饶守坤担任第二团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时期,饶守坤继续保持将领风范,总是给予对手以痛击。1943年,面对日军进犯淮南,饶守坤毫不畏惧次次都能将敌人击退,日军一怒之下竟然释放毒气作战。

饶守坤势如破竹,命令大家打湿毛巾继续作战。正是在这样的魄力之下,饶守坤一次次将敌人歼灭,日军一次次失败。他是当之无愧的抗日爱国英雄。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饶守坤继续发挥自己将领的作用,参加了众多重要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饶守坤协助朝鲜仅用时七个月就建立起了一支海军部队。

新中国成立之后,饶守坤获得了中将军衔,但到了风雨飘摇的动荡时期,他被下放到了洛阳和哈尔滨的工厂,去做最基础的劳动锻炼。即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抱怨,乐观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气从容退出舞台

在工厂劳动了几年后,饶守坤在1971年收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关心,让他复出工作。于是饶守坤开始在国防部的海军部队工作,后来就去到了济南担任济南军区的司令员。

在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过程中,饶守坤仍然一直尽心尽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为人正直果敢,却也没有一点军威官威,常常关心联系年轻同志,教导他们爱国爱民。

1985年,中央提出了一项改革目标,要求裁军百万。饶守坤所在的济南地区并不在目标范围内,但饶守坤认为自己年近耄耋,应该做出让步,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

于是他向中央提出请求,带领一众老干部正式提出了辞职的申请。在他之后,李九龙正式接任了他的工作,成为了新一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3年,饶守坤出版了他的书《饶守坤回忆文集》,2006年在济南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