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冬以来最强寒潮来袭,我国华北、黄淮等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局地最低气温达到历史同期极值,但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张秀屯镇屯河头村却是一片暖意融融。提及今年的冬季供暖,村民吕桂台格外称赞:“今年天冷我也不担心了,天然气安全便利还没有异味,能让屋里达到十七八度,现在咱农村人也过上了烧饭取暖全用气的城里人生活!”

为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我国大型的跨区域综合能源供应及服务企业,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燃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2017年起全面进入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内蒙古、宁夏等地,大干快上、全力以赴推进“煤改气”清洁取暖改造工作。6年来,该公司在上述地区实施煤改气项目237个、接驳用户758万户、投运燃气管线超18万公里,让北方地区超过3000万农村居民提前5-10年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及乡村振兴进程中贡献了“中燃担当”。

助力国家减碳超2.8亿吨

老百姓冬季取暖不再“烟熏火燎”

众所周知,长久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痼疾,是各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切肤之痛”。2013年1月,北京发生了持续性、大范围、高浓度的重度空气污染,PM2.5浓度一度接近160微克,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然而截至去年,北京的PM2.5浓度已降到30微克,重污染天数由原来的58天下降至现在的2到3天,“北京蓝”已然成为常态,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北京奇迹”向世界各国进行推荐。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煤改气功不可没。1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由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日前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有关情况,总结我国过去十年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及成果。

刘炳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从2013年的近1700亿m³,到2020年翻了一番。“新增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城镇居民消费和煤改气,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措施。八年来,我们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主要治理分散的煤炭和效率比较低下的煤炭,像锅炉、工业窑炉等,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减少了40多万台,2500万户农村居民的用能结构得到改变,老百姓也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用能方式,这八年减少了煤炭消费量约5亿吨,二氧化碳10亿吨。”

在上述这份卓越的减排成绩单背后,中国燃气作出了突出贡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是中国燃气过去6年布局煤改气项目的“主战场”。据中国燃气未来研究院院长熊伟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为北方地区农村居民提供了超过88.5亿m³的天然气用于冬季取暖。与此同时,从2018年至2023年3月,该公司通过开展天然气业务,已帮助国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超过2.8亿吨、二氧化硫减排约193万吨、氮氧化物减排约102万吨、一氧化碳减排约209万吨、固体颗粒物减排约3362万吨。其中,二氧化碳减排量相当于为地球种植1.53亿棵树。由此可见,加快散煤治理,推进煤改气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降低北方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

农村煤改气既暖了住房 更暖了心房

“既要室内温暖,又要窗外蓝天。”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大规模应用,不仅有效减少了燃煤烟尘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更让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及乡村面貌随温暖一同成为常态。

以邯郸市广平县南阳堡镇西胡堡村为例,十年前,该村每户农民平均每年要烧掉2吨左右的原煤和不少柴捆,这类传统取暖方式不仅极不安全便利,还会导致煤灰柴灰四处散落,把家里村里搞得乌烟瘴气。自中国燃气2019年进驻当地推进煤改气以来,如今再走进西胡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过去刺鼻的煤烟味、脏乱差的燃煤锅炉房,村民冬日买煤、运煤、拢火、倒炉灰的场景早已荡然无存。

“煤改气不仅暖了家家户户的住房,更暖了老百姓的心房。”记者走进西胡堡村村民张莎莎家中,发现每间卧室都根据不同需求配置了暖气片等采暖装置,加装了操作便捷的壁挂炉及燃气灶具的厨房也布局的井井有条,完全可以媲美城里的住宅。“以前烧煤取暖烟熏火燎,运煤倒灰又脏又累,做饭还要额外使用150元一罐的瓶装液化气,一年用掉十罐八罐是常态。现在多简单,按个按钮就能恒温取暖,24小时有热水,做饭比用瓶装液化气还便宜”,张莎莎说道。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了随处堆放的煤炭柴草和乱倒的炉灰,让低层空气质量得到根本改善,继而大大减少了北方地区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国际知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今年11月发布了《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2023年)》。《报告》显示,由于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2015至2020年间避免了约28.24万人的过早死亡。其中,华北地区由于煤改气等煤炭替代行动,避免了家庭方面2.89万人的过早死亡,在各部分中贡献最大。由此可见,推进农村能源结构变革,赢得的不仅是碧水蓝天,还有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多赢。

从“2+26”到“2+36”城市

煤改气攻坚步履不停、力度不减

据了解,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煤源性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刘炳江指出,我国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重污染仍多发频发、产业结构偏重化工、能源结构偏煤炭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如今,随着《行动计划》的印发,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新阶段。作为国家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行动计划》体现出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持续重视。比如,重点防治区域所涉及的城市范围与此前相比有所调整。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由原来的“2+26”城市调整为“2+36”城市;明确目标至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

为达到上述目标,《行动计划》提出9项重点工作任务,并分列36小项任务。其中,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持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5项任务。这意味着,6年后的今天,中国燃气的煤改气攻坚之路仍将继续。

加快天然气推广应用,把管网铺设到千家万户,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助力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既是目标,更是职责使命。“我们正在努力改变农村居民几千年来的传统用能习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着眼于蓝天白云,思虑于百姓幸福,分忧于乡村振兴,中国燃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中国燃气董事会主席、总裁刘明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