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班路上刷到一个字节老哥的帖子,受到了一点点震撼。

他说,来北京十三年,终于把本换到头了,真不容易。

顺手附上了这张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经过了暂住证、工作居住证的漫长过渡期之后,十几年的等待,他终于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北京户口。

这种情况,基本走的就是北京这边人才引进、积分落户的政策。

想要通过这个途径落户的难度还是很高的,申请通过比率每年仅在5%左右。

会综合考虑到学历、荣誉、收入、纳税、家庭成员等各种因素,细则很繁琐,我找了一张图,可以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个标准,想要满足落户的条件,基本都是百里挑一。

有人评论说,有户口没啥用,年龄到了,照样失业。然后这个字节老哥立刻反击道,自己这十几年运气好,跟上了趋势,挣的钱已经足够花。

“没想到这个帖子还挺热,集中回复一下。感谢给予祝福的大家,可能北漂才更了解里面的辛酸。

看不上这点东西的,您一笑而过就好,毕竟作为小镇做题家,也只能靠努力到达您的起点。

担心我被优化的,也大可不必,来北京漂这么多年,我是不后悔的,不客气的说,也算吃尽了时代红利。

但户口制度的讽刺就在这,它对我个人是没啥意义了,该有的都有了,但它还是能在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恶心你一下。解决掉这个问题,确实能舒坦一些,仅此而已。”

的确,这老哥工作了十几年,而且现在还在字节工作,大概率是leader级别了,不是大头兵,这十来年的几次红利,互联网的、房地产的,抓住一个就能起飞,而且大概率他两个都摸索了一些,从而现在说话很有底气。

关于落户难度的问题,我还是持乐观态度。

未来户口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限制想要彻底取消有点难度,毕竟大家很自然的往能挣钱的地方汇集,很难不设置一点门槛,不论谁是管理者都会这样干。

但有个大趋势,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退,落户的难度也会降低,毕竟,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供需关系。

近几年应届生落户比例,随着单列计划的提出,提升了一些。虽说门槛还是比较高,但一旦这个趋势开始呈现,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两件事,一是努力工作挣钱,给自己多攒攒积分,二是耐心等待,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