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筑师金立晗:将艺术融于生活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古代文明的庙宇和宫殿,到现代城市的摩天大楼和住宅区,建筑不仅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和愿望。它不仅提供了庇护,还反映了文化、历史和社会的演变。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建筑师的设计不仅构成了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城市,同时也不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在人类文明发展了上千年后的今天,一位当代建筑师的日常工作和创作过程又会是怎样的呢?金立晗是一位在纽约KPF建筑事务所 (Kohn Pedersen Fox) 工作的建筑师,他的设计理念深受各种艺术形式的启发,同时又源自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创造出既有艺术美感又贴近生活的建筑作品。最近我们有幸从他一系列的获奖作品中一窥他在建筑上的新的探索。

金立晗出生于中国杭州。他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完成本科学业后远赴美国,于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他曾有幸在法国巴黎,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获得硕士学位后,他选择在纽约的著名建筑事务所KPF继续他的职业道路,为多个国际大型项目注入了新颖的设计理念和创造力。今年,他的个人音乐厅设计作品“Tension Instrument” 获得了A’ Design Awards的金奖,并入围了由著名建筑媒体Architizer 举办的 A+ Award奖。同时,他的艺术画廊设计作品 “Twisted Intertwining” 也获得了A+ Award奖的特别提名;“Islamic Distiller Mosque” 获得了A’ Design Gold Awards的铜奖。此外,他曾受邀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天津大学担任客座评图人,用他自己的创意和经验启发下一代的建筑师。

“Islamic Distiller” 是金立晗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系统。该设计是基于他对穆斯林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以更高效且美观的方式解决当今的人居环境问题。该设计也获得了A’ Design Gold Awards的铜奖。

设计结合了他在埃及游历的经历。从穆斯林的生活出发,将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结合,为穆斯林居民提供干净的水源。考虑到穆斯林一日五次的祷告习惯,他将当地随处可见的小型清真寺作为日常的饮水场所。而进一步,是将自己设计的太阳能蒸馏系统,结合一种新的结构,设置在清真寺的屋顶上。这样也使得清真寺的净水过程无需外部供电,十分环保。蒸馏系统的运作逻辑十分简单,即利用薄膜和太阳能的简单蒸馏系统。同时,屋顶的水蒸馏过程将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减少了热辐射,也使下部空间更加宜人。本设计将建筑设备与建筑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而理性的思考和基本的科学原理,保证了这个设计的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立晗在“Islamic Distiller Mosque”项目中的特殊建筑结构结合了太阳能净水装置, 并因此获得获得 A’ Design Awards 铜奖)

生活之外,各种艺术形式也是金立晗重要的灵感来源。Tension Instrument 便是金立晗对建筑和音乐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一种尝试。作品中的空间原型的灵感来自于弦乐器内部的张力(tesion)。“弦乐的音色是由其内部的物质性的张力决定的。声音是一种媒介,将物质的张力转化为感性的张力” 他解释道,“而我相信建筑的语言也是一种媒介,张力也可以通过建筑被感受。”

他为该项目设计的空间原型是由一个受拉的弯曲木制曲面和一个受张力的金属拉索构成的。这种张力与拉力对抗的空间形式,将弦乐紧张感在物理和心里层面延续了下来,并最终用于构成整个空间。 而在整体的建筑空间组织上,交响乐的重复与变化的手法也被很好地借鉴到了建筑空间中: 一个建筑空间原型,就如同乐章中的主旋律,被设计成不同尺度、 材料和比例的建筑元素: 大到承重墙,小到看台、屋顶以及墙壁上的吸音板。 因而最终的建筑空间在具有独特性的同时,又如同一首交响乐一样,各个元素非常和谐地被组织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立晗设计的布拉格音乐厅作品 “Tension Instrument” 获得 A’ Design Awards 金奖以及Architizer A+ Award入围奖)

如果说Tension Instrument是金立晗将建筑与音乐结合的一种尝试, 那Twisted Intertwining是他将雕塑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另一种探索。

对手工艺的痴迷是金立晗建筑事业的起点。”从我中国家乡街上的吹玻璃艺人,到装修工地上的木工师傅,他们的操作方式取决于对材料和结构的理性思考,也来自于内心的审美判断。手工建造,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交织点。因而,让我兴奋的设计,也往往是那些落实在建造上的创意。从设计的推敲到最终的建造,手工一直是串联于其中的方法和手段。”

“然而似乎,这是一个轻视建造的时代。无论是使用者、观众,还是建筑师、艺术家,都越来越关注设计或是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社会意义,而很少关心制作、建造过程。Artist 和artisan作为同源词,似乎从协作关系,变成了支配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artisan更是被推到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这个设计可以说是我的建筑观的一种体现,甚至说是一种呼吁,手工是设计的根本方法,而创意最终落实于建造。”

设计从对一系列当代雕塑的学习开始。他进而着重研究了金属铝的材料性,并自己设计了机器对其进行加工。慢慢地再用理性的参数、比例控制这个加工过程,最终创造出一系列空间原型,在最终赋予其建构性之后,完成一个从手工雕塑转变成具有具体功能的建筑的过程。

该项目的空间原型是一个被轴向扭转的金属条。金属的延展性赋予了空间的流动美感。水平和垂直结构的连续性也打破了传统对墙体和楼板的定义:通过扭转,原型既是墙也是楼板。而各个原型之间头尾交错并置的交接方式也使该原型成为一种稳固的建筑结构。

虽然扭转的形式产生了大量的曲线,但是建筑的横向剖面一直都是一个个矩形。这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可行性。而不同角度的矩形构成的剖面,也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了这个建筑:由同一原型衍生出的一系列雕塑的集合。建筑,不仅是一个场所,它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wisted Intertwining”源自金立晗对手工艺与雕塑的探索。该设计也荣获Architizer A+ Award特别提名奖)

在诸多天马行空的个人作品之外,他也将自己的设计能力发挥在很多重大的国际项目中。就在今年,他在KPF所参与的设计项目,华润东莞万象城和上海北外滩超高层塔楼,陆续完成了设计阶段并开始破土动工。这两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金立晗这三年来持续输出的设计创意。而他在设计上的优异表现,也使他在KPF中被进一步地重用:明年他将参与到新加坡樟宜机场的设计中去。随着新项目的陆续展开,他也将在KPF这一国际一线设计公司,进一步地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