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仍在TVB热播,这部台庆剧不负众望,已创下收视新高。

内地的网络观众则抢先一步看到了这部剧的大结局。满满期待入场,结果越看越虎头蛇尾,直到看到结尾,有些人坐不住了:《新闻女王》这是烂尾了啊!

有人生动地评论该剧:

高开癫走

为什么会这样呢?

高潮迭起的剧情

20多年前,有位专门研究港片的学者,写了本著作,对于香港电影,他给了八个字的评价:

尽皆过火,尽皆癫狂

这八个字是对港片最到位的评价。其实,港剧又何尝不是呢?

今天,我们以《新闻女王》中“思觉大叔”伤人事件直播这一情节来展开说。

事件缘起,是有位街坊投诉,附近有个邻居,经常无缘无故大吵。这样琐碎的小新闻,当然得不得媒体的重视。

恰好此时,SNK电视台来了一个菜鸟实习记者。于是,这种无人关注的差事就落在了她头上。在她第二次前去采访时,得知已有警员上门调查事件,她走进大叔的房间,陡然发现警员已倒在血泊之中。

于是,一场电视直播大战就此展开。

由于文慧心因梁景仁升职不满已提出离职,因此此时电视台内部就由他话事。他首先安排张家妍做直播,张表示这个时候自己当然要去现场,简单收拾器材便头也不回走了。

此时,觊觎主播位置的有两人,一个是文慧心下属,已经被他策反过来,已经有一腿的徐晓薇;一个是同样汲汲营营想要上位的老部下许诗晴。

梁景仁问两人对这单新闻方向的看法。

徐晓薇说,那就做“隐藏在社区里的定时炸弹”,就是心理健康那套。

许诗晴冷笑,这个多闷啊。她已经调查得知大叔是网络红人“思觉大叔”,准备从这个角度来做。

意料之外,梁景仁把主播之位给了徐晓薇。许诗晴愤愤不平,他则安慰她,我目的是让你做网络直播,这家伙的影响力可不一定比主播差。接着,他又告诉许诗晴,经他策反的MAN姐组起底专家,已经查出“思觉大叔”女儿是新晋明星,最近正身陷小三绯闻,“思觉大叔”最近病情恶化或许与此有关。

简单一个开场,已大致知道剧情框架:三派人马大斗法。在这个大框架下,最核心的就是“文家军”徐晓薇与“佐治党”许诗晴的竞争。其中,蕴含了《新闻女王》高层最喜欢的“玩平衡”手法。

这段情节,有冲突,也有人物。可以显见港剧成熟体系下的功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短短一集的剧情,《新闻女王》如何不断营造冲突与反转。

高潮位1:枪还是疑似手枪型物体?

不久之后,来到第一个高潮位。

文慧心忽然“回朝”,大家发现“思觉大叔”腰间疑似有枪。台词提示“拍到思觉大叔有枪”,

文慧心则立马要求徐晓薇改为“说手枪型物体,你还不知道枪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慧心和梁景仁爆发激烈争吵。

这次冲突中可见,梁景仁为求收视,更注重噱头,在他看来,即便错了改就是;而文慧心则更重视报道的严谨性。

争吵中,徐晓薇的报道是:“发觉疑犯身上佩有疑似手枪”。

在这一役里,徐晓薇偏向梁景仁,继续背刺MAN姐。

高潮位2:视频里的蛛丝马迹

警察打算对“思觉大叔”强攻。张家妍与菜鸟实习生翻查拍摄视频发现,警察出血位置在后脑,分析后认为应该是失足撞击后脑勺的原因。也就是说“思觉大叔”并不是凶犯。

这是条重要线索,可以让警察降低对“思觉大叔”的防范等级。

然而,由于张家妍无党无派,没人愿意播出这条片子。

划重点,这里就体现剧情不严谨的地方了。

即便电视台内部分党分派,但是,作为第一个进入到案发现场的人,菜鸟记者的经历竟然从来没人关心,没人了解她看到什么、拍到什么,严重与现实不符。

何况,此刻她手握着一手的素材,竟然没人愿意播,还要张家妍投诚文慧心,与她联手?

高潮位3:网络直播

还没从这个高潮中平复没多久。另一个高潮位出现,许诗晴带队在豪宅门口堵人,找到“思觉大叔”的女儿。一段飙车戏码赚足眼球后,许诗晴得到对方信任,进入到“思觉大叔”家中直播。

本来在播专家访谈的文慧心,也不得不切入这段更吸引收视的网络直播。

此时,张家妍说了一句话:

新闻是记录,而不是参与。

一语成谶,流量爆表后,许诗晴被“思觉大叔”发现,自己也身陷险境。

在这段里,有专业性重要,还是收视率重要,以及新闻从业者究竟多少程度介入采访的思考。有剧情,也有值得思考的点。

高潮位4:双剑合璧

网络直播被中断后,电视台承受非议。

文慧心又想到一招,他找到张家妍说:“我们将做成电视史上近十年最成功的一场直播。”

当我们以为是什么大戏时。原来,是他们找了一班专家谈信号辐射的危害。情绪失控,即将发作的“思觉大叔”,在关掉信号的一瞬间,忽然清醒了下来……

看到这里,我想说,大哥,不用那么戏剧化吧!

尽皆过火的特质

这一集电视,可以说是港剧“尽皆过火,尽皆癫狂”特质的最佳体现。

首先,它汇集了推高收视的各种冲突点。

有敌对阵营的对抗与背叛,也有三班人马的角力,还有富豪明星等花边元素。10分钟内,必定有个小高潮。各大角色的算计、失落都写在脸上。现实中的主播肯定不会如此情绪化,但好看这点确实是具备了。

其次,它的情节与人物经不起细致推敲。

最早进入案发现场的人,为何会不受重视?

“思觉大叔”为何会如此容易冷静?

因为剧情的需要,这些细节便不被重视了。

事实上很多港剧都有类似特征。比如我大爱的《天地男儿》,它可以细致地描写徐有邦这个人物,可以把他和慧芳的感情拍得无比细致动人。但结局时,两班人物在股市里大斗法,徐有邦最后胜利,竟然靠日本地震的意外……

以此看《新闻女王》的烂尾,其实也情有可原。一般港剧都是先有大纲,编剧写出几集剧本,便边拍边写,演员常要面对“飞纸仔”的考验,就是说到了现场,才有一两页临时写好的台词。

佘诗曼接受采访时说,打动自己回巢拍摄的,是首六集的剧本。以此推测,估计后面十四集的剧本,还在编剧腹中……

香港由于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因此观众喜欢强冲突,快节奏的剧情。因此,港剧往往有情节模式化、表演脸谱化的特质,并不十分在意细节的雕琢。

这点,在《新闻女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以往的港剧,也曾有过对剧本打磨非常用心的案例。比如韦家辉的《义不容情》,有康妈妈被冤枉致死,就足足拍了三集,整个过程三起三落。

进入千禧年后,娱乐途径增多,香港观众越来越难做个沙发土豆。以往的长剧已经买少见少,观众更喜欢的是二十集左右的体量,剧情嘛,别过多铺垫,最好一爽到底。

这样的背景,造成了《新闻女王》虽然创新可贵,但依然槽点多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