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基因报告又更新了!在「身体特征」这个主题下,增加了针对「静息心率」的基因预测。

新的一年马上到了,也期待这次更新可以作为一个提醒,让大家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多运动。

基因报告的小伙伴,读完文章就可以查看自己的结果,路径为:

「各色 DNA 公众号菜单栏 - 我的 - 主基因报告」

还没有报告的朋友,也可以先读文章,并在文末找到基因检测「好奇心小蓝盒」的购买入口,还可以领 50 元优惠!

570 万+ 基因位点,20 万+ 字报告,赠送 120+ 套心理测试,性状永久持续更新。只需 2 毫升唾液,就可以解锁「你自己」这个宝库啦~

说回静息心率,我会针对以下 4 个问题展开:

  1. 一个人的静息心率,到底多少才最好?

  2. 为什么要关注静息心率,从谁开始的?

  3. 到底有哪些因素在影响心脏的跳动?

  4. 心理压力如何影响一个人的静息心率?

一起看下去吧~

很遗憾,目前的研究并没有定论。

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RHR),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人在安静、休息、放松的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

不同的人,静息心率差异会比较大,通常来说在 60 - 100 bpm(Beats Per Minute)之间。2020 年发表的一篇研究,有 92,457 人在手腕处佩戴设备,来持续监测自己日常的静息心率,得到的心率区间为 40-109 bpm,平均静息心率为 65 bpm。

静息心率是一个基本的生理指标,有很多研究,都是针对静息心率的高低和疾病风险的关系而开展的。目前主流的证据支持:静息心率越高,相关的疾病风险更高。

2020 年,一项针对 79,399 人的研究发现,静息心率每提升 10 bpm,该群体被确诊为高血压的几率是低静息心率群体的 1.09 倍,即几率提升 9%。

相比静息心率为 55.5 bpm 的群体,静息心率为 100 bpm 的群体,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概率提升 58%。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国内外的专家共识为,当观察到静息心率到80 bpm及以上时,需要引起重视,尽快干预。

除了高血压,较高的静息心率还会提升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提升全因死亡率。

那是不是静息心率越低越好呢?也不是。

研究发现,低于平均静息心率(比如小于 65 bpm)的群体,出现房颤的风险更高。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房跳动显著增快而且极不规律。

还存在一种情况叫做「心动过缓」,通常指的是心率低于 50-60 bpm ,当然这并非是一种疾病表现,在年轻运动员、正常衰老的人或某些疾病患者中,可能都会观察到。

所以较低的静息心率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有问题的,需要结合其它身体表现,一起考虑。

以上关于静息心率的研究,都指的是人们当下的静息心率。它是在先天静息心率的基础上,受其它很多因素影响后,最终表现出来的。

比如,假设你日常生活中长期坚持运动,特别是耐力运动或者瑜伽,你的静息心率会在天生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那一个人先天的静息心率,即我们这次基因解读的对象,它的高低意味着什么呢?

结果出乎研究者的意料。

这篇基因研究发表于 2023 年,是目前针对静息心率,样本最大,发表时间最新的基因研究。研究人群包含东亚人群在内的多个族群,是过去 100 项基因研究的综合,研究样本为 835,465 人。此研究共发现影响静息心率的 493 个基因位点,涉及 670 个基因。

针对先天静息心率水平(也就是用基因数据预测的静息心率)和疾病风险的关系这篇研究给出了不一样的结论

先天静息心率越高,扩张型心肌病的风险越高,但房颤、缺血性卒中和心源性卒中的风险会更低。不像之前的研究,该研究未发现先天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关系。

最后,这篇论文的研究者表示,要谨慎解释这个结果,并提醒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

人类对静息心率的关注,历史非常悠久。公元前 3000 年至公元前 1600 年,古埃及就有关于如何测量脉搏的记载,古罗马时期的医生盖伦,就以根据脉搏预测健康状况而闻名。

而关于哺乳动物寿命和静息心率关系的研究,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静息心率和寿命、健康的关系。

哺乳动物体型越小,心率越高,寿命越短。比如小鼠的心率很快,约为 400-600 bpm,但寿命只有几年,而鲸鱼的静息心率为 30-40 bpm,寿命则长达几十年。

Levine 在 1997 年发现,哺乳动物的静息心率和寿命,呈现出了一种非常明确的线性关系。显而易见,人类是个特例。这可能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极大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好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心脏。

心脏的跳动,本质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电,刺激心肌收缩。心脏有自己天生的「起搏器」,叫做窦房结,如果不受其它任何调控,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放电频率相对稳定,为 100 bpm。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它影响,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 100 次。

当然随着年纪的增长,窦房结可能会出现问题,严重的时候,可能需要安装人工的心脏「起搏器」。

心脏电传导过程

心脏的跳动对身体来说至关重要,跳动一次,代表着泵血一次,即把血液中的氧气和能量,输送给身体,帮助身体完成当下的「任务」。

为了维持身体的稳态,应对各种来自体内和体外的压力刺激,我们需要一个「调控中枢」,综合身体状况以及外界环境的刺激,来帮助心跳更快或者更慢跳动。这个中枢,就是神经系统

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心率,是在神经系统调控下,综合身体情况和外在的环境刺激,而达到的一种平衡。所以在一天中,心率可能会有较大范围的变化。

负责调控心率的主要神经叫做自主神经系统,我们很难直接通过意识去控制它们。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前者的主要功能是提升心率和其它帮助压力应对的反应,后者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心率和帮助人更好地休息、消化等。

在运动的时候,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交感神经会更活跃,从而提升心率和呼吸频率。

而休息时,身体不需要那么多的氧气和能量,想要节能,副交感神经会更主导,降低心率,即我们所说的静息心率。

而我们关注的静息心率,是副交感神经主导下,心脏的跳动频率。

所以关于静息心率测量,有些专家认为应该在刚起床时检测,因为这时候可以尽可能排除交感神经对心率提升的影响。毕竟,白天我们会经历一些压力刺激,大多数时候的心率,代表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成的一种平衡状态。

除了心脏本身的电传导、大小、心肌能力外,还有很多其它生理因素,在影响心脏的跳动频率,比如一个人的高矮胖瘦、激素水平、血管弹性等等。

对于成年人来说,静息心率会先上升再下降,转折点大概发生在 50 岁左右。而静息心率的下降,代表着身体的衰老,比如窦房结的功能下降,心肌收缩能力下降等等。

下图展示了随年龄增长,平均静息心率的变化。绿色代表女性,蓝色代表男性。可以看到,女性的平均静息心率要显著高于男性。

压力,不管是真实的,还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往往意味着威胁,所以人类有一套精妙的系统来应对压力。

对压力反应最灵敏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会被激活,相关神经细胞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快速提升我们的心率,即出现压力应对的「战-逃」反应。

除了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通常称为 HPA 轴),也会在压力发生后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后激活。肾上腺皮质会产生皮质醇,协调身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反应。

交感神经和 HPA 轴也会相互影响,调整身体更好地应对压力,等压力过去后,副交感神经会占主导,从而帮助身体恢复平静。

所以从即时的压力反应看,压力会促进心率的提升,这也是人类在面对压力时的正常反应。

那经历压力事件,是否会影响一个人的静息心率呢?答案是比较模糊的。

2014 年一篇针对 4,430 名韩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过去 3 个月经历压力性事件的群体,平均静息心率反而更低。

相比没有经历压力性事件的群体,经历 2 个压力性事件的群体,静息心率低了 3.72 bpm。

针对这一反直觉的结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的解释:由于问的是过去 3 个月的压力事件,这些人可能当前正处于压力恢复期,而经历压力就像做运动一样,都会先提升心率,随后会降低心率,所谓「打不败你的,让你更强大」。

不过从人体应对压力的生理基础来看,上述的研究,估计只是一种情况。如果经历较大的创伤,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的状态,那静息心率可能是提升的。

2004 年,一个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小样本研究发现,多年前同样经历创伤,被确诊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静息心率会更高。

由于静息心率影响是如此复杂,压力对每个人心脏功能的影响,可能都不一样。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现在每个人都能轻易了解自己的静息心率。不过,智能手表在测量静息心率时,取样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比如随机检测到不运动后的一段时间,用来测量静息心率。但是不动并不意味着你处于放松的状态。所以,智能手表测出的你每天的静息心率可能并不同,可对比性也比较差。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探索下自己的智能手表。

影响静息心率的因素实在是太过复杂,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基因对它的影响大小还没定论的原因,目前研究得出的差异较大,在 23%-68% 之间。这可能是受不同人群,以及不同的心率测量方式影响。

而对于关心自己健康的人来说,行动的方向都指向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会给自己减压,会调节情绪,好好睡觉,好好吃饭,积极锻炼等等。不过这些也都属于很多人「道理都懂但臣妾做不到」的范畴,有时间多来你的基因报告,翻一翻行动建议的部分也是好的。

关于静息心率就说这些啦,期待明年再给大家更新基因报告!

参考研究

van de Vegte, Y. J., Eppinga, R. N., van der Ende, M. Y., Hagemeijer, Y. P., Mahendran, Y., Salfati, E., Smith, A. V., Tan, V. Y., Arking, D. E., Ntalla, I., Appel, E. V., Schurmann, C., Brody, J. A., Rueedi, R., Polasek, O., Sveinbjornsson, G., Lecoeur, C., Ladenvall, C., Zhao, J. H., … van der Harst, P. (2023). Genetic insights into resting heart rate and its 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ature Communications , 14 (1), Article 1.

Sadeghi, M., Sasangohar, F., McDonald, A. D., & Hegde, S. (2022). Understanding Heart Rate Reactions to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mong Veterans: A Naturalistic Study. Human Factors , 64 (1), 173–187.

Shen, L., Wang, Y., Jiang, X., Ren, Y., Han, C., & Yang, Y. (2020). Dose-response association of resting heart rate and hypertension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Medicine , 99 (10), e19401.

Quer, G., Gouda, P., Galarnyk, M., Topol, E. J., & Steinhubl, S. R. (2020).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daily resting heart rate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age, sex, sleep, BMI, and time of year: Ret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of 92,457 adults. PLOS ONE , 15 (2), e0227709.

Jensen, M. T. (2019). Resting heart rate and relation to disease and longevit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 79 (1–2), 108–116.

Reimers, A. K., Knapp, G., & Reimers, C.-D. (2018). Effects of Exercise on the Resting Heart Rat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al Studies.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 7 (12), 503.

Jensen, M. T., Wod, M., Galatius, S., Hjelmborg, J. B., Jensen, G. B., & Christensen, K. (2018). Heritability of resting heart rate and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twins. Heart (British Cardiac Society) , 104 (1), 30–36.

Aune, D., Sen, A., ó’Hartaigh, B., Janszky, I., Romundstad, P. R., Tonstad, S., & Vatten, L. J. (2017). Resting heart rate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otal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Nutrition, Metabolism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27 (6), 504–517.

Zhang, D., Wang, W., & Li, F. (2016). Association between resting heart rat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troke, sudden death and non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CMAJ , 188 (15), E384–E392.

Zhang, D., Shen, X., & Qi, X. (2016). Resting heart rate and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 meta-analysi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 188 (3), E53–E63.

Lee, J.-M., Kim, H. C., Kang, J. I., & Suh, I. (2014). Association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resting heart rate. BMC Psychology , 2 (1), 29.

Zhang, G. Q., & Zhang, W. (2009). Heart rate, lifespan, and mortality risk.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 8 (1), 52–60.

Buckley, T. C., Holohan, D., Greif, J. L., Bedard, M., & Suvak, M. (2004). Twenty‐four‐hour ambulatory assessment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in chronic PTSD and non‐PTSD veterans.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 17 (2), 16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