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小金桔长成大产业,让“土味”更“出圈”

2023年12月19日 15:34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周军 编辑:李丝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2月的融安县,漫山遍野金桔飘香。道路两旁,黄澄澄、金灿灿的金桔挂满枝头,处处铺就丰收的色彩。从眼下美景沿着产业链条向深入望,融安金桔这一在市场上“常青”的特色农产业,已走过了近300年的种植历史,深深扎根于市场“沃土”,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形成数十亿元的产业规模。天南海北,各大市场,融安金桔名声在外,不仅打响了“中国金桔看广西,广西金桔看融安”的名头,也成为当地造福百姓福祉的支柱性产业。

一颗小小金桔,何以释放产业大能量?人们更好奇,“小个头”何以做成“大产业”?走近它、读懂它,我们可以顺着历史的脉络来认识融安金桔的成长蝶变之路。在融安县大将镇才妙村,至今存有19株200多年前栽种的金桔古树。它们的存在,像是映射着金桔这一特色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融安身影”。不吃老本,紧跟市场,上世纪90年代,当地通过技术改良,成功选育出滑皮金桔这一优良品种。十年前,融安进一步在滑皮金桔基础上选育培优出3.0版融安金桔。从引进到改良,再到品种培育……可以看出,皮薄汁多、清甜爽口的脆蜜金桔,既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更倾注了当地培育特色农产业的心血和汗水。可见,融安金桔招牌“响当当”,成长为价值数十亿元的产业规模,其中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浓缩着当地基于一方水土,在“土特产”上做大文章的远见卓识。

农业谚语说,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两垄。这句话说的是种子之于丰产丰收的重要意义。同样,融安金桔“出圈”,在市场上受到热捧,关键在于拿得出手的好品种。提升品种的核心竞争力,融安的“配方”就是从源头抓起,建设健康金桔母本园、标准化苗木培育基地,年育健康苗木超过360万株。可以看到,“标准化”是关键抓手。打好“组合拳”的,还有地方标准的加持,《地理标志产品融安金桔》这一标准体系的建设,助力在全国擦亮地方金桔名片。如今,在这里,25家金桔生产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可以说,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发展、集群式产出、产业化培育,从果农到政府再到企业“多向奔赴”,才成就了如今融安金桔大产业。

特色农产业兴旺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守着“摇钱树”,抱上“金疙瘩”,浓缩着乡村振兴培育特色的地方智慧。融安金桔之所以“特”,正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气候条件,突出了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如今,走进这里,沐浴在冬日暖阳下,长安镇大坡村古芬屯的金桔园一派繁忙,果农们戴着遮阳帽、手套快速地挑选成熟、品相佳的金桔。路边,一筐筐摘下来的金桔整齐码放等待搬运。从田间地头到水果市场,融安金桔一上市便处于火爆销售状态,很多金桔刚采摘下来就已被预订……畅销、价好,喜悦之情洋溢在果农脸庞,幸福日子越过越红火。正如果农所憧憬的:“今年的果子特别好,有望卖出好价钱。”希望之光,照亮辛勤耕耘的朴实果农,幸福好日子越过越有希望。这也说明,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产业振兴尤其要深耕细作,而特色农产业的“脊梁”尤其要高高隆起。

小金桔点燃金希望,火红石榴带来红火生活,一根甘蔗撑起一片“甜蜜事业”,一碗螺蛳粉“嗦”向世界……这些看似普通的“土特产”,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百姓福祉,一头连着市场经济,串联成造福一方的特色产业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了不可替代的生机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禀赋各异。各地当用足好山好水好气候,加大特色农产业培育,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培育出诸如融安金桔、柳州螺蛳粉、崇左甘蔗等富含地方辨识度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业王牌,让更多“土味”出圈、破圈,不断打开“三农”工作新局面。(周军)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