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命运和前途总是和大人物的宦海沉浮深深绑定,尤其是大人物身边的秘书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文字秘书,常常要设身处地替领导思考,领会上司的意图,贯彻领导的思路,并形成书面文字。

邓小平就至少三次说过,他在1927年底就担任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比如1980年参观八七会议旧址,他曾指出:“那时,李维汉同志是秘书长,我是中央秘书,1927年底在上海我才当秘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干秘书工作起家的邓小平有过亲身经历,知道秘书工作的不易。也正因如此,邓小平对自己身边的秘书总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在邓小平身边长期工作的王瑞林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秘书。

王瑞林,1930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县。他本是贫农家庭出身,因吃不饱饭很早就加入了革命队伍。1940年,王瑞林年仅10岁,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就加入了儿童团,其主要工作就是放哨、传送信件。年龄稍大一些,王瑞林进入了学生救国会。

可以说王瑞林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的家庭及出身,幸运的是党组织给了他第二次生活的勇气。在组织里,王瑞林学会了识文断字,也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对于人类的前途、对于社会的发展,笼统上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就参加革命,王瑞林也是个老同志,资历上的优势让他担任了学生救国会副主任。1946年1月,王瑞林参加了胶东招远县政府出资成立的教育训练班。毕业后,王瑞林就开始正式参军,主管文书工作。1947年,王瑞林经威海、大连、朝鲜辗转赶赴东北,接管关东军撤离后留下的政治空白。

建国后,王瑞林因在东北干的出色,被选调到北京,任政务院机要处办报员。1952年,对于王瑞林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他开始在邓小平身边任机要秘书。这是仕途沉浮的开始,从此,王瑞林的命运就和邓小平紧密相连,休戚相关。在度过十几年平稳的秘书生活后,王瑞林也从邓小平学习到了不少工作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可厄运说来就来,动乱开始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王瑞林遭到了迫害,和邓一起被下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子说:“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增益其所不能”,四年的心酸生活也锻炼了王瑞林在逆境中的意志。1973年,邓小平守得云开见月明,被重新启用,临走前,邓小平专门到进贤县看望王瑞林,告诫他:“要学会忍,不要灰心丧气。”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书中说,父亲一向沉默寡言,但内心感情世界却是十分丰富,特别是对王瑞林这样跟随多年的秘书,更是感情弥坚。这种感情,不同于对自己的子女的骨肉亲情,可又极其相似。

几个月之后,王瑞林也被调到了中央,再次担任邓小平的秘书。改革开放后,王瑞林任邓小平办公室主任。局势稳定后,又兼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恢复军衔制度后,王瑞林被军委授予中将军衔。

邓小平对王瑞林的信任,明眼人都看在眼中。凡是外人想和邓小平会面,首要的难关就是要通过王瑞林。更别说1990年,军委更是将中央军委纪委书记的重任交给了王瑞林,希望王瑞林能管好军队,查办军队贪腐违纪事件。江主席上任以后,也是对王瑞林恭敬有加,因为实际上,王瑞林在军队扮演更多的是监军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瑞林长期在军队负责组织人事工作,有不少高级将领都出自王瑞林的门下,或者得到过王瑞林的举荐。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担任军委副主席的迟浩田、张万年等人,也有不少山东老乡因为王瑞林而平步青云。

2002年,王瑞林因年龄关系的限制,无法在军队稳定大局,便将接力棒交给了后来者。退休后的王瑞林一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保持着简朴平淡的生活作风;二来时不时参加一些活动和思想研讨会。有时,还会到山东沂蒙革命老区,捐款捐物。

2018年12月8日,89岁的王瑞林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在北京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秘书,王瑞林尽职尽责,从秘书到军队纪委书记,王瑞林可以独当一面。不得不说,人生跟对一个老领导,就好似站上了一个好的平台,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人们及同事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