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重申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要性,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锚定“三高四新”发展蓝图,加快“三个高地”建设。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围绕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湖南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设施联通,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华丽嬗变,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谱写了一曲湖南新乐章。
跨山越海 湘企扬帆“出海”
在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一抹熟悉的“极光绿”在白雪皑皑中特别显眼,这里是工程机械湘军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
作为“湖南制造”的代表、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2015年5月,中联重科成为首批入驻中白工业园的中资企业,经过8年的沉淀与发展,中联重科白俄罗斯子公司已成为园区最大的制造企旗舰企业。2022年,被授予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莫列维奇区“年度地区最佳企业荣誉奖”、中白工业园“先进制造企业”。
“截至2022年,中联重科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分子公司及营销、科研机构,100多个销售网点,30多个境外航空港,产品和服务已覆盖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中联重科海外各区域的销售均实现大幅增长。今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海外收入130.29亿元,同比增长100.5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6.69%,创历史新高。
借势“一带一路”机遇,“湖南制造”走出去大潮成势,而中联重科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11月29日,第二届湖南装备与制造走进东盟投资博览会暨2023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这也是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首个海外分展。在展会上,湖南工程机械企业组团亮相,抱团出海,共同拓展东南亚市场。开幕式当天,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星邦智能3家企业就采购签约总金额1.33亿元,展现工程机械“湘军”的风采。
在北美墨西哥城,中车株机改造的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在莫斯科,铁建重工“五朵金花”傲然绽放,以日进尺35米的速度掘胜零下35度极寒环境,刷新当地施工新纪录;在“西非之角”塞内加尔,湖南建工集团承建了非洲第一座专供摔跤的现代化体育场……10年来,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上,湖南企业,湖南人,湖南制造,湖南技术,湖南文化无处不在。
近年来,湖南“走出去”步伐愈发强劲,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大农业、能源电力、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医药、轻工制造等八大优势产业在海外落地生花;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中车株机、楚天科技、爱尔眼科……一批湘企在拓展国际市场中逐步成长为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形成了良好口碑和品牌效应;湖南对外投资规模长期居全国前十、中西部省份第一,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相继落户湖南,对非经贸合作成为全国典范。一大批湘企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国际经贸合作,播撒合作共赢的种子。
截至目前,湖南与79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经贸合作,790家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设立1059家企业。其中,今年1至9月,湖南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新设境外企业49家,对外承包工程项目88个。
互联互通 湖南拥抱世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从中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通道,如今,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跨越山海,再次实现中欧跨越大陆的“握手”。
怀化,一座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山城,如今与“大海相拥”。在怀化国际陆港搭上中老、中越班列,湖南箱包、五金工具、农业机械在此找到了通往东盟的一条便捷通道。
“有了便捷的出海通道,全国箱包企业纷至沓来。”怀化国际陆港经开区招商合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设施联通后带来的变化。他举例说:从怀化发一个40尺大柜到万象,原运费约2万元,开通中欧班列后,运费仅7000元左右。
设施联通构建起互联互通新通道,湖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湖南岳阳城陵矶新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上,塔吊林立,货物运转繁忙,几艘5000吨的货轮正在紧张装卸。两个月前,满载着1000余吨中东地区进口沥青的江轮,顺利抵达岳阳城陵矶港,这是岳阳迎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第一批进口沥青。
泰金宝光电(岳阳)有限公司是城陵矶口岸的常年客户,此刻,公司的工人们驾驶叉车将一件件打包好的打印机产品运入箱内,这批货物将从该口岸搭乘海上丝路接力航线发往泰国。
泰金宝光电(岳阳)有限公司分管业务的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天的出货量是15-20个集装箱,鼎盛时候达到30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的货量是1400-1500台,主要出口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到80%的出口量。
岳阳拥有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湖南唯一拥有国际港口的城市。素有“长江中游第一矶”之称。十年来,城陵矶港的散杂货从2012年进出港量1188万吨、吞吐量625万吨,提升到2022年预计进出港量3000万吨、吞吐量1520万吨;集装箱从2012年吞吐量16.06万标箱,到2022年预计吞吐量100.2万标箱,增长524%。
湖南构建五大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完善铁海、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体系,从“东南西北上”各个方向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深情相拥。
中欧班列(长沙)自2014年10月开行以来,截至今年8月累计开行4175列,跻身全国班列第一方阵;怀化东盟铁海联运初步形成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为主导的东盟货运集结中心,迈入全国东盟班列第一方阵;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依托京广线,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往返非洲的海运航线无缝衔接,开通醴陵陶瓷、吉利汽车、钢材等出口专列;以长沙黄花机场为中心,联动张家界、常德机场,加快构建面向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的区域中转枢纽、对非航空客货运门户枢纽……五条通道承载湖南与世界共同发展的追求,传递湖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友谊,铺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美画卷。
稻种出湘 香飘“一带一路”
距离湖南万里之遥的一个加勒比海岛国上,一粒湖南种子正在改写历史。今年8月10日,巴巴多斯首次收获旱稻,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稻作植物种植的零突破。
2019年,巴巴多斯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2021年,湖南与巴巴多斯签订农业合作项目。
今年4月,湖南省农业专家在巴巴多斯一个农场中成功进行了旱稻种植试验,历经114天的田间管理,实收干谷物58.62公斤,折合产量7.49吨/公顷,结实率94.9%,出米率62%,各项结果均达到中国国内旱稻种植水平。
作为湖南对外交往的一张亮丽名片,与巴巴多斯开展农业合作,只是湖南农业援外的一个新的侧面。
而湖南与马达加斯加开展杂交水稻技术合作始自2007年。十多年来,湖南20多位农业专家先后走进马达加斯加潮湿的热带雨林、干旱的热带高原、灼热的热带草原。
“我们先后在当地试验过五六十个品种,现在种植的‘惟楚902—3’是目前已知最适合当地的品种。”在非洲生活了13年的袁氏马达加斯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艳萍介绍。
43岁的当地村民恩根达库马纳·夏尔说:“杂交水稻的种植,不仅让我盖起了新房,每年收入大幅增加。”据李艳萍介绍,今年,夏尔又开办了一个大米加工坊,将稻谷加工成大米,提高了经济回报,并为周围的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从袁氏种业了解到,袁氏种业在马达加斯加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超71000公顷,平均产量到达7.5吨每公顷。最高示范产量到达12吨每公顷。
如今,在非洲有16个国家种上了中国的杂交水稻。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开展了杂交水稻试种,国外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近800万公顷,按每公顷平均增产两吨稻谷计算,年增产粮食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至5000万人口,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长沙海关发布数据,10年来,湖南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规模大幅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额累计达1.47万亿元。从2013年的664.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3520.7亿元,年均增长20.4%。湖南正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凭借不断发展壮大的优势产业集群,湖南屡屡斩获国际订单。“株洲硬质合金今年出口额创新高、海外订单销售收入持续稳居全国首位、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约四分之一。”株洲市海关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工程机械、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烟花爆竹……湖南好物沿着“丝路海运”源源不断出口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地。
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宁崀山脐橙首次走出国门;汤色红亮、蜜香浓郁的湘西十八洞黄金茶首次出口;符合海外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湖南榫卯木门首次出口……“硬实力”成为湘品“出海”的突破和保证。
今年湖南蔬菜出口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居全国蔬菜出口第2位,永州是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通过陆路为香港直供蔬菜试点城市。湖南蔬菜“圈粉”大湾区,出口量价齐升,靠的便是推广良种良法的天然富硒蔬菜。
今年前11月,湖南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2936.8亿元,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一半以上。湖南对巴西、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市场贸易不断扩大。(来源:大公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