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告一段落,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来,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过程中要找准对应“身份”,扮好正确“角色”,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与干部队伍教育整顿贯通起来,有力有序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坚持以学习为先,确保党的理论入心见行,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检验理论学习成效,要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主题教育中党员干部们首先要主动把思想摆进去,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以此提升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在开展学习过程中要突出方式创新和质量保证,各级党组织要将领学和督学相结合,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以上率下,全员共学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把自学与研讨互为补充,既让学员有独自沉淀的时间更要有交流讨论的机会,积极组织开展主题研讨,将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同时推动更多党员干部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让党员干部对理论成果善思善用,成为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坚持以服务为本,确保社情民意了如指掌,做群众公认的“贴心人”。治病之前必先号脉,开展工作之前必然要先做好调研,故而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只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察实情、出实招,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求,从而对症开方、对病下药。同时调研必须以“实”字打底,不能为调研而调研,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前要立足实际确定课题,不能“盲目跟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开展调研过程中则需要深入群众真问问题,问真问题,既看“高楼大厦”也看“背阴胡同”,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群众的问题发现出来,群众意见反映上来,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调研既要“调”更要“研”,党员干部在返程后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明确调研报告、专题研讨要求,有针对性解决突出问题,从而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民有所想我必有思,民有所难我必有解,民有所需我必有为,做好群众公认的“贴心人”。

坚持以担当为要,确保人民保障逐步提升,做身体力行的“带头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见实效是主题教育由“知”到“行”的落脚点,检验推动发展成效,就要看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提升。党员干部在开展主题教育时必须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制定政策上更加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在推动工作上更加注重汲取群众智慧,在遇到难题时更加注重多向群众请教,在落实成效时更加注重接受群众评判,起而行之做立说立行的“干将”,开创开拓的“闯将”,敢拼敢打的“猛将”,以实干诠释忠诚,以实绩体现使命,以实效赢得民心,切实担当起人民公仆的责任,做身体力行的“带头人”。

坚持以纪律为绳,确保思想不偏整改到位,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和检验检视是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从“人”上下手,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纠正思想不纯的问题,采用理论宣讲和红色观影、参观革命旧址等多渠道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认同,坚持严管厚爱,既要表彰政治素养过硬的先锋模范,又要针对苗头性问题开展警示教育和谈话督导,铸牢对党忠诚“廉洁线”,拧紧思想“总开关”。另一方面要从“事”上入手,应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标本兼治和制度完善,全面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同时细化任务明确“责任清单”,确保问题整改明确到“人”,最后更应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建章立制完善“制度清单”,形成完善规范的制度机制,不断纠正工作偏差,确保思想不偏、问题不漏,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牟峰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