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堂堂趣味纷呈的金箔文化体验课结束,新城小学、南湖一小的金箔社团学期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孩子们也从期初的不解、惊奇到逐渐熟练地刷胶水、判断是否干透、用竹镊子蹑取金箔进行融合创作,一幅幅技术上稚嫩但童趣满满、初现“金”彩的作品在童手中诞生,这个过程也推动着让青少年走近非遗这一目标逐级落地。

实际上,非遗进校园,是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政府大力倡导的教育活动,也是社会各界共同拥护的行为。近年来,优秀的非遗项目纷纷被引进校园,各学段学生对非遗的认识程度明显提高,一大批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初步掌握非遗制作技能的学生涌出,久而久之,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性得到提高,孩子的文化自信心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近传统文化,首先得让孩子感兴趣,喜欢上。在金箔社团课堂上,我们希望孩子们在轻松愉悦地氛围里不仅仅能接触到金箔,还能了解金箔以外的文化知识,以金箔为一根纽带,串联起手工操作、头脑认知间的呼应。”课程主讲老师如是说。因此,金箔社团课又被孩子们趣称为“金箔手工课”,课前课后,总能看到孩子们围着老师,探听下节课操作主题的身影。

【课堂集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为内核,融合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以趣味性、多样化的手工操作、系列化的金箔课程充实、丰富学校课后服务,滋润孩子心田,在孩子心中树立文化自信,这是金箔社团走进校园的初衷。

秉承着这样的初衷,社团课的主讲、助教团队多次集中研磨课程框架,反复实践不同材质的操作材料,将非遗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在结合学年课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持续丰富非遗呈现方式,形成完整的非遗课程体系,打造高效课堂。课堂作品在多次参与学校活动展出,将孩子兴趣进一步延升,形成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为了拓宽传承思路,开阔视野,更有效地落实非遗入校工程,金箔展馆在今年暑期参加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北师大“非遗研修班”,围绕民间文化、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相结合,金箔展馆贺馆长与专家、学者一同积极探索非遗融入教育路径,集思广益,针对课程开展过程中的痛难点问题寻找解决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意义。通过课堂教学、立项课题的开展、课后丰富的交流活动,金箔展馆多措并举,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施教队伍研究探索,积累教学经验,形成完善的推广方式,增强非遗推广工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文|黄露露 审核|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