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爱卫办对2022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评价结果进行通报,威海市在全国407个地级及以上市和直辖市辖区参与的2022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评价中,以山东省第一的成绩位列全国第18位,获评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国共40个城市入选)和山东省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全省唯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90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到2016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再到2021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威海市始终坚持以“健康威海人人共享”为目标,持续擦亮卫生城市品牌,积极争当健康城市建设排头兵。

一是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威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域行动、全民共建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建设健康城市的意见》《健康城市建设规划》《健康威海行动》等系列制度政策文件,明确了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发展健康产业等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努力推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市级设立健康城市建设年度专项资金,成立了由近百人组成的健康威海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工作开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撑。将健康威海行动落实情况列入年度督查内容,以健康中国行动议事协调机构为依托,定期开展行动效果评估,改进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坚持统筹城乡、全民参与,构建精细化、网格化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合力推进全域卫生创建,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省级卫生乡镇市域全覆盖。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市、县、镇、村四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75平方米,位居全省第2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生态保护,在全省率先实现主次干道深度保洁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全域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空气质量连续7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重点河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100%、连续4年全省最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培育健康的生活习惯。全面推动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引领制定营养健康城市的标准,深入组织实施食品安全放心等六项工程,威海市“知食小卖部”和营养健康餐厅建设案例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播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经验被国家卫健委刊发推广。在全省率先实现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所辖区市全部完成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建设,2023年文登区健康县区建设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累计建成健康促进医院、机关、学校、社区、家庭、食堂(餐厅)等10余类健康细胞5000余家,助力培育市民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出台《威海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推动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无烟党政机关、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是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威海市多家医院在全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大幅提升,其中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威海卫人民医院、文登整骨医院在各自领域排名全省第1、进入全国前10,威海市立医院、威海市中心医院考核成绩排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20%。全市100%的基层机构达到省提升标准和国家基本标准,威海市中心药房建设相关做法被新华网刊发,基层医疗机构评价10项核心指标中,威海市7项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率先探索了“中医日间病房”住院模式改革,率先实现了中药饮片集中配送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今年7月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暨经验交流会在威海市顺利召开,威海市中医药工作经验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刊印发。今年11月份,威海市中医药医疗改革经验又被中央改革办以专刊的形式推广,为威海首次。

下一步,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以实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日常化、制度化、精细化为目标,聚焦重点指标优化、健康服务保障、建设内涵提升等方面,全力打造健康城市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