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先驱,也是引领世界进入现代化方面影响最大的国家。在此过程中英国也为自己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

但如今,这座过去的辉煌帝国正面临诸多问题。经济放缓,社会动荡,人民身陷困境。英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前途未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国首都伦敦与全国其他地区形成了两极分化。

这里云集了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跨国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公司,吸引着全球精英才俊。

伦敦已经成为世界级国际大都市,其经济总量超过多个欧洲国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中北部地区则深陷衰退与萧条。这里曾经的工业区、采矿业、制造业全面凋敝,任重道远。

这种区域差距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英国智库“决策研究所”的数据,英国有159个地区的平均寿命甚至不到伦敦的最短寿命。

这背后是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如此下去,英国面临真正的分裂。

2016年英国脱欧投票揭开了潘多拉盒子。

随后,英镑大幅贬值,通胀高企,本地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

英国央行估算,2020年脱欧可能使英国GDP比如果留在欧盟时少增长4%。

更为严重的是,脱欧削弱了英国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伦敦与纽约、新加坡的差距正在拉大。欧盟也开始加快建设“欧洲版的华尔街”。

此外,脱欧导致大量欧盟技术劳动力离开英国。

这加剧了本已严峻的人才和劳动力短缺,并进一步打击英国经济。英国正面临着工业转型与绿色减排的双重压力,亟需相关人才支撑,但政策与现实碰撞,前景堪忧。

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英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漏洞被无情地揭露出来。

医疗系统不堪重负,医院病床严重不足。

疫情期间,许多患者无法如期就医,延误治疗。

英国医疗与护理领域有10万个岗位空缺。公共医疗体系面临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英国的基础教育也在走下坡路。

缺乏资金投入的学校条件日益恶化,教师队伍流失严重。这反过来影响了下一代人才的培养。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英国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堪忧。

英国还承诺要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需要大规模调整能源结构、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仅仅电力系统的改造就需要花费上千亿英镑。

这无疑给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英国正面临着北海油气资源枯竭的窘境。

作为曾经的石油输出国,英国现在依赖进口满足近70%的能源需求。随着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环境变化,英国的能源安全也面临考验。

此外,英国还要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

根据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若不采取足够的减缓和适应措施,到2080年,英国每年可能会因洪水和热浪死亡7000人。

这又会给公共卫生体系和救灾系统带来沉重负担。

英国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