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她》暑假大爆,“陈思诚监制”好像成为当下国产电影的流量密码与质量保证。时隔4个月,陈思诚带来了由戴墨导演,张译主演的新片《三大队》,故事改编自2018年网易《人间》的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的任务完成了》。讲述了刑满释放的刑警队长程兵(张译 饰),辗转七省,在社会底层像变色龙一样置换了多个职业,追凶12年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队》讲述的是“孤勇者”的一生,原著中的程兵始终是孤身一人辗转数万公里追击凶手,而电影中程兵有了同行者,三大队的兄弟们陪着他走过一程又一程,却又因为现实的原因一个个离开,最后只剩程兵一人苦苦坚持。

这样的改编是为何?

电影本身需要的戏剧性和宿命感在原著中就已经很充足了,所以当时原著一经发布就有不少呼吁将其影视化的声音。但其实这篇文章想要改编成电影剧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改编的最大难度就写在原著的标题上——标题就是结局,任务完成了,人抓到了,这是一个完全已知的结局。这就意味着,编剧需要在一个有犯罪和悬疑底色的故事里,写就一个不怕剧透的故事,用什么吸引观众?

其次,编剧需要解决人物动机的问题,原著里对于程兵到底为什么要用自己的人生去做这么一件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叙述得并不详细,再结合故事里他孤胆英雄的属性,他一个人是怎么坚持下去的,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于是编剧巧妙地把故事的叙述重点由“写事”转为“写人”,把程兵拆解开,放到三大队被判刑的其他同事身上,加入了师傅和另外四个个性鲜明的“团队成员”。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却又有程兵的精神内核。

导演戴墨也在采访里回应了这个改编:“我们不太想让他变得那么孤单,所以想让他的伙伴们,在路上陪他一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改编带来的观感如何呢?从行为上,追凶的阵容扩大,追凶的环节分散了,把孤身追凶,扩充为5人小队。团队作战,繁琐细密的潜伏追凶,被分派给了会烤串、会开车、懂社交的其他四个兄弟,心路历程也均分给了剩下四个兄弟。

对每个角色的描述不求多有深度,只要密度够大——三大队五人出狱后的潦倒和曾经的意气风发对比,四兄弟向现实妥协的不甘,最后小队再聚又散,以及狱里被他人格魅力征服的小弟阿哲出狱后用命为他提供线索,更衬程兵的孤勇。

情节够多够曲折,情绪也是一波又一波地顶上去。四个兄弟短暂地相聚,又短暂地告别,最终归于人海。在追凶这一主线上,我们能够看到三大队兄弟们的协作,而程兵的内心在追凶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变化,12年追凶历程中是否在哪些瞬间有过动摇的时刻……这些真正展现影片深度、触达程兵深层内心世界的问题我们都无从得知。

英雄的本质是突破命运、是突破某种必然,所以被命运裹挟往下走的叫做众生,往下走是人性的必然,而英雄从来都是逆着人群向上的。将原著中孤胆英雄的设定改为群像使影片内容在横向上有了更广阔的延伸空间,但把群像变成叙事的工具,把人物命运按照剧情粗暴伸缩甚至丢弃,无论对这几个兄弟,还是对程兵而言,都是对他们的一种傲慢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片整体瑕不掩瑜,豆瓣上8万多人打出7.9的高分,电影《三大队》可谓是实至名归,它必然有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一个追凶12载的故事,光看题眼,就能想象出各种风云变幻、惊心动魄,但监制陈思诚和导演戴墨选择反套路行事,“唯真不破,以情动人”。没有炫技和煽情,甚至没有聚焦于犯罪类型,而是以真实、真诚为底色,围绕人物的精神内核踏实地叙事、立人。追缉和抓捕的过程固然惊险,但更戳心的是大案背后的人生。

《三大队》不仅体现了时间的长度与地域的转换,还用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常、那些生活给予人的痕迹,堆叠了光阴的厚度。看着程兵不断改变的状态,我们仿佛触摸到了流逝的时间,也渐渐懂得他驻守过去的艰难。固然不够爽文,但生活的烟火和真挚的情感,远比犯罪奇观和大道理台词更让人内心撼动,也会带来绵长的后劲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三大队》绝对是一部超出常规刑侦警匪类型的电影。影片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对叙事节奏和叙事能力有很大的考验。其难度在于要在两个多小时内能够让观众消化三大队成员从警察到入狱、出狱,再到便衣结队追凶,再到因各自原因离开,最后到张译作为三大队队长抓住王二勇的全过程。整部影片贯穿的时间经纬之长,信息量之大,群像人物之多都体现出导演和编剧的功底深厚。

影片比较好解决了上述难点,在情节取舍、节奏变化、详略拿捏上着力,让观众在整个观影过程一直维持着对人物命运的观测视角,视野在纵向拉伸推进,而非同质化徘徊。这样,电影就将一个“三大队完成任务,凶手落网”已知的结果改写成“凶手何时落网”“凶手现在是什么身份,程兵怎么发现的他”的悬念上来,巧妙地吊住观众的胃口。

除了改编自纪实文学给影片带来的现实厚重感之外,影片还有更深层次、更值得回味的东西,正如监制陈思诚所言,“我觉得犯罪不是它最核心的标签。它是用一个警察追凶的故事,讲关于人生的选择。”不论是真实故事、追寻正义、人生选择都具备一定的社会话题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队》的好看是有着“陈思诚DNA”的符合预期的好看,他有能力挖掘出故事里最能引发情绪震动和观众共鸣的点,将其放大、强化,哪怕这可能会牺牲故事逻辑、人物为代价。这就是陈思诚作为一个商业片导演的聪明之处,他的电影作品都是成功的商品,却总会让人发出“本可以更好的”喟叹,也许这就是陈思诚能够让观众一直保持对他的期待的一点“小心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