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的“‘福至泰来’福建省第三届篆刻艺术巡回展(莆田站)”在莆田市群众艺术馆正式启幕。福建省篆刻学会会长吴昌钢,莆田市文联副主席、社会组织行业党委书记张煌,福建省篆刻学会副秘书长周野,莆田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宋国平,莆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福建省篆刻学会秘书长郑志敏主持,莆田市文联副主席张煌和福建省篆刻学会会长吴昌钢先后发表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煌在致辞中表示,中华篆刻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明代以宋珏、林皋为代表,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印风,影响深远,至今薪火相传。此次“福至泰来”福建第三届篆刻艺术巡回展走进莆田,具有特殊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促进广大观者对篆刻艺术的深入认知,助力新时代文艺活动的实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昌钢在致辞中表示,篆刻艺术巡回展首站来到莆田,意义非凡。在篆刻史上,莆田宋珏、林皋的篆刻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浑厚的历史与现代艺术之旅相撞、相融、相生,金石同心,为展览增添了几分文化艺术风华,更为今日篆刻艺术家如何肩负起艺术责任提出了新的方向。此次巡回展,为推动篆刻艺术交流做出有益的实践,也为福建篆刻艺术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上,福建省篆刻学会向莆田市文联、莆田市群众艺术馆赠送“福至泰来”篆刻艺术展作品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莆田,这是一座独具魅力的城市,文脉悠长,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商周时期留存下的大量几何印纹陶片到莆田荔城区九华山、仙游石所山上的被推测为具有象形表意形态的字迹,都传达出这一地区先民的智慧。经济的发展与宏阔的社会形态逐渐推动了唐宋时期书画艺术的发展。至明代,孕育了李在、周文靖、吴彬、林皋等享誉盛名的艺术大家,且代代有才人。明代的宋珏,更是以诗书画印全面的修养,独步一时。他们都代表着这一区域艺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篆刻艺术巡回展所集结的作品基本展示了福建篆刻艺术的成果,既有对经典的传承,也不乏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千古文化留遗韵,巡回展走进莆田,既是希望以优秀的篆刻作品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以昂扬的艺术姿态与中正大雅的艺术精神回应伟大的时代,也希望在巡回展中互动交流,吸收各地的营养,打开公众对篆刻艺术的认知,推动篆刻艺术的研究创作,为福建篆刻艺术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图片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仅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