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文章仅为警示世人,提醒大家勿忘历史,并无其他目的,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导读:1995年是朝鲜人民军成立50周年,也是老百姓忍饥挨饿的开始,更糟糕的是,朝鲜人民军内部发生了一场空前的暴动——朝鲜人民军第六军团5万人,在政委李镇淑的策划下,准备集体叛逃韩国。他们联络了韩方,韩国总统金泳三表示了欢迎,并准备派兵迎接。而这么大的事,只有团长金永春自己蒙在鼓里。政委发动兵变,团长却一点不知,难道政委给团长下了蒙汗药?】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本来靠苏联经济系统输血,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朝鲜,失去了石油和化肥原材料,工业系统立马崩溃。农业也没好到哪里去,没有石油,农机成为一堆废铁;没有化肥,老百姓只能去拿河床淤泥肥田。没机械、没技术、没肥料的朝鲜,一夜之间从文明社会退回到农耕时代。

于是,朝鲜历史上大饥荒的悲剧就这样发生了。据叛逃韩国的朝鲜二把手黄长烨自传中统计,1994年至2004年,朝鲜共饿死了40-48万人。

1994年7月,金日成逝世,金正日从父亲手里接过大权,才发现,222美元的人均GDP,使他像是接了一块烫手的山芋。他意识到,不采取果断措施,不等敌人攻来,国家已经饿得没人了。当时,军队也没好到哪里去,许多士兵甚至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金正日无奈下令,“所有军队可以自行解决经济问题,可以提高税收,可以从事经商和农业等活动,手段不限,要自力更生!”

命令下达到各部队,朝鲜人民军第六军团政委李镇淑发现,军队不是税务机关,似乎只能依靠抢劫和经商来维持经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鲜人民军中,成立于1950年的第六军团是一支非常特殊的部队,曾在朝鲜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战后,它驻扎在咸镜北道,负责中俄边境地区的防务。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第六军团开始利用边境贸易权和水产经营特权与中俄两国做起了外贸进出口生意。它出口矿产、海产品、木材、毒品、军火等物品,换取石油、化肥和粮食。

如果只是闷头发财也就算了,随着腰包鼓鼓,李镇淑的野心也开始膨胀,一个带领部队集体叛逃的计划,正在他心中酝酿。

李镇淑出生于1942年,父母都死在战场了,他成为了一个孤儿。正巧,金日成发现了他,看他孤苦伶仃,就收养了他。外人都知道,这个没爹没娘的孩子,是金日成的义子。他因此在朝鲜人民军中一路高升,1989年被任命为第六军团政委,掌握了该部队的实际指挥权。

因为和金日成的关系,自然,他成为金正日的弟弟,二人一起长大,关系也非常密切,顺理成章成为金正日的亲信之一。

其实,在金正日没有下达命令“部队自力更生”之前,他就开始在中俄朝边境做生意。当军队经商的政策下达后,他更是如鱼得水,利用当地丰富的木材和矿产资源,和中俄做生意,并垄断了这一地区的边境贸易和水产经营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军队赚得盆满钵满,可苦了当地的老百姓。自古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木材和矿产也就算了,连水产业都垄断,老百姓也就只能吃草了。于是,一些百姓开始向当地官员告状。

开始,官员还到部队去找解决办法,慢慢地,军队开始拉拢地方官员。家里窝头都吃不饱的地方官员,在部队吃到了大鱼大肉,回来时口袋里还多了零花钱,自然心也就站在了部队一边,再有告状的百姓,他们就拿军民鱼水情啦,部队还要保家卫国啦等搪塞、糊弄百姓。很快,军队和地方官员狼狈为奸,成为一起鱼肉百姓的蛀虫。

尝到权利甜头的李镇淑,开始独立于中央。他已经不再满足一般的经商,而是偷偷和一些国际组织做起了倒卖军火和军中情报等非法活动,在危害国家安全方面走得越来越远。

就在这时,朝鲜政府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开始限制军队经商的行为,并逐步开始收回军队经商的特权。

一般部队虽然很不情愿,但也只能服从命令。

当这一命令下达到第六军团时,李镇淑嗤之以鼻。当胆子小的部下询问下一步怎么做时,李镇淑把眼一瞪:“老子一天没死,第六军团就是我说了算!我再说一遍,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天塌下来,有老子顶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镇淑掐着腰,耸着鼻子,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手下立即明白了,就李镇淑的身份,一般官员还真奈何不了他。即使告到金正日那里,人家也是兄弟大哥关系,还能怎么样?

李镇淑还不放心,让警卫员把属下军官都叫来训话。

李镇淑在第六军团多年,许多高层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另外经商行为也是他一手主导的,因此第六军团可以说是李镇淑的“私人物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奇怪了。小编你写来写去,好像漏了一个关键人物吧?第六军团,第六军团,你现在只说了政委是李镇淑,那团长是谁?如果有团长,他不会也是李镇淑提拔的吧?不会也听政委的吧?

第六军团还真有一个团长,叫金永春。但是,他刚刚调来不久,还没有和官兵打成一片。

换言之,自从他来当团长,李镇淑就下了命令,就拿金永春当空气就行,不要理他。

其实,当时的第六兵团,俨然一个黑社会团体,政委李镇淑明里是军团政委,暗里就是带头大哥,底下排以上军官,都是他的小弟。大哥一跺脚,军团晃三晃。至于一般当兵的,早就宣誓“服从命令”,只要有肉吃,谁会管长官做什么?再说,小兵蛋子,也没资格指手画脚,只要干好站岗放哨的工作就行了。

还有就是,朝鲜军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政委是比团长权力大一点。

如此,所有官兵都视李镇淑马首是瞻,哪里会把空降的团长金永春看在眼里?

所以,当金永春下通知开会,传达中央精神时,到场的只有寥寥几个下级军官,政委李镇淑和大部分高级军官,都在一个秘密房间里开小会。

李镇淑将手里的烟头掐灭,撇着嘴扫了一眼手下的这些弟兄,欲言又止。

一营三连连长李君昊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说:“政委,这里都是自己人,您有话就明说,我看谁敢说半个不字,我就当场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