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文/图:煮妇在旅行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我们并未从本馆开始参观,而是从进门的第一个馆“东洋馆”开始参观,东洋馆,也就是亚洲馆,与其说是亚洲馆,不如说是中国馆。而就整个东京国立博物馆来说,基本可以说是以中国文物为主,石刻佛像、陶器、瓷器、商周青铜器、中国古代知名书法家真迹等等,参观完本馆以后,没有人不会认为东京国立博物馆完全是中国文物在支撑。

走进中国馆,中国文物在沉静的展馆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有一种展厅瞬间被中国历史照亮之感。同时,也有一种极度的失落,一是,我们的文物,却成为他国的国宝;二是,为什么我们的文物会流落到此。同时,也感叹我们曾经强大的文化输出。

他说,心里有点不舒服,最珍贵的全是我们的。有些文物,标明有来历,比如清末有日本学者发起的对中国西北的历史和文物考察之旅,张先生坚持认为那种所谓的“考察”,其实就是盗走我们的文物。尤其是那些精致的佛头,会让人想起国内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石窟中,失去头部的佛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

其实是在日本的其他博物馆,也收藏着很多来自中国和印度的佛头,有人说收藏佛头是收藏家的一种喜好,但我却觉得,佛头更容易盗割并脱手,应该才是最初的原因吧。

有一些生活类的文物,也让我们知道,被日本人延续至今的很多传统,甚至已经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文化,很多都源自中国。只是,作为起源地的我们,已经抛弃了那些传统,却被日本顽固地保留了下来。

我同曾经入住过的京都民宿老板惠美小姐是微信好友,有一次分享一家传统川菜馆的菜品照片,惠美小姐说,啊,那些餐具都是日本的。我当时也觉得那种造型、风格很日式,就是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日式餐具的风格。但是,只有在博物馆才会猛悟,那些都是中式,来自于唐或宋,不同的是,被日本原样传承至今,已被公认为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东京国立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京国立博物馆

虽然从我们的民族情感上讲,参观东京国立博物馆会让我们失落甚至有些难受,但我还是很推荐去东京国立博物馆,因为,可以去那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同很多博物馆禁止拍照不同,东京国立博物馆部分文物是允许在不开闪光灯的前提下拍摄的。

在京都国立博物馆,其本馆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多年没有开放,今年红叶季的别展为“东福寺”,展出来是东福寺从筹建时便开始产生和保留到现在的文物,那些本身很普通的书信、记录、书卷、画作,经过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变成了日本的国宝

东福寺展出文物,一多半都是在述说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东福寺的首任住持圆尔,曾留学中国,后被赐“圣一国师”,为日本获封国师称号的第一位僧人。其恩师为南宋径山寺住持无准师范禅师,被东福寺供奉至今。

京都国立博物馆“东福寺”别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都国立博物馆“东福寺”别展

别展展出了很多与无准师范相关的文物,除了书信往来,还有无准师范授予圆尔法师的“印可”,圆尔法师回国创建东福寺时,无准师范禅师赠其的两件传法信物已是日本国宝,一件法衣,一幅无准师范禅师的顶相画。还有无准师范法师的墨宝,以及其遗言:来时空索索, 去也赤条条。 更要问端的 , 天台有石桥。圆尔法师去世时留下遗言,东福寺不用庆祝他的生日,每年要为无准师范法师祝生。而无准师范法师的牌位一直供在东福寺,没有缺过一年。

在别展,还有圆尔法师从中国学成归国时带走的手绣佛像,绣工十分精致,每一片手绣佛像上都有手绣者的名字。虽然是布片上绣的佛像,但七百多年来保存完好。实际上圆尔法师从中国带回的文物都比较容易破损,易受时间的销蚀。别展有一部分是介绍保存和修复工作的,繁琐辛苦,一幅画的修复时间,甚至可以长达4年。

在日本,会发现很多自中国而来的传统文化的完整保护,都得益于佛教。比如京都智积院,不仅其庭院参照中国庐山意境而建造,还千年来一路传承唐时的法会仪轨,我也曾在智积院现场观摩过从日本平安时期由大唐传至京都的“声明”,这是一种颂经方式,是为经文加上旋律咏诵的佛教音乐。僧侣们时而齐声颂经,犹如大合唱一般;时而轮番起身颂经,声音抑扬顿挫,高低有致,很像在唱一首优美的歌。

京都智积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都智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