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被称为“新闻女王”的台湾省女主持卢秀芳在荧幕前吐露出了不为人知的家族故事。

“其实我的父亲当年也是志愿军,他如果还活着的话,今天肯定会很开心。”

这句话让很多观众疑惑不已:为什么抗美援朝的英雄,最后跑台湾去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尘封的历史,被迫迁台

说起卢秀芳父亲的遭遇,其中饱含辛酸与无奈。

自1951年起,中美双方就停战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谈判,一直到1953年双方才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

然而,即使签署了协议,美方依然在暗地里搞起了小动作。在这场持续了3年之久的残酷战争中,中美双方死伤惨重,俘虏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对于美军俘虏,我军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和日内瓦公约要求,从未进行苛待。战争一结束,这些俘虏立刻无条件被遣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志愿军战俘可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从1952年开始,美军就声称战俘数量不对等,不愿意无条件遣返志愿军战俘。

不管中国怎么谈条件,美军都有各种理由来搪塞,例如:“许多志愿军不愿意回大陆”“俘虏中存在身份不明人士”等等。

当时中方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美方“志愿遣返甄别”的要求,没想到却上了美国人的当。

所谓的“志愿遣返甄别”就是让战俘自己选择回大陆还是去台湾,看起来十分公平,但背地里却满是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志愿军和美军交战时,台湾方面其实没有闲着,蒋介石早就盯上了战俘营里的志愿军了。在这两万多志愿军战俘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台湾的特务。

他们奉命来到战俘营中,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我军战士,逼迫战士们选择台湾。有一部分战士意志不坚定,忍受不了痛苦和诱惑,就加入了特务的阵营。

而对待意志较为坚定的战士,特务们则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折磨。

指派劳动、断绝补给、动用私刑……用这些手段来逼迫战士们就范。甚至不惜用上阴谋诡计,在战士身上刻上反动话语,日复一日地给他们洗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战士宁死不屈,有的崩溃投敌,最终坚持回到大陆的只有6000多人,有多达14000名战士被迫前往台湾。

当这些战俘到达台湾后,又要接受洗脑教育,年纪不超过40岁的还要充军,退役后成为台湾荣民。

而卢秀芳的父亲,就是一名被迫前往台湾的志愿军战士。来到台湾后,在眷村安置下来,成家立业。

大时代中的小角色,人是很难左右自己命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持之路,游子情节

从内地迁到台湾的居民超过60万,为了安置这些军民,台湾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眷村。眷村里住的,都是来自于天南海北的同胞,五湖四海的家庭。

在卢秀芳的记忆里,童年的生活是十分美好的。眷村的条件其实并不太好,但周围的邻居却让她倍感温暖。

“那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你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习俗风气,大家人都很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是因为回不了家乡,同在异乡为异客,眷村的居民对彼此都很友善。

卢秀芳表示:“当时爸妈比较忙,有时候他们在外面回不来,邻居会叫我们吃饭。”

而且当时的治安还非常好,家家户户几乎都不锁门,彼此没有戒心。

在这样的环境中,卢秀芳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血脉的凝聚力。而父亲的特殊经历,更是让卢秀芳从小就对大陆感到好奇。

闲暇时,父亲总会给年幼的卢秀芳和姐姐讲他以前的经历,一次次战斗、一次次死里逃生。

最让她有兴趣的,是父亲提到家乡时的神情,他口中的家乡让她十分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卢秀芳也考上了名校辅仁大学的中文系。

父亲曾问她未来要做什么,卢秀芳果断回答:“我想当主持人。”

这个回答在家人的意料之中,因为卢秀芳的姐姐就是记者。不过,卢秀芳并不只是受姐姐影响,她有着自己的坚持。

当时台湾的新闻界环境并不好,很多报道因为某些因素而歪曲事实。

卢秀芳认为,新闻就应该是真实的,绝不能被其他因素带歪。

因此,不管有多大的压力,卢秀芳始终都坚持说真话,敢于揭露不法现象。

很快,卢秀芳的就因为敢说话受到了大众支持,成为主持人。由她主持的《热线追踪》《从台北看天下》等栏目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卢秀芳为此多次入围金钟奖多项奖项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有人开始叫她“新闻女王”,她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了。

多年来,卢秀芳一直想要去大陆看看,去见识一下父亲口中的家乡。但因为工作和种种原因,始终未能成行,一直到2005年,机会终于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大陆行,立场坚定

2005年,海峡两岸的关系有所缓和,为了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事业的发展,中央电视台联系了台湾省东森电视台,希望可以合作采访。

当消息传来,卢秀芳欣喜若狂,主动报名参加这次采访。这次采访对电视台关系重大,卢秀芳主动请缨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行程就这样决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采访,卢秀芳等人将全程跟随代表团,踏上前往和平之旅。

临行前,卢秀芳十分紧张,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去父亲口中的家乡。虽然此时父亲已经去世,但卢秀芳依然记得他对自己说过的话:“那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

是啊,不过是回家而已,紧张什么呢?这么一想,她顿时放松下来了。

可当踏上乡土时,卢秀芳依然忍不住激动了起来,这里就是炎黄子孙的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段和平之旅很忙碌,卢秀芳明白自己等人的作用,一定要让两岸人民更好的交流。

为此,她特意带了一对和平鸽,一只自己留着,另外一只则送给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

当卢秀芳上台发言时,她手中的和平鸽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白岩松也适时地展示了自己手里的和平鸽。此举让海峡两岸的观众都心生好感,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

而卢秀芳的报道也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当她在央视直播间露面,大方得体地播报新闻时,很多观众都有了疑问:“这个主持人是谁?怎么从来没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是台湾主持人第一次来央视直播,卢秀芳也因为她精彩的表现收获了很多粉丝。

卢秀芳不止一次感慨:“这是两岸媒体的第一次合作,希望可以把民主和平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观众心里。”

毫无疑问,没有观众会不喜爱这样的主持人,卢秀芳在央视出现的时间不长,却让很多观众喜欢上了她。

任重而道远,立场坚定

自从在央视露脸后,卢秀芳在大陆的知名度不停上升。往后的几年,卢秀芳多次受到大陆媒体和官方的邀请参与节目。

就连宋楚瑜的中国行,也是指派了卢秀芳全程报道,这些节目都毫不意外地拿下了收视率冠军。

后来,央视派白岩松到台湾录制节目。这次就轮到卢秀芳尽地主之谊了,在她的帮助下,节目录制得很顺利。

《岩松看台湾》这一期节目深受大陆观众的喜爱,让大陆观众对台湾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卢秀芳和白岩松的组合,也被冠以“白猫芳熊”之名被广为流传。

几个月后,神六飞天,卢秀芳再次被邀请前往央视合作报道。这次采访,卢秀芳进入了酒泉发射中心,是第一个在此报道的台湾新闻人。

面对老朋友白岩松和广大大陆观众,卢秀芳很激动:“这是华人的骄傲,台湾民众也都非常振奋。”

谈到这次采访的感受,卢秀芳除了自豪和骄傲以外,也表示希望这样合作的机会可以多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大陆的次数多了以后,卢秀芳对大陆的认识也逐渐深了起来,她觉得两岸之间还是有太多误会。

这些误会可能是无意间产生的,而作为新闻人,卢秀芳认为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去消除这些误会。

“有些报道总是有意去抹黑大陆,我不想让大家失望。”

秉持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卢秀芳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坚持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卢秀芳就和同事坐车一路来到拉萨,实地播报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台湾受灾时,大陆紧急派出救援队,卢秀芳一路跟踪报道。达赖喇嘛到台祈福,卢秀芳私下表示这是祸端。

在台湾其实也有部分人觉得卢秀芳有偏向,在工作中带入个人感情,但多数观众都很喜爱她敢说真话、平白朴实的风格。

如今,卢秀芳依然在为观众送去真实深刻的报道,为民众传递和平民主的声音而努力着。

正是因为有像卢秀芳这样看得明白,坚持立场的人存在,两岸的交流才能和平长久地坚持下去。

我们本是一家人,也一直期待着一家亲,这天不会太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秀芳在唐古拉山口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看见人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