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右玉县南河湾实施生态系统提质工程,以前废弃的滩涂成了碧波荡漾、鸟类栖息的湿地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让汾河源头的流量逐渐丰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城市实施吴王山生态治理工程后,地绿了、水清了、景美了,成了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调研指导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尖草坪区慕云山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综合整治给沁水县土沃乡发展休闲农业注入新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泉市郊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美了田野,富了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和县永和关石质山地生态治理工程让荒山披上绿装。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近年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资源部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为根本遵循,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生态保护修复的治理之道,加强顶层设计,组织编制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科学谋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格局,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建设美丽山西、美丽中国的时代重任中持续发力,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美丽山西的底色越擦越亮。

强化顶层设计 坚决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

众所周知,我省是地处黄土高原的能源大省,常年的煤矿过度开采给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大地留下了大量采空区,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地面塌陷等诸多破坏,就是放到全国,山西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任务可谓面积大、实施难度大。

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这样评价生态保护修复的意义:矿山开采通常会对周围的土地、水源、植被等自然资源造成破坏,而矿山生态修复不但可以恢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修复水源,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为各种动物提供栖息地;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地区的形象和吸引力,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美丽的家园。

针对矿山开采较多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省情,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一手抓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一手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强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重点项目,有效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促进我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欲善其事,规划先行。

我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繁重,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情况各异,从资金投入、工程进度到质量管控,地域之广、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于山西这个经济并不发达的省份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在国家《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架构下,我省于2022年12月28日正式发布《山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标志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为我省精准调查生态本底,科学诊断生态问题,系统划分生态修复单元,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系统治理,科学布局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形成“两山七河一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有效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我省结合省情,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系统性保护、整体性修复,对分散和分割的生态修复内容进行科学整体设计,打破行政管理、资金事权等制约,成立了“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草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主任由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兼任,办公室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强化指挥调度,抓好推进落实等。

省自然资源厅作为生态保护业务主责部门,对持证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一是出台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规范矿业权人基金缴存和生态义务履行,对矿业权人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形成制度约束;二是规范开发治理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备案制度,全国率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土地复垦方案》“四合一”编写,为矿山生态修复系统性提供科学指引。

对无主矿山的生态修复,结合我省近几年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制定了《山西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办法》和《山西省矿山生态修复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管理。为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先后出台了《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实施细则》《山西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办法》,切实保障我省“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省自然资源厅为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土地综合整治成效,强调规划引领作用,为县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编制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制定了《山西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改善生产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资金保障水平,明确农用地综合整治、低效建设用地整治等整治工程的规模、布局,确定整治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以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助推乡村振兴。

省自然资源厅先后印发了《山西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试行)》《关于扎实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山西省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提纲(试行)》,对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和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框架和内容有了明确要求。在省自然资源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的领导下,各试点县成立由县领导担任组长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领导小组,落实工作职责,明确责任人员,抓住“制度建设、规划引领、资金保障、措施到位”四个关键环节,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我省“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既分工又合作,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兼顾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科学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统筹兼顾、整体实施,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注重示范引领 带动生态保护修复上台阶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相继实施见效,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不断提升,为美丽山西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大雪时节,寒气逼人。午后来到太原市汾河景区,岸上健身锻炼的市民不在少数,不时还能看到前来由游泳的冬泳爱好者。一位正在锻炼的年轻人说:“以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景象没有了,这几年汾河越来越美。”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为实现山西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目标,我省积极争取中央资金20亿元,预算总投资83亿元,实施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实施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工程,流域内美丽的景色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放眼远眺如今的汾河,一湾碧水穿城过,一川锦绣入目来,天蓝水清的美丽生态图清晰展现。

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主要实施了河流水系及水生态保护恢复、造林绿化治理、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及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农用地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六大类工程,目前,项目完成了综合治理地表塌陷及地质灾害面积851公顷,水源涵养面积48457公顷,农用地整治面积8871公顷,沟坡治理面积1901公顷,使治理区域矿山生态整治恢复率达到73.93%,森林覆盖率达到36.64%,各项目县水土流失治理率均达到预设目标值,地表水水质达到Ⅱ类,切实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助力我省“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2年12月我省汾河山水项目与全国其他山水试点省汾河山水项目与全国其他山水试点项目组成践行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组成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受到全球好评和关注。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中,除了水环境和湿地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对于我省来说也尤为重要和紧迫。

为推动持证矿山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全面监督矿业权人严格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的通知”和“进一步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确保矿业权人生态修复义务全面履行到位,明确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监管责任,监督矿业权人自主履行矿山生态修复义务。出台矿山生态修复规范,强化年度生态修复及验收要求,规范和指导我省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工作;制定露天煤矿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3个方面,建立露天煤矿准入机制、生态修复机制等8个长效制度,加强全省露天煤矿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来到临汾乡宁县,站在高处眺望山西华宁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只见草木错落有致,远山、矿区、村庄、道路相映成趣,一幅生态田园画卷在吕梁山间悄然铺开。

“一直以来,这里的山山水水滋养着乡宁百姓,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无尽福祉。作为国企,我们要守护好这方水土,保护好身边的生态环境既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华宁焦煤公司有关负责人饱含深情地说。

近年来,华宁焦煤公司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坚持“源头治理、系统观念”的原则,科学制定矿山治理计划和方案,打造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模式,让矿山发展焕发勃勃生机。为保障矿山生态修复顺利推进,华宁焦煤公司从企业利润中,按期提取土地复垦费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基金,依据审批的矿山开发治理方案,分年度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真金白银投入到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中。

距离华宁焦煤公司不到3公里的罗毕村,通过生态修复,完成了表土剥离、底土平整、外运客土、田坎修筑、地裂缝充填夯实、土地翻耕等工程,昔日荒芜重现勃勃生机,田野里的花椒树每年都有红彤彤的果实。村民们高兴地说:“过去碎石堆积、杂草丛生,现在点土成金,矿山生态修复让我们有了增收新门路。”

企业的生态保护修复能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还得益于遍布全省各地的一双双千里眼。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级干部赵福义说:“我省建立了生态保护修复监测管理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动态监测技术,对全省矿业权人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实行信息化监管,每个矿山企业的生态保护修复情况,轻轻一点鼠标便可呈现出来,有效促进了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来自自然资源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矿山企业自主缴存生态修复基金和土地复垦费用475亿元,持续专款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全面开创了我省有主矿山生态修复新局面。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历史遗留无主矿山生态修复工作,2021年,省自然资源厅完成了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图斑核查工作,全面摸清了历史遗留矿山总量。经核查,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共8000多个图斑,面积达2.28万公顷。

近年来,我省投资20.8亿元实施了包括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城市和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完成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2400多个图斑,治理面积6700多公顷。

位于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东梁庄村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东梁庄村623图斑,由山西大地民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承建,工程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于2020年12月底完工。村里新修复的130亩耕地由村里统一调配耕种,并配备了专门水泵房和专业技术人员。2021年播种的农作物大获丰收,仅红薯和高粱年经济收入就有23万元,再加上向日葵等销售收入,年收益超过25万元。

晋城市的吴王山,过去几十年来,因煤炭开采和无序开发,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山体塌陷、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晋城市将吴王山确定为生态修复重点工程,投资2.7亿元,规划修复治理总面积7500亩,绿化面积约4000亩。经过多年的精心治理,一座昔日藏污纳垢、无序开发的采煤沉陷区蝶变成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森林公园,因采矿活动形成的地表沉降区、采矿废弃物堆积地等得到全面恢复治理,极大地改善了市区生态环境,现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度假、健身、娱乐、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随着我省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的不断加大,涌现出一大批修复效果好、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项目,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从这些项目中,经过严格遴选,选取20个项目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为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有效指导和切实提升全省各市县生态修复工作水平。

开展土地整治 为乡村振兴提供自然资源保障

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解决我省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紧张,优化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2019年,省自然资源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部署要求,结合本省实际,组织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经过初选和公示程序,2020年10月,省自然资源厅向自然资源部报送了《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准备工作情况的报告》,初选我省试点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以文件形式批复我省目前实施的11个项目列入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发挥专业部门的政策和技术支撑作用,2020年,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分管厅领导赵福义任组长,厅相关处室局、事业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自然资源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技术组,办公室设在厅生态修复处,负责协调和承办围绕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事项;技术组设在原省土地整理中心,负责对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调研、咨询、指导、研讨等全过程技术支撑。

在扎实推进国家试点项目的同时,我省还积极实施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从2019年开始,启动实施4批次共49个省级项目,目前,8个试点项目均完成了验收工作。

2021年,15个试点项目规划设计获得批复,进入实施阶段。

2022年,12个项目试点项目中,4个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评审并下达批复,进入实施阶段,分别为晋城市沁水县2个项目、泽州县,忻州市五寨县;3个项目已进行了初步设计报告审查,分别为长治市沁源县,临汾市大宁县,忻州市保德县。

2023年,8个试点项目完成了实施方案的修改并备案,分别为晋中市榆次区、昔阳县,大同市云州区,晋城市阳城县2个、高平市、沁水县,太原市阳曲县。

一步一个脚印,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逐步在全省推开,试点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沁水县的土沃乡下沃泉、南阳两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省自然资源厅推进的省级试点项目。项目2019年批复,以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三个板块为重点,两个项目总投资1205.42万元,已于今年4月全部完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下沃泉村和南阳村田块整治情况各有不同。沁水县土沃乡乡长赵勇说,下沃泉村多是山上的梯田,田块小且不能连片,无法进行机械化耕种,整治时重点通过填、挖的方式使分散的小块梯田变成连片的大块地,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化率。南阳村田地则多为河滩地,砾石含量高,土壤肥力不够,农作物产量不高。通过田块平整、改土培肥,土壤质量得到很大提升。通过项目实施,下沃泉村平整5个连片田块,平整土地7729立方米,施有机肥3.38吨;南阳村平整田块12246立方米,石坎砌筑485立方米,表土回填8680立方米,土地翻新9.4754公顷,施撒有机肥42.639吨。

今年10月,在下沃泉村和南阳村看到,村中空地上到处是晾晒的金黄色玉米。因为种子发芽率高、打理简单,村民们多在田地里种植玉米,现在正是玉米收获的季节。“干玉米一斤能卖1.3—1.5元,不晒的话大约是0.9元一斤。”南阳村一位村民说,“政府给田地做了整治后,我们的玉米亩产量由1200斤增加到了1500斤,增产达25%,能多卖400多块钱呢。”

项目整治中,还同时对村里的田间道路进行了铺设拓宽。“没有简单地铺水泥路,是因为水泥路在冬天下雪后路表面会出现崩裂,另外,还考虑到要还原古村原貌,所以最终选择混凝土混合鹅卵石及石块铺路,美观的同时更适合沁水的气候特点。”顺着赵勇手指的方向,一条漂亮的鹅卵石路蜿蜒着伸入村子里。

针对南阳村缺水的实际情况,省自然资源厅精准施策,在南阳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推进灌溉水源工程,新建一座无盖露天2000方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蓄水池。“从太行洪谷引来水源,积蓄在蓄水池,可满足周边近300亩设施大棚灌溉用水。”赵勇说,“之前都是用水车拉水灌溉,因缺水,无花果、樱桃等都不敢扩大种植面积。现在有了蓄水池,大棚建起来了,种植面积都大幅扩大了。大田樱桃原本是6月中旬上市,现在大棚种植能提前到5月初,价格翻了2倍多,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啊。”

为推动提升下沃泉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省自然资源厅将眼光瞄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整治中,在下沃泉村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铺设1093米钢带波纹管,变污水为灌溉水,彻底解决了村里污水处理问题,为下沃泉村全力运营研学产业、亲子教育为主题的“童年小镇”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截至目前,我省共实施11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涉及大同、朔州、晋中、长治、晋城、运城6市11个县,整治总规模14025.06公顷,新增耕地892.78公顷。实施省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批次,共49个,整治规模5554.441公顷,新增耕地427.75公顷。

通过全域土地整治腾退的建设用地,在保障试点乡镇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用地的前提下,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长期从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曾波谈起土地综合整治的益处感慨良多:“从土地整理到土地整治,再到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迎来新征程,自然资源部门要在促进土地集约节约、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主动作为,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的自然资源保障。”(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