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抑郁的人都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如果性格开朗一些,有什么不开心的就说出来,甚至是骂出来,发泄出来,就不会抑郁了。

事实上,抑郁和性格没有必然的关系。再开朗的人,在连续打击之下,也可能变得悲观厌世。

古今中外,患上抑郁症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林肯、海明威、张国荣、三毛、海子。

他们中有些人因抑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这和性格无关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明威是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种大无畏精神,一个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硬汉形象。他借老人之口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这个硬汉,没有被高血压打败,却在面对抑郁时,选择了毁灭。

是什么让海明威选择了这样一条路?是他一直以来给自己营造的硬汉人设。由于疾病折磨和电击所导致的无法创作,他感觉自己快被命运之神打败了,所以,选择了毁灭自己。

试想一下,如果海明威没有被抑郁症打败,也许还会写出更多像《老人与海》一样的著作;如果三毛没有结束生命,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关于撒哈拉的故事;如果张国荣没有走得那么匆忙,还会诞生更多像《霸王别姬》一样的电影;如果海子能活到现在,我们会欣赏到更多“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 。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 ,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

这里的性格,和内向外向没有关系,称它为思维模式更恰当一些。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会决定他对事情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

有什么样态度和看法,就会决定他有什么样的行为和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建了‘情绪ABC理论’,他认为某个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人们消极情绪和行为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事件A所持有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观念B,才是引发C的直接原因,所以,并不是事件造成了人们的情绪,而是错误观念。简单来说,就是观念决定你的情绪,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

比如,张三和李四,同样被公司裁员了。张三很乐观,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再找下一份工作就好了。

而李四则痛苦万分,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即使去找工作,也不一定会成功,整天借酒浇愁,颓废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裁员就激发事件A,张三和李四之所以有不同的行为反应C,是因为他们对裁员这件事的态度B不同。所以,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它。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境,磨难,这些我们无法避免。

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它们,给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和情绪反应。

情绪稳定的人,才是清醒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呢?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好方法,随时随地可以练习,不需要占用工作时间,也不需要复杂的运动装备。练习方式灵活多样,你可以读,可以写,可以大声背诵,也可以在心中默念。

这个方法叫誓言法。

通过反复背诵一些积极正面的誓言句子,让它们进入你的潜意识,替换掉潜意识中原来悲观消极的旧思想,形成全新的积极正面的思维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的思维模式下,你在遇到困难和挫的时候,头脑中第一反应不再是过去的习惯性思维,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

我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我的一个女学员,分享了她练习誓言法后的变化。

夏天的时候,她骑自行车带孩子出去玩,刚下完雨的路面有点滑,一不小心摔倒了。她爬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发现没有受伤,又跑过去检查孩子,结果两个人只是湿了衣服,都没有摔伤。她头脑中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今天真是太幸运了,从车上摔下来,居然没受伤,可真是幸运的一天。

如果是以前的她,头脑中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想,今天真是太倒霉了,出来玩还能摔一跤,为什么别人骑车都好好的,只有自己这么笨?

同样一件事,在练习誓言法前和练习后,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情绪反应。这就是誓言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