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阿根廷,一个以其令人惊叹的风景、美食、足球运动员以及同样糟糕的经济管理而闻名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阿根廷世界第五大出口国,年均增长率7%,人均收入世界第七,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被称为“南美的巴黎”。作为南美唯一的发达国家风光无限。

把时间再往前推,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能和美国一较高下。

但现在,阿根廷可以说是历史上世界上任何时候都可能是最不稳定的经济体之一。

但在过去的五十年里,这个国家的经济反复在繁荣和崩溃之间横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止一次,不止两次,而是五次,因为现在阿根廷再次发现自己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崩溃,并且通货膨胀创下了历史新高。

对于达到一定财富水平的先进经济体来说,倒退是非常不寻常的,但今天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马来西亚等国家相当,甚至低于智利委内瑞拉等地区对手,这可以说并非经济成功的例子。

那么,为什么阿根廷无法维持其经济发展超过十年?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为什么阿根廷还能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阿根廷是一个繁荣和崩溃交替的国家。

因此,尽管面临许多挑战,很明显它仍然比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做得好得多。

阿根廷人民虽然不富裕,但也不挨饿。

生活条件和经济机会虽然有限,但整体人类发展水平仍然非常高,达到全球标准。

在20世纪初,阿根廷成为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依靠其农业产业,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许多来自欧洲富裕移民的人,他们移居该国建立自己的酿酒厂和农场。

那时候美洲移民,阿根廷的优先级甚至比美国高很多,毕竟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还是欧洲人眼中的野蛮人。

随着他们的到来,他们带来了他们在家乡享受的现代设施的期望,如公用事业、道路甚至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服务的发展本身对经济是一大助力,因为它雇用了大量人员来建设它们。

但它也使得阿根廷经济在外部更加竞争激烈,因为有了所有这些新技术,它可以发展其国内产业并开始将其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当时的阿根廷的肉类和葡萄酒是受欢迎的商品,这些出口产业也催生了体育产业,使其经济总体上成为一个非常国际化和先进的经济,至少是那个时代。

但是这种由于外国资金和豪华出口而形成的投机狂热最终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大萧条时期崩溃。

人们没有足够的钱来投资,他们购买奢侈品的频率也减少,他们对风险投机更加谨慎。

大萧条使阿根廷受到的打击比美国还要严重,但对于这个新兴国家来说,它仍然拥有许多人们已经投资的产业。

由于在大萧条中人们有更少的钱可投资,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愿意在正在进行军事革命的国家投资或从事商业。

由于需求,新夺取政权的政府需要引入新的政策来保持经济运作。

幸运的是,由于政治动荡前已经对该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因此该国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

仅仅因为一个新的工厂或先进的农业设备的价值低于1929年之前,并不意味着它就不再具有生产力。

因此,阿根廷改变了其策略。

它不再将其商品出口到国外,而是将焦点放在国内,努力通过自己的本地制造和农业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这个策略运行得相当不错,虽然该国在纸面上的繁荣程度明显较之前几年要低,但大多数人仍然过上了相对高水平的生活。

然而,不平等仍然相当高,而这只是他们问题的开始。与全球合作的转变向自给自足的方向迅速加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必要,因为他们在传统的贸易伙伴在投身全面战争后没有剩余资源。

这种在过去相当顺利运作的经济运动在战后最终导致了一场政治运动,该运动对国家的许多主要行业进行了国有化,以推动一种被称为发展主义的理论。

除了极少数例外,所有国家都希望发展其经济,成为先进的服务中心,供人民享受高收入。国家领导人希望做到这一点,除了这会使他们在政治上非常受欢迎,而且让他们更容易维持权力。

问题是,他们如何实现这种经济发展呢?

二战后,阿根廷发展了一个不错的制造业,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其农业部门,成为经济产出的最大贡献者。

其中一个战略可能是重新开放与世界贸易,为战争中失去工业能力的所有国家提供制造商品。

他们可以用他们的商品交换外汇,这反过来可以用于购买更先进的工业设备,以进一步发展其本地产业。

这种战略的担忧是国内产业将不得不直接与世界上的其他产业竞争,如果它们只生产像当时的阿根廷一样的基本商品,唯一能够竞争的方法就是试图成为最便宜的,这意味着工人的工资较低,从根本上违背了建立该行业的初衷。

另一种选择是发展主义,这意味着该国应该生产的任何东西都应该在该国生产,而进口只应该被视为绝对的最后手段。

鉴于该国在许多方面是全球贸易的早期先驱,而且依赖这种贸易和外国投资曾在过去引起了许多问题,这种发展主义方法在该国非常受欢迎。

这也得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该国的一群新移民的大力支持,他们对过于介入全球事务并不感兴趣。

回顾起来,现代全球贸易现在被认为是经济财富和繁荣的巨大推动力,因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跟上每个行业中技术进步的步伐,以提供现代经济参与者所期望的商品和服务。

即使像农业这样传统的行业在最近几十年也经历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这意味着在以前的土地和劳动投入下,可以收获数百倍的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不参与这些进步是阿根廷的一个错失的机会,但这并非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决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曾有过类似的发展主义政策,并且直到之后才开始以任何规模进行全球贸易,它只是选择了更好的时机。

即使今天,阿根廷的贸易强度在全球发展中也非常低,加上维持生活水平的压力,这是导致其永无宁日的经济动荡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曾说过,有四种类型的经济,即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他所指的是,与世界上许多其他经济体不同,阿根廷已经陷入了一种几乎注定要在快速增长和同样快速崩溃之间徘徊的位置。

从远离外界开始隔离的努力开始,阿根廷确实经历了经济问题。

有一些事情是便宜进口的,而在现代经济中,甚至在上世纪50年代的现代经济中,要生产所有东西都是非常困难的。

政府通过高进口税保护的本地产业,使来自海外的任何东西都不具备竞争力。

由于生产跟不上需求,政府承诺支付国有产业的工人很高的工资,这导致比索的相对价值下降,阿根廷第一次尝到了通货膨胀的滋味。

最终,这种通货膨胀扼杀了国内工业,但问题在于,由于阿根廷人民已经习惯了一定水平的经济繁荣,要撤销像国有

工业这样的大规模项目就是自杀性的。

这让整个经济体系陷入了一种循环:为了支付国有企业工人的高工资,政府印刷了更多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进一步上升,这又迫使政府提高工人的工资。

结果,阿根廷的经济逐渐陷入了混乱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动荡也加剧了阿根廷的经济问题。

政府不断变化,每个新政府都试图通过实施不同的政策来解决问题。

有些政府试图进行改革,推动自由市场经济,但这些尝试往往遭到强烈的反对。

另一些政府则继续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试图通过国有化和国家干预来稳定经济。这种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相互加强,使阿根廷陷入了困境。

1990年代初,阿根廷政府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的自由化政策来改善经济状况。

这包括削减政府支出、私有化国有企业和开放经济。

在短时间内,这些改革似乎带来了一些好处,经济出现了增长。然而,这种增长是建立在外部借款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基于真正的内部生产和创造价值。当外部金融支持减弱时,阿根廷经济再次陷入危机。

在2001年,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社会动荡和政府的混乱。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人们对政府失去信心。这场危机导致了一系列的抗议和政治动荡,多个政府更迭。

2003年,尼斯托尔·基什内尔执政,他采取了一些干预措施,试图恢复经济。然而,阿根廷的经济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总的来说,阿根廷经历了一系列的经济挑战,包括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外债问题和政治动荡。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解决起来非常复杂。

虽然阿根廷在某些时期取得了短期的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个国家仍然面临着持续的经济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