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24年款款而来,今年初入乡村的基层选调生们,这一年从“校门”走进“村里门”,捧着一颗心去,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要想真正做到服务一方百姓、促进一方发展,必须厚植公仆情怀、筑牢理论基础、坚定担当作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放飞青春梦想。

耕耘公仆情怀,扎根基层大地。扎根基层之要在于播下“公仆”的种子,将个人所长、满腔热情以及服务人民的执着之心深埋这片热土。从身体力行开始,把解决民生问题当作最大的政绩,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变化。同时要时刻心系村民,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挽起裤脚,深入田间地头、屋前院后,了解乡亲们的所思、所需、所求、所盼,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着手,比如通过实施产业扶持计划,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不断提升村民收入水平、生活品质。这颗甘为村民“公仆”的种子虽小,但只要将其深植于土,就一定能在基层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筑牢理论基础,催开发展蓓蕾。种子播种后,就需要精心培育,让其茁壮生长,绽放青春蓓蕾。基层是最贴近民心的桥梁和纽带,扎根基层需将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一方面,要努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破解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农产品品质不高、青年人才流失等制约乡村发展的难题,练就推动乡村振兴的“金刚钻”“硬气功”。另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推动村务网上公开、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以创新驱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矢志担当作为,结实为民硕果。检验工作成效怎么样,关键在村民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当好“顺风耳”,认认真真听取村民声音,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服务理念,确保每一项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让村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要善于打基础、谋长远,和村“两委”班子一道,结合村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充分利用“集体+农户”“集体+国企”等发展模式,发展强村富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扎根基层,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作为选调生,务必坚守基层一线,与村民同甘共苦,共同编织乡村发展的美好篇章,让热血和汗水洒在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献智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