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理剑川:冬日剑湖生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一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云南剑川剑湖湿地候鸟重要栖息地”成功入选。这也是剑湖湿地继获得“国家重要湿地”称号后,又得到的一份“国字号”殊荣。

剑湖为滇西北高原淡水湖泊,位于横断山脉中南段,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境内,今存水面6.4平方公里,并拥有数百平方公里的边缘湿地,剑湖湿地是云南重要的高原湿地之一。

《滇黔志略》记载:“剑湖,州六十余里,尾曲流三折,如川字,因以剑川名州。”

早在青铜时代,剑湖周边就孕育了以海门口遗址为代表的史前聚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剑川州学正刘仁安曾写道:“丝丝弱柳絮飞扬,两岸梨花带雪香;乍听渔歌声近远,斜看波涌势汪洋;舟浮映日湖光动,水解晴泥燕子忙;游罢归来欢不尽,还疑身在水中央。”

在为人称道的“剑阳八景”中(剑阳镇在剑川县东北部), 剑湖就独占两景。

其一是“中秋晚,月未出,海门水中先有月”的“海门秋月”之景;其二是“湖中渔人夜静捕鱼,火光如星丽天”的“海面渔灯”之景。

同时,这里也是中国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集结点和停歇地,迁徙水禽的越冬栖息地。

每年到剑湖湿地越冬的候鸟近3万只,保护区内能时常监测到彩鹮、黑鹳、白尾海雕、铜翅水雉、灰鹤、白琵鹭、钳嘴鹳等珍稀保护鸟类。

近年来,剑湖湿地围绕湿地生态修复、加强巡护监测、健全执法体系、开展科普宣教等方式,加大濒危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力度,剑湖国家重要湿地范围内鸟类已增加至274种。

今年11月28日,在剑湖湿地监测到十余只被誉为“鸟中国宝”的东方白鹳,这是它们首次现身剑湖湿地,成为了剑湖的第274位来宾。

在植物方面,剑湖湿地拥有56科113属158种湿地维管束植物,其中蕨类植物占7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则有49科103属147种。其中,有2种植物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湿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对维护湿地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新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剑川县剑湖湿地位列其中。

剑川县剑湖与大理市洱海、香格里拉市千湖山3处湿地,成为了云南省首批“国字号”重要湿地。

通过加大生态修复与恢复力度,营造更好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剑川县进一步提高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推动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云南网记者 段苏航 通讯员 施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