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帮小刺猬找到自我”,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年级的小王同学上课总是坐不住,容易走神发呆。放学后会将同学们不小心落下的文具和书籍“据为己有”。更令人担忧的是他还有说脏话、动手打人等不良行为习惯,这些情况导致同学们逐渐疏远他。

小王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长期在外地打工,妈妈忙于工作,放学后经常让孩子在邻居或亲戚家,下班后再接回,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很少讲道理,以打为主。

一、分析

表面上看小王同学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坐不住、乱动等情况,主要是由于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意志力较为薄弱。对课堂和学习提不起兴趣,是由于缺乏一定的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出现骂人、打人等行为习惯,主要是由于自身自制力较为薄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王同学经常在说话的时候出现一些不文明的口头禅,大多与自身成长的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父母日常的行为表现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另外,爸爸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妈妈工作较忙,压力较大,对孩子的关注大多停留在表面的物质条件,缺乏有效的陪伴。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真正的学会理解孩子,陪伴不仅仅是“陪”,重在“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理解,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小王同学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从而约束自己的言行。

除此之外,一些影视作品中也会出现一些打斗的情节,小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模仿,从而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

二、策略

(一)家访,形成家校合力

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场所在家庭,案例中的小王同学渐渐地成为了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孩子”,同学们眼中的“坏榜样”。

一开始我与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但是效果不佳。于是我又开始与家长通过家访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我首先表达了对小王同学的重视,以此赢得家长的信任。通过交流,表达了小王同学目前存在的不良行为问题需要被正视,家长对老师的观点也表示认同。

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方面着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父母在和孩子的日常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以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要求孩子不说脏话的同时,自己先做好表率。尽量多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放学后去亲戚家或者邻居家,这样会造成孩子内心安全感的缺失,有效的陪伴还应该多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试着站在小王的角度去看问题,然后平等交流与对话。

(二)倾听,尊重理解孩子

面对人人头疼的小王同学,我经常找他聊天,聊学习、同学、父母……在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小王同学内心渴望被别人重视,有时候故意不经允许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也是为了吸引同学和老师们的注意力。

聊天时,我大多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做到全神贯注地听,注意和他的眼神对视,站在他的角度看待问题,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当他讲到兴奋的时候我常会用:“哦,你说的很对。”“原来是这样啊!我能理解你。”来回应他的感受。

倾听、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渐渐地我也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小王,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我们应该做哪些正确的行为?错误的行为怎样避免?他也总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试图将我说的话记住。

(三)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前期和小王同学的交流沟通,发现小王同学很喜欢音乐和美术课程,在家里也会经常动手做手工,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上课时注意力非常集中,小王同学尤其喜欢音乐老师赵老师。

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找到各科任课老师,对小王同学目前的情况进行交流,我和各任课教师之间会定期沟通,以此了解小王在其他课堂中的表现情况。

教师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当小王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时候,会及时在班级表扬,从而形成正强化。当在课堂上出现乱动、下座位等情况时,任课老师也会及时和我反馈,并且找小王同学谈心。

(四)计划,获得自我认同

小王同学已经很难跟上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度,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他落下了很多知识,于是我根据他现有的学习水平,决定每天为他“私人订制”语文学习任务。

我会每天写好他当天晚上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认真阅读课外读物二十分钟,帮妈妈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且要求他自己独立完成,如果能够完成就在后面打上√,没有完成就打×。

当他完成时,我会进行记录和积分,比如坚持一个星期完成任务,可以获得一张表扬信,集满四张表扬信可以兑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礼物。

如果没有完成我们会一起寻找原因并且商议惩罚的措施,是难度太大没有完成?还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没有完成?如果是难度太大,一起商量适当的降低难度,如果是由于懒惰必须接受惩罚,而这个惩罚大多和劳动有关,也是孩子自己决定的惩罚措施。一次没有完成会进行口头批评,两次没有完成将要放学留下来帮助值日生完成值日,三次没有完成将会没收之前积攒的表扬信。

私人订制的学习计划,更加符合小王同学的学习,而孩子的妈妈看到小王同学一点点的进步,也感到很欣慰,给我发来信息,言辞恳切,表示愿意和老师一起监督孩子,一起努力,让孩子变得更好。

最令我欣慰的是曾经那个无助甚至有些抓狂的妈妈变得不再那么暴躁,对孩子的学习和交流变得更加柔和。

渐渐地,小王同学上课不再热衷于切橡皮,他偶尔还会举手回答问题,而每一次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进步。回答正确证明他有认真听课,值得表扬,即使回答错误也说明他在积极思考,值得肯定。

这样的学习计划一写就是整整一年,在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们不仅是师生,更是朋友。小王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在在一步步提高。他常常会笑着问我“老师,我最近是不是又进步了?”

(五)方法,引导正确习惯

每天写学习计划时的独处时间,让我渐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了他值得信赖的人。当小王同学的成绩渐渐有起色的时候,我开始更多的帮他树立自信。

首先肯定他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但是学习上的进步还不够。承认小王同学是一个好孩子,然后通过“好孩子”应该具有的行为去要求和约束。因此还需要彻底改掉爱说脏话、动手的不良行为习惯。

接着我教他“十次呼吸法”。当想动手的时候,先深呼吸十次,在这十次深呼吸的时间里问自己:同学是故意欺负吗?这个事情值得动手吗?除了动手还有没有更好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考虑后果去限制他的不良行为。十次呼吸法并没有彻底根治他易冲动的性格,但是相比较以往,已经进步很大,冲动动手的频率大大降低。

通过之前的家访了解到小王同学爱说脏话的习惯来源于家庭,爸爸妈妈在争吵的过程中往往会带上一些口头禅,而孩子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

通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家长已经非常信任和配合我,三口之家也一起制定“家规”,如果吵架需要相互说对不起一百次,带口头禅需要先和对方说对不起,取得对方的原谅后需要写检讨信,并且张贴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等到一个星期都没有出现说脏话的习惯时了,就可以将检讨信撕下来。

渐渐地这个家在相互监督之下,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基本不再说脏话,而我也几乎接不到其他同学对小王同学说脏话的投诉。

惊喜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再说脏话,能够控制住自己脾气的小王同学收获了一些好朋友,终于不再通过恶作剧的方式赢得他人的注意。

(六)劳动,促成长磨耐心

中国的父母很多时候觉得“学习最重要,孩子好好学习就好了。”但他们却忽视了劳动对于一个孩子教育的意义,正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道:“不懂得劳动的孩子是不会心疼父母的,不心疼父母的孩子,你怎么指望他去心疼别人?又谈何有所作为”。

小王的妈妈也非常心疼孩子,在家从不让他做家务,只要你努力学习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帮助。小王同学的行为习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偶尔依然会犯错,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无伤大雅。但是孩子犯错的时候又何尝不是教育的契机?

每当他犯错时,我几乎不会口头批评,我总是让他在放学时陪着我一起打扫办公室,他并不排斥劳动,甚至觉得很有意思。

但是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王同学劳动不够细致,于是我手把手的教他擦桌子是需要擦到边边角角的,花瓶里的水需要彻底倒干净,换上新鲜的水,花才可以活得长久。在一起劳动的时候发现他的心性磨炼的更加柔和,在我指出他错误的同时,他会憨憨一笑:“劳动也这么大学问哪!”

回家后也会让他先进行家务劳动,渐渐的家长感受到孩子劳动后的变化,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想法,会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岁月如歌,时光在不经意中悄然流逝。

曾经那个令老师们头疼的小王同学,终于在老师和家长的一起努力下,获得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来越好,更何况孩子?只是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方向,或者不知道如何努力。

没有一个家长是真心不想管孩子的,只是很多时候他们缺乏教育的方法,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更多的时候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如果爱可以感化一切学生,那我们就忽视了教育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爱和专业知识,给予家长更多的教育方法,给予孩子更多的学习方法,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真诚获得家长的信赖,携手让每个家庭的希望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