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政、沈奇

1.北证50回到1000点以上

1.北证50回到1000点以上

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至今北交所已经过了两个年头。在2023年10月23日,北证50一度创出702.55的新低,但随后一个月一度上涨58.60%,成为中国股指今年唯一的“牌面”。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并非因为北交所的企业优于其他板块的企业。

2.被否与撤回IPO的企业拥抱北交所

2.被否与撤回IPO的企业拥抱北交所

据证监会的公开资料显示,自10月以来,已经有多家在其他板块被否与撤回IPO的企业选择改道北交所上市,主要有九州风神、铜冠矿建、佰源装备、聚合科技、铁拓机械、迅达工业、康美特等。

北交所企业质量并未有明显优势,据iFind数据,自2021年以来,科创板被问询三轮及以上的企业数量为31家占同期申报企业数量的比重为7.73%;创业板问询三轮及以上的企业数量最多达108家,占同期申报企业数量的17.17%;而北交所问询三轮及以上的企业(共89家)占同期申报企业数量的比重最高,达24.52%。企业改道北交所上市往往是难以承受其他板块的严要求。

以此前上市被否的九州风神来说,据深交所的问询披露,该企业存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况。此外,在深交所现场盘点中,还存在签字会计师对公司基本情况不熟悉的情况。虽然本次申报IPO的2023年出现业绩大增,但原因主要因为其他国际企业退出该公司主营的俄罗斯市场带来的市场空档,这种业绩缺乏持续性。

3.IPO门槛降低与股权市场出现国资化

3.IPO门槛降低与股权市场出现国资化

从创业板到科创板再到北交所,上市的门槛在逐级递减。随着北交所指数快速回升,北交所又在筹备“直接上市”(不需要承销商和招股书)进一步降低门槛。

在降低门槛的同时,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审核委员会,目前几乎清一色来自于证监会及各地监管局(极少数来自其它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具有事业属性的国企),已经不再有券商、公募基金、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市场机构的人员。

在IPO上游的股权投资市场,据清科数据,国资机构的规模较疫情前也快速扩张。随着上市门槛的降低使得项目退出更加容易,在股权市场,国资正打通“募投管退”的全链条,但需要注意的是,是否市场愿意为此买单。

4.需要为市场留下空间

4.需要为市场留下空间

根据易董、财联社数据,目前在审的724家拟上市企业中,有488家企业在报告期存在分红行为。在这些有分红行为的企业中,366家企业的募集资金用途为偿还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占75%。其中准备在北交所上市的佰源装备报告期内分红占拟募集资金比重最高,达到131.51%。(ps:据北交所披露,佰源装备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16亿元,报告期内现金分红1.52亿元,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佰源装备此前受泉州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泉州市泉创金源投资合伙企业两家国资分别增资2000万元与2150.00万元,并与两家国资约定若公司未能在2025年前完成合格上市,则触发回购条款)如此比例的上市前分红,非常便于IPO前的股东套现退出,但明显损害上市后股东的权益。

国资对风险偏好很强的股权市场投资,虽然为科技企业带来了增量资金,但相对来说,国资风险承受力有限,出现损失则存在代理人道德风险,降低IPO门槛退出虽然规避了一定国资的损失,但隐性“兜底”机制也会干扰实际的市场竞争,还将风险与成本转嫁向投资者。(ps:二级市场的表现正对IPO市场形成约束,2023年11月,仅有17家企业完成A股IPO 累计募集资金92.17亿元(北交所占8家,融资额15.18亿元),较2021年2022年同期分别下降48.45%与63.04%,虽然此前并未全面注册制。IPO堰塞湖又从500余家的低点回升到700家以上)

5.观点

5.观点

北交所诚然肩负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寄托,但它的设立远非单纯降低融资门槛,注册制也远非简单扩容,而是要在法治化、市场化上下功夫,为投资者提供遵守规则的专精特新标的。否则快速拉升股指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有利于IPO套利与短期的投机行为。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