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内容讲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爱恨交织的外交关系,本期内容,后冷战时期的美以关系。

冷战结束后,美以特殊战略关系存在的基础——遏制苏联向中东的扩张——消失,以色列美国中东战略中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但美以特殊关系的总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美国仍然全力维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和安全利益,但是会更多地约束以色列那些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的行动。美国在中东的主要战略目标变成了大力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在继续保证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深化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关系。

但是,中东有些不听话的地区强权(比如伊拉克和伊朗)对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体系造成了新的威胁,也直接威胁到了以色列的安全。所以,美以之间就有了新的战略合作基础。因此,以色列在美国“东遏两伊,西促和谈”的中东战略实施中,成为重要的战略盟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面对伊拉克的导弹袭击,以色列自始至终保持克制。另外,在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美国努力劝双方通过对话、谈判达成妥协,尽管以色列的利库德政府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同意参加马德里中东和平国际会议。

1993年年初,克林顿总统成为白宫的新主人,美以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克林顿可是个直性子,他不止一次地强调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唯一真正的朋友,美以之间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3月,克林顿和拉宾总理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谈。他们兴高采烈地表示,要一起把现有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还规划了美以之间未来10年的一系列安全合作安排。

可是啊,以巴谈判这事儿却一波三折,进展缓慢。2000年7月,克林顿主持的以巴戴维营会谈以失败告终,他希望在任内完成以巴谈判的愿望就像泡泡一样破灭了。此后,以巴关系就像过山车一样急剧恶化,而新上任的布什总统又陷入了反恐战争的泥潭,根本无暇顾及和平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02年10月,布什签署了国会外交授权法,正式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与此同时啊,沙龙政府借着反恐的大旗向阿拉法特施压,还搞了个单边撤离加沙行动。在那之前,中东问题国际四方委员会(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已经在2003年4月正式公布了“路线图”,要求分阶段完成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实现巴勒斯坦建国。可这“路线图”就像女朋友的减肥计划一样,总是无法付诸实施,这一僵局一直持续到奥巴马上任以后才有所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实呢,这关系可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更是涉及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所以这以色列呢,自然就成了美国最“照顾”的国家啦,毕竟在援助方面它可是全球翘楚呢!不过啊,这美国和以色列之间有时候也会闹些小矛盾,毕竟一个是大国怀揣全球野心,一个是地区国家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

这样一来,美以特殊关系就成了一个国际上争议不断的话题。有时候呢,这种关系还会激化一些伊斯兰激进势力,让他们对美国抨击个不停。所以啊,处理好大国关系可真是门艺术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