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盘水市文化馆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要求,大力推进“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文艺活动与旅游路线融合的路径,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综合带动效应,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内容,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文化和旅游内涵,助力旅游产业化。
紧跟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艺工作的职责使命。对此,市文化馆坚持文艺创作与时代同步,与六盘水市民族文化融合,弘扬六盘水市优秀传统文化为职责,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排演了舞台剧《云水缘》,打造彝族舞蹈《天穹》《南山姑娘》、仡佬族歌舞《情姐下河洗衣裳》、苗族歌伴舞《月下花坡》、布依族舞蹈《竹筒传情》等,在重大活动中演出具有六盘水市民族特色文艺精品,进一步展示和推介六盘水市这个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城市。
适应新常态。为助力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野玉海,4A级景区乌蒙大草原、水城古镇、龙井温泉、月照养生谷等旅游景区景点。结合元宵、五一、国庆等时间节点,举办“我们的节日·元宵”“畅游五月天”“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文化活动,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供给,以举办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全力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强化文艺品质提升,有效激发居民出游热情。
满足新需求。打好文化旅游融合牌,结合重大体育赛事及旅游市场需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大众、面向消费市场,按照产业化、市场化思路,与旅游深度结合,打造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产品,六盘水市文化馆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二站)暨2023第八届中国凉都·六盘水夏季马拉松期间举办了在成都——六盘水G5393高铁民族特色文艺展演推荐活动,马拉松比赛起跑仪式现场民族特色节目表演等。为了让游客在视听盛宴中了解六盘水、爱上六盘水。打造独具特色和风格鲜明的文旅驻场演出剧目《凉都之醉》,以优秀文艺作品为依托,在充分考虑当代游客的审美习惯、好奇心和神秘感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歌舞晚会的篇章结构,融合六盘水各民族原生态歌舞、风光展示以及新创舞蹈、情景表演等为一体,让观众拥有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接下来,市文化馆将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地方特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一是增强地方特色。鼓励各地挖掘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结合每个景区特点及地域文化,研发民族民间文化,采集民间故事,打造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或“三线”精神等的文旅融合驻场演出剧目在景区演出,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野玉海打造具有彝族风情的驻场剧目,在六枝落别牛角布依风情旅游景区打造布依族风情驻场剧目,提高文化旅游剧目的产品的差异化和观赏性。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强化互动体验,拓展文化旅游节目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品质。在各景区景点推出一系列兼具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活动,如传统的铃铛舞、对歌、敬酒歌等民间文艺节目表演,设计游客互动体验环节,既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又丰富旅游业态。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媒体如抖音网红、动漫宣传、视频号等互动宣传方式,加强文化旅游剧目、节目、互动体验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发力度,通过网红推荐、实地拍摄等方式,提高旅游可信力,带动其粉丝前往六盘水旅游,有意愿留在六盘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