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为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旨在警醒世人,弘扬正能量。VIP用户可免费阅读。

1938年2月,八路军115师作战科科长王秉璋,用颤抖的双手,举着一张纸条,说话都在哆嗦:“出大事了,周参谋长卷款逃跑了。”

消息传开,整个115师都震惊了。

堂堂115师三号人物,历经生死考验的八路军高级将领,居然私吞公款逃跑,让人难以置信!

1949年夏天,平江解放后,组织上立即开始搜寻周昆的下落,把整个平江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周昆的任何线索。

无奈之下,负责查找周昆的工作人员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听后哀声叹气地说道:“看来周昆可能真的已经不在人世了。”

周昆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卷款逃跑呢?一切要从周昆的成长经历说起。

周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昆

01参加秋收起义,加入党组织,被毛教员赏识和器重

1902年,周昆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母亲早逝,家里孩子又多,父亲一个人无力抚养,便将周昆过继给同族的周用斌做养子。

周用斌是个读书人,非常重视周昆的教育,在周昆完成私塾教育后,就把周昆送到平江县立师范学校读书。

这所学校实施新式教育,除开设国学课程外,还开设有数学、物理、化学、美术、体育等课程,因此吸引了周边不少学子来这里读书。

周昆从平江县立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养父周用斌问他:“你现在已经毕业了,接下来打算做些什么呢?”

周昆明白养父的意思,他也不想在家里吃闲饭,就去了县城一家店铺做学徒。

做学徒期间,他和同店的另一个学徒周胜德经常一起去平江启明女校玩耍。在这里,周昆遇到了他的入党介绍人余贲民。

余贲民发展周昆和周胜德在平江开展农民运动,周昆的命运轨迹从此发生了变化。

周昆有文化,思想进步,很快便被余贲民带到农民自卫军担任骨干成员。

平江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江起义

1927年4月,敌人开始对我党进行剿灭,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对敌政策和开展土地变革的总方针,派毛教员去湖南改组湖南省委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的一天,在农民自卫队任班长的周昆在驻地铜鼓附近站岗警戒,迎面走来了一个自称姓毛的年轻人要找团长。

周昆要他出示证件,但他说证件在赶赴铜鼓途中被地方民团追捕丢失了,周昆虽不相信他说的话,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证明他的身份,只好把他带回团部。

团部有人认出这是前来指挥秋收起义的党的特派员毛教员,团长苏先骏批评周昆有眼不识泰山,毛教员却表扬周昆警惕性高,这是周昆与毛教员的第一次见面。

毛教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教员

起义军攻打长沙失败后,毛教员经过分析,提议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率部队南下,保存实力以求发展。

很多官兵都不愿意放弃城市,只有周昆坚决支持毛教员的主张,主动做那些不想进山的同志的思想工作,受到毛教员的称赞。

行军过程中,毛教员看周昆的背包鼓鼓囊囊的,就问他带的什么东西。周昆说:“带的是书,准备在行军休息的时候看。”

毛教员是个爱书之人,碰到同样爱读书的周昆,如同遇到知己一般。

他经常向周昆借书阅读,还会和周昆一同探讨阅读中的问题,二人的关系也在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好,毛教员对周昆的学识很是欣赏,便有意对他进行培养。

这个时候的周昆,还是个有信仰,有理想的进步青年,一心为解救穷苦大众而艰苦奋斗。

02 战场上出生入死,配合林师长取得平型关大捷

起义部队在经过三湾改编后,周昆升任排长。此后,周昆跟随毛教员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在巩固和扩大根据地的斗争中,周昆坚定的跟随毛教员,作战身先士卒。

长征开始后,周昆毫无怨言的爬雪山,过草地,参加了多次反围剿作战,血战湘江,表现出无比坚定的信仰。

在长征过程中,周昆担任过排长、连长,纵队长、团长,军团长等职务。

长征结束后,周昆陆续担任了红军大学代理校长,教导师师长,抗大分校教育长等职务,逐步成长为我军一名优秀的高级指挥员。

抗战时期的周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周昆

抗战爆发后,敌我双方正式合作,红军接受了对方的改编,成为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3个主力师和总部特务团,全军共计4万余人,周昆担任115师参谋长。

115师由第1、15军团和陕南红74师混编而成,全师约1.5万余人,是整个八路军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一个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长非常欣赏周昆的才干,周昆虽然比师长年龄大,资历深,但在师长面前并没有摆架子,而且非常配合师长的工作。

为了阻止日军对山西的占领,打乱侵华日军的进军节奏,115师奉命在平型关组织一场阻击战。

作为参谋长的周昆积极配合师长组织全师营级以上干部勘察地形,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地形勘察工作,还在平型关周围设立了多个伏击点。

日军主力到达平型关后,准备充分的115师以逸待劳,打的日军措手不及,全歼了号称“战无不胜”的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部队一部,取得了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

这一战,八路军共歼敌1000余人,缴获长枪500支、重机枪21挺以及汽车200余辆。

这是全面抗战以来八路军取得的第一次比较大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激起了全国的抗战热情,为以后取得全面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周昆与林彪共同指挥平型关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昆与林彪共同指挥平型关战役

之后,周昆协助师长在山西境内打游击战,采取偷袭、伏击等战术,连续取得战场上的胜利,有力配合了友军保卫忻口、太原的作战。

除了打仗之外,周昆还努力抓好师部建设,同时按照上级的命令,进军西南,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此时的周昆,前途一片光明,如果按部就班的走下去,1955年授衔时至少是个上将。但谁也没想到一场会议却再一次改变了周昆的命运。

03 参加重要军事会议,信仰开始动摇

1938年初,在武汉召开全国各战区师以上参谋长会议,总结前期抗战经验教训,同时对下一步的抗战事宜进行部署。

八路军派出了4名代表参加会议,分别是总参谋长叶剑英、参谋处长彭雪枫、高级参谋边章五和第115师参谋长周昆。

在会议上,叶剑英代表八路军向会议作了汇报,提交了详细的书面报告,周昆代表115师向大会详细介绍了自改编以来入晋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

周昆与彭雪枫在武汉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昆与彭雪枫在武汉合影

会后,周昆与对方的一些高级将领进行了交流,这次交流对周昆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使他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会议结束后,周昆返回山西,途经临汾时,碰到了刚在武昌与对方商谈八路军支援徐州会战问题后返回山西的彭老总和左参谋长,周昆向两位首长汇报了参加此次会议的情况。

汇报完后,周昆忍不住发牢骚:“同样是抗战,对方的将领住洋房,坐小车,养情人,再看看我们。”

他接着说:“会议开始前,我住在我军驻武汉办事处,出门办事不仅没有小车,坐黄包车的零用钱都舍不得多给一点儿,都是在前线流血牺牲,双方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啊!”

彭老总一听就不高兴了,当即批评周昆:“你说的恰恰是我们双方看待问题的根本立场,也是我党和对方的本质区别,这正是做为一名党员的光荣。”

周昆对彭老总的批评不太服气,嘴里嘟囔着:“我就发发牢骚,您至于生那么大气嘛。”

一向火爆脾气的彭老总看到周昆这个态度,立马火冒三丈,拍着桌子把周昆痛骂了一顿,还是左参谋长好言相劝,彭老总才没有继续骂下去。

周昆带着一肚子的不服气继续赶路,到临汾第二战区后勤部代领了115师当月的军饷6万元法币,这也是八路军领到的最后一笔军饷。

看着一大包鼓鼓囊囊的纸币,当晚周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毫无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