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董宇辉“小作文”事件的整个过程,吃瓜群众犹如看了一整部的爽片。

身怀绝技的小镇青年,在资本大佬的打压下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网友化身为正义骑士,用取消关注的方式,不但打了资本一记响亮的耳光,而且把董宇辉扶上正位,成为“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让他持有价值上亿元的股票与期权(0.5%股权按现价1.2亿元)。

吃瓜群众们打完一记漂亮的组合拳,心满意足地退场,可是仍在火上炙烤的董宇辉却被抛到风口浪尖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整个事件,不评论谁是谁非,先讨论一个问题:董宇辉真的能离开俞敏洪吗?

中国经历了20多年蒙眼狂奔之后,创造了数不清的造富神话,但是能成长为企业家的却少之又少。无数的创业者,在披荆斩棘的创业道路上,要么自身修炼不够,要么外部因素所至,最后都倒在白骨皑皑的沙场上。

当年,合伙人决裂,徐小平、王强等悉数离开,俞敏洪让新东方挺了过来;

当年,在家门口遭遇抢劫,一针足以致死的麻醉剂,差点让他命丧黄泉;

当年,K9业务一夜之间全部停止,新东方课桌全部捐给山区,不仅不欠供应商一分钱,也做好了所有员工的赔偿。

无数次从鬼门关里爬出来的企业家,难道会因为“小作文事件”而倒下吗?

我们可以看到俞敏洪处理此次事件的老道,先是承认管理过失,要求网友不要一锤子打死东方小孙和天权,给年轻人更多成长的机会,及时响应网友要求给予董宇辉职位与股权,平息网友的愤怒,在不到几天的时间,让东方甄选股价重回危机前水平。

看似轻描淡写,如果你知道有多少网红没能够从舆论危机当中爬出来,就知道这有多么不容易。

辛巴在遇到假货危机之后,至今没有恢复元气;人畜无害“挖啊挖”的黄老师,因为现场照而泯然于众人;刘耕宏仅仅是因为一次活动的爽约,便被扣上了制造“体型焦虑”的帽子。

东方甄选的爆火,董宇辉当然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俞敏洪深远布局,董宇辉很难稳步向前发展,最后可能像辛巴、刘耕宏一样,在一次不起眼的危机当中,轰然倒下。

2021年,东方甄选开始做直播的时候,一直不温不火,即使俞敏洪亲自下场也没有多少起色,哪怕学习樊登做切片矩阵,也没有起势。

事情的转机来到2022年6月份,东方甄选氪金押注主播,由于顿顿、优优、明明等没有特点,而董宇辉自带兵马俑视觉锤,于是重金打造了董宇辉。

在直播同质化的2022年,东方甄选也踩中了抖音文化带货的风口,借助于抖音的推波助澜,董宇辉顺势起飞。

过去我们总认为是算法猜中了我们的内心需求,于是不断推荐喜欢的内容。真实的场景却是,算法在塑造什么,观众就会随之买单。比如说抖音尝试打造“平凡的农村生活”,于是造神出了张同学,塑造普通打工人,于是造神于文亮。

如果熟悉新东方的都会知道,新东方老师的课程一半是知识,一半是励志鸡汤,看书讲段子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程,理论上新东方可以产出很多董宇辉。

或许不能够从牛排、大虾到《哈利·波特》,从唐诗、宋词到《平凡的世界》,但是可以给你量产“人生就是一种承受,一种压力,让我们在负重中前行,在逼迫中奋进”等经典语句来。

新东方不害怕离开董宇辉,而是害怕被标上“卸磨杀驴”的骂名。

直播的上半场是流量,下半场是供应链。

辛巴、黄老师、刘耕宏、张同学无一例外都是直播上半场——流量的产物,也是抖音造神的产物,通过流量的倾斜形成马太效应,一个网红主播吸走了大部分MCN的流量。

然而直播到了下半场,比拼的不再是流量,还是要回到电商的底层逻辑——性价比,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这和你所处的阶层、收入没有关系,这是由我们底层人性决定的,哪怕上百万的LV,只要香港的比大陆便宜,我还是要奔赴香港。

无论是罗永浩的交个朋友,还是董宇辉的东方甄选,现在主打的就是供应链,谁的选品好,供货稳定,谁就能够在下半场有优势。

尤其是农产品,中间涉及到农户、产地、批发市场、消费市场等各环节,没有强大的运营能力以及电商零售的经验,很难在下半场生存下来。

另外还需要有面对大众消费者的危机公关能力,罗永浩能够把一次假货危机演变成打假宣传,这种借力打力的手法不是短时间能修炼成功的。

我们拿东方甄选“东北黄糯玉米”事件,与罗永浩假羊毛衫事件来对比,东方甄选6元一根的“东北黄糯玉米”在供应商那只卖3.6元一根,最后不得不下架产品,黯然退场。

反观罗永浩,在遇到“皮尔卡丹”品牌羊毛衫为假羊毛衫之后,立即三倍赔偿,一周之内解决所有赔偿问题,不但做好了危机公关,顺势还吸引一波流量。

如果这事摊到董宇辉身上,是否能够从容应对呢?我们从这一次“小作文”事件来看,董宇辉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选择逃避的方式——“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这种危机公关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哪怕是久经沙场的东方小孙也应对不来,更何况职场新人董宇辉呢?没有罗永浩这种“真还传”的洗礼,绝对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没有了俞敏洪的坐镇,东方甄选还会昏招迭出,直至把自己给玩死。

小作文事件,董宇辉的胜利被很多人描述为对抗资本、对抗老板的胜利,搞不清状况的甚至拿着“小作文”,找老板升职加薪,要股权激励。

罗永浩说公司80%的绩效是由20%的员工创造的,很不幸,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徐小平、王强都想过新东方离不开自己,然而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真的不是离不开谁。

我这里不是否认董宇辉的价值,他能够随意抄起一件商品,然后引经据典,从发源史讲到人生感悟,把每一件商品抽象成文化、叙事架构当中。在他身上,投射了太多不得志的小镇青年,让我们感受到身边的美:“爱家人,认真去吃每一餐、每一饭,过好短暂的一生”,说实话我也被戳中了。

那些诗和远方,可以慰藉我们的灵魂,却给不了每日的三餐,我们的本性还是要性价比,如果董宇辉失去背后平台的支持,会像黄老师、张同学一样黯然退场,泯然于众人矣。

董宇辉的爆火除了东方甄选的持续投入,也赶上了抖音“知识带货”浪潮。如果你不相信流星能够砸到自己脑门,就不要奢望自己是下一个董宇辉。

没有董宇辉的命,别染了董宇辉的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