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躺了,尉官要没转业了!”
“排子,熬达龄转业,梦碎!”
“地方安置压力大,转业凉凉!”
取消转业的谣言,堪称月经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一次。
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觉得非常好笑。
作为懂行的人,我们很清楚,军官转业工作,不仅不会取消,还会得到全面加强。
这是因为,军官转业,是干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年,地方干部紧缺人才,需要军队提供优秀人才帮助工作,这是军官转业制度的由来。
此项制度运行了几十年,一直很有效果。
两年前的退役军人保障法,更是把转业写入了法律。军官转业,是板上钉钉的法律条文,绝无可能突然取消。
尉级军官,通常都在35岁以下,年富力强,级别又低,非常受地方欢迎,不仅能转业,而且还可以是转业的主力军。
但是,同时要注意,转业和退役是两码事。
能转业不代表能退役,能退役一定能选转业,至于组织上是否批准以转业为方式安置,那是另一回事。
有些级别较高的军官,职务难安排,部队又很需要,就有可能引导其多干几年,继续发光发热,选择退休安置。
这种情况当然是存在的,但它不代表专业就被取消了。
有些级别较低的军官,部队还需要其履行军官职责,不批准其退役。有人片面的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取消转业,并不合适。
先退役,后转业。退役是部队的事,转业是地方的事。某些重要的尉级军官,部队不让退役,符合军事需要。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就不能主动拒绝。
未来转业工作,还会得到加强。
一是彰显尊重。比如增加功勋安置的选择空间,让荣誉在转业中的功能得到彰显,加强军官荣誉感,激励军官主动作为。
二是放宽去向。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的需求越来越大,过度强调户籍约束已经不合时宜。在转业安置中,军官往往受到户籍制约,选择的去向有限,不少地方还出台了办法限制军官转业去向。一些看起来不合时宜的政策都会在新的转业工作中得到更新。
三是提高质量。军转干部,半路出家,容易沦为单位边缘人。正因为如此,不少军转转业后,陷入了“一杯茶、一张报、混一天”的困境,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浪费了军队培养的人力资源。新的安置工作,将结合地方实际,提高安置质量,把军转干部用起来,把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盘活起来。
那么,尉级军官如何顺应新形势,准备全新的转业呢?
1)崇尚荣誉,珍惜政治生命,不要被部队处分。新时代,治军越来越严格,稍有不慎,就会被处分。档案中的处分,在转业工作中非常重要。有处分的干部,在不少地区都是不能进公务员队伍的。因此,要想转的好,首先要在部队干的好。
2)提前谋篇布局,了解地方政策,安排家属就业、随军落户、两地分居。转业安置,各地有各地的政策。尽可能提前安排好配偶的户籍属性,满足年限要求再转业。这项工作,往往要从恋爱抓起,事到转业再安排,恐怕就来不及了。
3)持续学习,提高学历,为转业准备工作技能和知识体系。地方工作需要什么,军转干部就要准备什么。需要写材料,在部队就要多练笔;需要做业务,在部队就要先对口;需要特殊经历,在部队就刷履历。军官转业,不是从新开始,二是跳槽换岗。上一份岗位的经历,对下一次岗位的选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4)拒绝躺平,主动作为,先当优秀军官,再当优秀公务员。有人问,既然当军官都这么优秀了,那怎么还能转业呢?对这个问题,要辩证看待。一方面,优秀的人到哪里都可以优秀。另一方面,优秀的军官,也不一定是部队需要的军官。比如有些人确实优秀,但因为编制所限,上升空间有限,所以无奈转业。更为重要的是,能不能转业,说白了就是单位一句话的事情,只有在单位表现优秀,为领导所发现,接近权力,才能接触到转业的机会。如果一味躺平,熬大龄转业,所在单位不一定会让其安然转业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