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珠海航展,两架“涉密”战机突然掠过天空。

在地面观众的一众欢呼声中,这两架战机消失在远方。

它们便是大名鼎鼎的“歼-20”,我国实现量产的第五代制空战斗机。

“歼-20”的出现无疑让中国人挺直了背。

要知道,全世界的五代战机除了美国的F22和F35,俄罗斯的苏57,就只有中国的“歼-20”。

中国歼击机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那说起来,可真的是一部血泪史。

1.

每次说起中国歼击机,那就离不开“成飞”和“沈飞”。

它们的全称分别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

自我国从1958年研制出歼-1以来,各种类型的歼击机不断出现:

歼-5、歼-6、歼-7、歼-8、歼-10、歼-11、歼-15、歼-16以及歼-20。

其中“成飞”承担了其中的歼-10和歼-20任务,其余的则由“沈飞”出品。

若是追根溯源,“成飞”其实来源于“沈飞”的一次拆分。

1970年,歼-9的研发进入关键时期。

中央为了加快研发速度,特意将负责歼-9任务的“沈飞”601所搬到了成都。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变迁,601所就变成了“成飞”的前身。

当时负责队伍的不是别人,正是“歼-10之父”宋文骢。

在歼-9之前,中国所有歼击机都是沿用苏联的设计思路:

飞机外形采用“三角形前翼”和“后掠式尾翼”这两种传统设计方案。

当宋文骢来到成都后,提出了歼-9的新方案:

采用“鸭式前翼”和“单发型发动机”。

科普一下,采用鸭式前翼的飞机能拥有更小的升阻比。

也就是说,一旦构想实现,歼-9就能够拥有更高的气动效率,机动能力会更出色。

其实,宋文骢并不是最早提出这一设计理念的人。

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研究人员开拓性地提出鸭式前翼的设计思路。

但是这样设计的飞机,对技术的要求高得吓人,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一直到上世纪的六十年代,美国的XB-70女武神轰炸机成功采用鸭式前翼,并且取得优异的效果。

之后,苏联也不甘示弱,在八十年代诞生出苏47的设计方案。

这么一看。“成飞”已经走在了苏联的前面。

宋文骢在提出方案后,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上万次的风洞试验,并且进行了15000多小时的计算分析。

然而,似乎是老天想再多磨练磨练中国航天的底蕴。

1980年,改革开放吹遍中国的各个领域。

为了集中更多的力量去发展经济,国家提出了“军队要忍耐”的发展指示。

“成飞”的研发项目,必须要让位给国家的经济发展。

歼-9的开发,更是直接被喊停。

要知道,那个年代军工工人完全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

随便找个行业的临时工,一个月都有好几百块工资。。

而军备科研人员的工资是多少呢?

一百多块!

而且,这还是两伊战争给中国军工带来大量的订单,钱多了一点。

否则的话,“成飞”就连这一百多块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当时有句话说明了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心理:

“搞导弹还不如卖茶叶蛋。”

自己废寝忘食,乃至牺牲自己的健康来研究国之重器。

结果呢?

除了说出去有面子,别的啥也没有,工资奇低无比。

现在上面突然又说不干了,辛辛苦苦这么久还落不得个好。

宋文骢为了挽留人才,那可是抠破了脑袋。

他向总部申请,要来了歼-7III项目。

然后为了给大家多发点钱,宋文骢带头在设计所附近开了个鸭肉店。

“成飞”就靠着这个鸭肉店的利润来补贴日常开销。

苦心人,天不负。

这般的筚路蓝缕,回馈他们的是一个划时代的项目。

2.

1982年,宋文骢将歼-9的设计方案和最新的测试数据带回北京。

此时的北京,正在召开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

在面对众多专家的目光时,宋文骢不紧不慢地把歼-9的鸭式布局模型拿了出来。

新的设计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随后,鸭式布局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焦点。

宋文骢的方案,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国空军第三代歼击机的备选方案。

1984年,经过反复论证和评审,北京方面终于通过了宋文骢的鸭式前翼方案。

至此,歼-10项目成功立项!

宋文骢以为这已经是最大的喜讯。

他远没有想到,一年后出现的一个人再度带给他惊喜。

1985年,一位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研究生来到了“成飞”。

这可是宋文骢亲自去争取,费了老大劲才拉入伙的人才。

他中考的时候离全科满分只差两分。

两个星期后顺手参加高考,结果离科大少年班也差两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后来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

说起来,杨伟进入西北工业大学似乎是命中注定。

因为杨伟天生色弱,即使分数达标,也被几所大学拒之门外。

唯有同为色弱的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主任罗时钧接纳了他。

自此,杨伟犹如一头猛虎放归山林。

进入学校后,杨伟一头扎进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究课题组当中。

电传飞控系统是指用通过电子技术和电缆解决飞机稳定性的技术。

在那时,国内的电传飞控技术完全是空白一片。

要是能够解决,那中国踏入四代战机指日可待。

可是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相关的人才储备,突破谈何容易!

不过杨伟注定是天选之人。

不过加入课题组两个月,他就顺利完成了“飞机紊流影响分析”的任务。

第一个课题任务完成度就这么高,绝对是未来可期。

自此,杨伟屡次在空气动力学界创下奇迹。

短短一两年,就声名远扬。

就连远在成都埋头苦干的宋文骢都听闻了他的大名。

因此1985年杨伟刚刚硕士毕业,宋文骢就直接把他拉到了成飞。

正好,当时歼-10项目被“成飞”揽下。

于是,宋文骢带着杨伟迫不及待地投入研究之中。

从1986年开始,整整八年。

1994年,“成飞”终于做出了样机,拿出全套结构生产图。

但是生产图和设计图是一回事,歼-10所需要的技术又是另一码事儿。

而这些担子,就落到了杨伟的身上。

他是作为特殊人才引进。

如果说谁能带领整个研究所突破电传技术,那么这个人非杨伟不可。

更何况,杨伟大学时期就在电传飞控技术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在宋文骢和杨伟的带领下,“成飞”团队一头扎进了电传技术。

然而,欧美国家视若珍宝的技术,哪里是这么容易就攻克的。

即便是杨伟,在这个领域也只能说是刚刚入门。

从1994年开始,一直到1996年,电传技术始终没有被拿下。

雪上加霜的是,大家的工作还遭到了他人的质疑。

因为自1992年空军大量购入苏27以来,“直接采用苏联技术”的声音就越来越多。

甚至,有的人直接提出:

以后的三代机直接就用苏联的装备。

搞技术的宋文骢深知:

如果什么都靠买,那么中国空军的命根子就落在了别人的手里。

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走出自己的技术路线来。

不攻克电传技术,别说五代机,就连四代战机估计都成了痴心妄想。

可是在当时明白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都被唾手可得的先进技术冲昏了头脑。

宋文骢等人完全就是格格不入的异类。

然而,就是这群“异类”完成了一个中国奇迹。

3.

电传技术迟迟看不见成果。

上面似乎对此也失去了信心,转而把注意力放到了苏27上去。

歼-10项目的经费因此也一扣再扣。

就连杨伟都因为薪资的问题,和妻子发生过多次争执。

最后杨伟深思熟虑之后,拒绝了妻子接受邀请前往日本的建议。

他宁可自己去兼职补贴家用,也不愿意舍弃手中的技术研发。

宋文骢团队简直就是顶着整个时代的压力前行。

不过,他们也并不是孤军奋战。

除了宋文骢等人对歼-10项目充满了干劲,还有一个叫雷强的人。

他是当时国内唯一一位接受过俄罗斯和西方正规试飞员培训的飞行员。

无论是美国的F16还是苏联的苏27,甚至是欧洲的狂风,他都飞了个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作为详细体验过电传的技术试飞员,雷强对电传技术的感受那可是相当清楚。

哪里需要加强,哪里国外做得很好,雷强简直手到擒来。

甚至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只有雷强一人敢发表对于电传技术的体会。

而经验丰富的雷强,正好驻扎在成都第三试飞大队。

当歼-10项目立项成功之后,他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未来歼-10的首席试飞员。

对于以后试飞的国产战机,雷强可是稀奇得紧。

他有事儿没事就往“成飞”研究所跑,和宋文骢的团队交流沟通。

虽然雷强对于电传控制系统的计数原理一窍不通,但这不妨碍他对宋文骢等人的工作提出建议。

毕竟,他可是真正体验过电传技术的人。

而宋文骢等人呢?

对他们来说,雷强的建议甚至是批评字字珠玑。

毕竟他们也只是在资料和论文上了解电传技术,根本比不上雷强的实际经验。

有了雷强,研发团队久久不动的进度总算有了一丝进展。

然而雷强的作用也不仅于此,他似乎对于战机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并且这些理解与工程师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这也给研发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如雷强对歼-10的座舱和操作杆提出过改造意见,使其更加贴合飞行员的操作习惯。

除此之外,雷强还充分利用了自己的试飞员的身份。

他把自己之前在国外培训时的教案分享出来,给研究人员反复参考研究。

据后来宋文骢回忆,若没有雷强在那时的相助,恐怕就不会有歼-10的诞生。

1996年,按照计划歼-10即将进行第一次试飞。

可是现在的“成飞”还是没有突破电传技术。

焦急无比的宋文骢甚至动起了一些旁门左道的念头。

比如把样机机头加重,用传统的静稳定状态取代电传技术。

企图在第一次试飞的时候瞒天过海,为以后研究多争取一点时间。

但是雷强对此强烈反对。

这不仅仅是关乎试飞员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这关乎中国歼击机的未来!

就算试飞成功,该搞的研究不也还得搞!

如果出了差错,歼-10项目很有可能就会被直接腰斩!

在雷强的鼓励下,宋文骢推迟了试飞的日期。

电传到底能不能搞出来?

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

4.

1998年3月23日,歼-10终于迎来了试飞的日子。

总工程师宋文骢一晚上没睡着。

他一大早就骑着摩托车绕着机场跑道绕了一圈又一圈,确保跑道安全。

歼-10首席试飞员雷强穿戴好了装备,静静等待天气条件转好。

可是老天似乎就是想让众人心中多忐忑一会儿,一直拖到了下午才有试飞的天气条件。

雷强不停地深呼吸,这可能是他感受到最漫长的半天。

他的心脏不断砰砰砰地撞击胸膛,手心微微出汗。

这一刻,终于要到来了!

下午14点41分,雷强按下了引擎启动的按钮。

发动机发出尖啸,战机周遭的空气开始扭曲。

歼-10样机滑上跑道,轰地一声开始加速起飞。

成功升空,数据一切正常!

突然,雷强在无线电中大喊出声:

“这怎么回事!!?”

在地面监控数据的宋文骢心中顿时一紧。

难道,系统出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